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刺腰夹脊穴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官兵的镇痛作用

2015-04-21唐长华刘春艳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夹脊腰椎间盘疗程

唐长华,刘 建,陶 丞,应 蕾,刘春艳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临床常见多发病,青年官兵因日常军事训练强度大,腰椎负荷重,易罹患该病。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手段多样,而80%~90%的患者经非手术方法治疗,可达到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1]。现将笔者所在科采用排刺夹脊穴法治疗LDH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门诊或住院官兵,男性,年龄18~35岁。单纯腰痛16例,腰及单侧下肢痛65例,单侧下肢痛28例,腰及双侧下肢痛11例。病程最短2 d,最长23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治疗后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60例,治疗后剔除1例。受试者依从性良好。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t检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文献[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⑤腰椎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者;②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上述标准,并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35岁以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③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1.5 剔除标准 ①因各种原因未坚持观察者;②患者未按计划方法进行针刺或未遵从医嘱;③治疗期间患者接受了其他治疗方法。

1.6 治疗方法

1.6.1 治疗组 ①取穴位置:夹脊穴排刺治疗;主穴依据CT扫描检查确定相应腰椎间盘突出位置,在病变部位上一椎体的棘突下两侧开始,分别于后正中线旁开0.3、1寸处取夹脊穴,上下间距2 cm排列针刺;②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穴位皮肤采用75%乙醇溶液常规消毒,用0.35 mm×50 mm或0.35 mm×75 mm针灸针(江苏苏州产华佗牌)不锈钢毫针排刺穴位,平补平泻法缓慢进针,针尖应达相应椎间盘突出横突下,以得气酸麻重胀或有向下肢传导针感者为佳,进针深度为40~50 mm。配穴依影像学椎间盘突出定位选取:L3~4病变配环跳,L4~5病变配阳陵泉,L5~S1病变配委中。

1.6.2 对照组 参照文献[3]选取患侧肾俞、腰眼、腰阳关、水沟、委中穴,刺激参数及时间同治疗组。

以上治疗均配合温针作辅助治疗,采用安徽合肥兴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YS-50远红外线健康器照射针刺部位,1次/d,照射20 min/次,10次为1疗程。

1.6.3 治疗疗程 两组均为1次/d,20 min/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4 d,共观察2个疗程。分别在第1次及第2次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2.1.1 疼痛综合评定 采用国际通用McGill简化量表[4]中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量化评判,观察治疗前、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评分,评定其疼痛减轻程度。

2.1.2 临床疗效评价 根据文献[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进行评判。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2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别间比较用独立样本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P<0.05,P<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结果

2.3.1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简化量表积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量表各项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第1次疗程结束后,治疗组PRI,VAS,PP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其中PRI情感项评分P<0.05,VAS、PPI评分两组之间相比P<0.01。两组之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疗程结束后,PRI,VAS,PP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见表1。

2.3.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经 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31,P<0.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青年官兵易患的常见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而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老年腰突症相比,往往表现为伤后即感疼痛,疼痛程度重,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这可能与青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高,耐受度差有关[5],易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因此,缓解和消除疼痛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主要目的,针灸作为镇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业界所共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纤维环破裂与髓核突出,突出物直接或间接对脊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牵伸作用而引起神经根缺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反应所致。此类疾病病变位置较深,采用普通针刺难以达到迅速止痛的目的,正如《灵枢·官针》曰:“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为败”,因此笔者考虑选用刺激强烈的排刺法治疗。排刺法是在人体某一局部或经脉上,多针排列成行刺入穴位,该方法与普通针刺相比,具有增强针刺刺激量以及循经传导的作用,更有利于疏经通络,扩张局部血管,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简化量表积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简化量表积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PRI VAS PPI感觉项 情感项 总分治疗组(n=59)治疗前 7.63±0.83 3.19±0.54 10.81±1.04 7.02±0.57 2.57±0.49治疗中 5.85±0.78# 2.43±0.51# 8.29±0.99# 5.56±0.52# 2.18±0.55#治疗后 2.41±0.63#▲ 1.41±0.43#▲ 3.78±0.95#▲ 3.57±0.49#▲ 1.07±0.51#▲对照组(n=58)治疗前 7.82±0.98 3.33±0.57 11.0±1.08 7.73±0.55 2.68±0.52治疗中 7.46±1.22 3.12±0.53* 10.65±1.02 6.97±0.53# 2.44±0.45#治疗后 4.34±0.58# 2.57±0.45# 6.69±0.98# 5.10±0.50# 2.10±0.47#组别

表2 两组临床疗效

夹脊穴又名华佗夹脊穴,是经外奇穴之一,其具体定位,古今文献有多种标准,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夹背脊大骨完中去脊各一寸。”1955年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定位“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5腰椎为止,每穴从脊中旁开5分”,而有研究倾向于将夹脊穴视为棘突下旁开0.3~1寸的穴区带[6]。

笔者所在科选取腰椎棘突下0.3、1寸夹脊穴区带进针,上下针间距为2 cm,针刺深度瘦人为40 mm,胖人为50 mm。从传统医学考虑,风寒湿邪侵入腰部或外伤而致气血循行不畅,经络受阻产生疼痛,即所谓“不通则痛”。而腰夹脊穴位正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之间,针刺此部位可以同时调理、贯通二经经气,疏通气血,从而减轻疼痛。而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在此方位,均有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穿行分布,针尖可刺激穿行于关节突及其毗邻的骨纤维管、骨纤维孔中的脊神经及伴行血管[6],同时伴以温针,通过强烈刺激,可解除或减轻神经的卡压状态,引起相关支配区域的肌肉松解,改善肌肉应力,恢复脊柱小关节的正常位置,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发现在症状的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达9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选用国际上通用的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进行量化评估,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改变,发现两组治疗前后两表中的PRI、VAS、PPI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排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引起的疼痛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优选的治疗方法。此种方法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对提高战斗力,减少非战斗性减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治疗结束后,平时应注意腰背肌功能训练,增强腰肌和韧带的力量,加强对腰椎的保护,以增强远期疗效,减少复发。

[1]陆廷仁.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72-87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刘智东.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2,4(12):23-24.

[4]王玉发.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

[5]韩 松,姜 宏.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7):79-81.

[6]姜永霞.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12,32(2):139-142.

猜你喜欢

夹脊腰椎间盘疗程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夹脊”与“夹脊穴”探析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