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2015-04-07王艳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王艳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和运用,针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掀起了一股热潮,对于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重点的分析和探讨。中学设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劳逸结合,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主要针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

目前素质教育提倡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中学教育在改革期间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在设计中学体育课程中要从课程的评价、内容和理念这三方面作为主要的依据,为中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但在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没有明确的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理念追求,导致目前仍普遍存在体育教学改革较为形式化。加上过于重视传授体育知识,学生的主体位置没有突出,对于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没有进行综合的评价,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没有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因此至今仍没有制度出具有针对性且合理的体育教学制度。

1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仍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

即使在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下,仍有很多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仍没有进行任何实质的改革,没有实际的付出行动,将改革体育教学当成一句口号,导致改革体育教学一直流于形式化。体育教师认为只要在活动中学生活跃程度高,大家全部聚在一起就是实现改革体育教学的原则,这种外在的热闹现象并不是代表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学习体育的动力完全被激发出来。导致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而是因为:(1)当前,很多学校体育教师的人数较少,经常出现一个体育教师同时上好几个班的体育课,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情绪。(3)在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实际的指导,有的只是上级领导的几个口号和建议而已,例如,“改变现有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这种只是语言上的改变,没有实际行动的结合,是不能体现出体育教学改革意义。

1.2不能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

目前,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在使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科的性质和教材内容,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长久下去就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一样,学生会因为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进行体育教学时选择的场地一般是室外,而其他学科通常是在室内,体育教材中的内容需要在身体运动的过程来进行学习,学生要掌握锻炼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需要在运动中去运用、掌握、理解和认识。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地方都是校园内的操场,所以要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为了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知识,都会在黑板上用粉笔不停的写,对重点和难点的内容教师都是会亲自讲解和示范。

1.3应试教育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影响较深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管理者,而学生则是配合的角色,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教师运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长期的影响下,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倾向:(1)学生由于受长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不能一下适应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仍习惯以教师为主导。(2)学生过于追求自我地位,自身的欲望无限膨胀,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去重视,从而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较好的发挥出来,尤其是男同学这种心理表现最为明显。这两种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都是不利的。

2中学体育教學改革的对策

2.1要加大对中学体育教育资金

要提高体育教学改革的效率,不能只关注升学率,要以满足素质教育需求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要扩大体育器材的需求和扩建场地,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全部的实现。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需要运用到体育器材和用品,这些都需要有我国相关部门的支持,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可以从社会和政府这两个方面来操作,才能快速的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制定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确保体育教学时间,

2.2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中,通常都是以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作为主要的体育评价的依据,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这种评价的依据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建立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作为主要的评价体系。评价要以建立全面发展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关为出发点:(1)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整个学期的体育表现和成功进行考查。(2)考虑学生为水路重视的体育意识和今后的体育学习奠定怎样的基础。(3)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如何。

2.3探索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

三基教学包含了基本的技能、知识、技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会运用到这种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社会适应能力,没有实现学生个性和全面的发展,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本的技能、知识和技术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情况。以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育教学机制,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中学生普遍存在对新颖事物存在好奇的心理特点,加上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都会非常的有耐心。因此,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体育知识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结合,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在改革期间,需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付诸实际的行动,将上级领导的下发的号召和建设意见化为行动。中学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快速的掌握体育锻炼的运动方法和知识技能,唯有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引用现代素质教育的观念融入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但不能将改革作为一种形式,只关注学生表面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内在情况也要进行及时的了解,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唯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起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静宇.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学.[J].体育科学,2011,14(11):18-20.

[2]徐金月.从人的社会化过程谈体育教学改革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52(6)10-12.

[3]崔纪伟.考核评价中体育课成绩的初步探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考,2011,8(9):67-72.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