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015-04-07田翠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重要性幼儿

田翠娟

摘要: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只要撒一下娇,家长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孩子实现。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吃苦,遇到困难就躲闪等一系列的毛病。这些毛病的形成,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保证,如何正确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该着重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重要性

一、习惯的基本概念

亚里士多德说过,“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所以,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习惯包括很多种,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阅读习惯等。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习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拥有好的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小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这样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这说明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一)让幼儿明白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看动画片的方式,通过故事或者动画中人物行为表现来教幼儿识别行为的好坏。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只要教师稍加分析,幼儿便可以很快地理解故事中出现的行为哪些是好的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从而明白养成好习惯是如何的重要。

(二)注重潜移默化,发挥榜样作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时期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孩子特别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比如说脏话往往就是在父母的随口中学到的。因此,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的是好的行为,那么孩子学到的就是好行为,如果是不良行为,孩子就会学到不良行为。所以教师和家长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做到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以正确的形象展现给幼儿,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一些名人的真实故事,让幼儿对名人产生膜拜感,从而会主动学习名人的做法。如鲁迅“爱书”。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幼儿听完这个故事,会明白爱护图书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三)采用适宜的鼓励办法

鼓励和表扬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当幼儿出现了好的行为表现,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让幼儿意识到刚刚的行为是好的,以后会继续做下去;反之,当幼儿出现不好的行为表现时,教师和家长应及时指出,给予批评或是惩罚,让幼儿明白刚刚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后也会稍加注意。赏识教育应适度,一味地鼓励,没有了规则,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如同养花,没有规律的一味浇水、施肥,只会让花变得枯萎。教师可以用加分等形式对幼儿的行为开展评比活动,让幼儿自主的发现问题,相互监督改掉不良的习惯。

(四)建立常规,反复强化行为习惯

幼儿园应建立一日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合理的一日行为常规。常规规定幼儿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例如便后要洗手、见到老师要问好、接受别人的帮助应说道谢等。此外,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养成固定的行为习惯,如:固定的吃饭时间、固定的游戏时间、固定的学习时间等,使得幼儿到了相应时间就会主动做起相应的事情,这可以为日后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五)家园共同配合,完成幼儿教育工作

要想让孩子的行为习惯起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教育模式,只靠教师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应建立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法,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孩子在幼儿园刚刚学会“食不语”,回到家后,看到爸爸妈妈边吃饭边聊天,也加入了进来,于是就把刚刚在幼儿园学到的忘到了脑后。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要注意教育思想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六)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习惯的培养,应该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幼儿阶段培养良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每天定时听故事。培养幼儿聚精会神。(2)用笔画画。每天画一页画。(3)观察说话。每天观察一两件东西或一两个事情,能简要说出。(4)正确握笔。训练幼儿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中大班)。(5)喜爱图书。不撕毁,不折叠,不乱扔。(6)整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会分类。

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一)好的习惯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条件

美国约?凯恩斯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行为更规范,成为有道德修养的文明人。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这也就是为什么齐白石可以成为著名画家的原因了。

(二)好的习惯是人和睦相处的有力保障

苏格拉底说过,“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拥有良好习惯的人会更容易被人所青睐,无论在哪都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和爱护,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良习惯会使人觉得相处不愉快,从而造成人和人之间各种各样的误会。

四、结语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是需要日积月累,逐渐培养形成的。只要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根据幼儿的实际特点,照顾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一定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晓云.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新世纪出版社,2004.

[2]潘日文,侯桂兰.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重要性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0”的重要性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