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5-05-05江节连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审美观教学情境阅读

江节连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因为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尽快转变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情境;师生感情;审美观;创新;阅读

一直以来,不少教师,甚至包括一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多上一节和少上一节没什么区别,影响不大。这种浅薄的认识导致教师自己和学生都未能给予语文学科应有的重视。当然,这也说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如果语文教学呈现低效的特点,学生更容易轻视语文,语文教师也就更加被动。当前形势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如何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以这种方式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确体现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精神,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

二、寓教于乐,增近师生感情

教师要培养师生感情,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情景教学中的“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教师的情感流露,热爱就是最好的教师,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学生,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直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兴趣,激发兴趣就能提高效率,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事情。关键就是一个“情”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把满腔的爱洒向学生,不带有丝毫的功利意识,关心、爱护、激励、表扬他们。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使自己的情感有的放矢。最重要的是激起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引导之,强化之,使之汇成江河奔涌到知识的海洋,去汲取更多的营养,丰富、发展自己的智力、能力,这才是教师感情投入的最大收获。

三、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观就是对美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丑的看法。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很明显,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大纲》已把它放在重要地位。要落实《大纲》的要求,首先必须让学生清楚什么是美,衡量美的尺度是什么,从而指导学生去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言为心声”,新教材中许多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结晶。优美的朗诵能调动朗读者的视觉、听觉、情感和思维等诸多因素,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上,形成立体思维,多方面感知材料。

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课标下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高中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学习必备的知识,这就要求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按计划、有步骤地去加强训练和指导,培养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尤其是以读写能力为重点。只有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使高中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会实践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整合信息能力,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和现代化的操作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的信息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高中老师可以把课堂当作舞台,学生当作演员、参赛选手,在这样一个大舞台中,教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同时,老师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培养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

五、加大课外阅读力度,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他们在写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一旦需要这些素材,就会信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把自己的情意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要搞好课内外的阅读指导,导读、领读、自读相结合,要积累优美的词语句段,为作文准备素材和语言材料。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样的内容更美,什么样的文章结构更美,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更美,使学生学会作文审美,理解作文优劣的评价,以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灵活实施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当然,教师是新课程下课堂创新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上下求索,才能使学生焕发出无限的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审美观教学情境阅读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