APP下载

如何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15-05-05邵劲松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邵劲松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长期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就是物理难教、难学。学生难学主要表现在对高中物理提不起丝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耐性;物理的学习形式也仅仅局限于教室与课本;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性较差。此种教学现状严重阻碍了高中物理教学的进展。基于以上现状,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指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尽可能地选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如何实现物理课堂的生活化,如何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出发点,浅显地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旨在实现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下面就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细致探讨。

一、让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当今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也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必经过程。课堂之外,存在着一个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内容都是对其最严谨的抽象,并且也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生看来,这两个世界并不能做到有效的统一。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引导和协助将这两个不同的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把学习放到真实的生活背景下,才是最有意义的学习。从另一方面说就是让课堂教学走入学生的生活,使高深莫测的物理也能变成易于理解的学科,如此,学生就能看见物理的美,嗅到物理的美,听到物理的美,从而让学生喜爱上物理。比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就可以将生活中的物理带到课堂上。众所周知,“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体现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贯穿了整个力学知识体系,但凡涉及力学知识的题目都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挂钩。难点主要体现在“能”的理解上,这个概念是物理学中抽象概念的典型代表。教师教“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前先让学生理解“能”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实例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如,“同学们知道三峡水电站为什么能用水的落差发电吗?人们为什么要躲避掉落的物体和正在行驶的汽车?”学生结合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回答道:“掉落的物理具有质量,而行驶的汽车具有速度。”教师紧接着解释:“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要用物理学的专业用语来解释一下,掉落的物体和正在行驶中的汽车都具有能量,不同的是掉落的物体同时具有由于质量而引起的重力势能和由速度引起的动能,正在行驶的汽车只有由速度引起的动能。”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能”的概念。

二、利用课堂讨论理解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课堂讨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手段之一。很多问题仅凭学生自己“闭门造车”根本无法解决,学生要学会把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搬到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去理解和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热学”的知识之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与“热学”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并且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仍旧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如,“铝壶在经过长时间的烧水后,锅底会出现很多大小不等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对烧水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为什么会冒白烟呢?”“做饭时为什么将冷水倒入油锅中会产生热油四溅的现象,而把热水倒入油锅中却不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学生可以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在自由讨论的环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供讨论分析。解决“夏天雪糕为什么会冒白烟”的问题时,有学生就说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当温度较高的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雪糕,就容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我们眼中所看到的白烟。”这位学生的解释简单明了,一语道破问题的原因。课堂讨论不仅让学生知道“雪糕为什么冒烟”的常识,而且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物理知识。

三、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因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对教师来说,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物理课堂搬到实际生活当中,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将眼光从教材转向实际的生活。比如可以布置一些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动手实验等脱离教材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要学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学习“压强”之后,学生要用物理学的思维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快速地发现和感知周围与“压强”有关的问题,然后用“压强”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如学生想在玻璃上挂衣服,但是又不能在玻璃上钉钉子,学生就可以通过对所学“压强”知识的回忆后,想到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粘在玻璃上,就可以挂很重的衣服。又如,学生感觉到教室的凳子坐起来太难受,就利用“减少压强的方法”,在凳子上放一个柔软的垫子,以此增加受力面积,达到减少压强的目的。可见,生活中有太多的问题可以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之后,切忌不要将所学的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上,而应该在生活中大胆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实现有效学习物理的目的。

综上所述,理论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实践。学习物理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获得理论知识,还要用物理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只有将物理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达到物理高效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