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4-07韩永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学习兴趣策略

韩永芳

摘要:美术学科不仅传授学生美术技法,更是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更是对高尚情操的熏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成为了美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在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提高中学美术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探讨了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学美术 学习兴趣 策略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分析

1.社会对美术学科缺乏认可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美术学科以及美术教育缺乏认可,认为美术学习前景不理想。这种观点体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就是,美术课被放在副科中的副科这一位置,在课程设计、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环节等不到应有的重视,受此影响,学生也自然不会在意美术学习,把美术课看作可有可无的科目,课堂学习过程敷衍了事,自然不会有理想的学习兴趣。

2.学校对美术学科不够重视

当前,中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围绕“中考”“高考”这些传统教学考察标准来进行,由于美术科目并未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考察体系范围,并未与学生的升学等硬性指标相挂钩,学校自然将美术科目至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在课时安排、师资储备、教学设施购置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这使得中学美术教学水平相对滞后,无法为学生提高较好的美术教育,学生也难以在课堂上感受到美术的魅力,直接的结果就是对美术科目提不起兴趣。

3.部分学生轻视美术学科

受现实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为了获得进入更好的高中、大学继续而学习,必须努力学习标准化考核规定的科目。学生为了获得理想的分数,在这些科目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放弃个人休息放松的时间去复习与练习。受这种心态的驱使,除了美术特长生外,美术学习在学生眼里不会使其获得任何考试分数上的收益,花费时间去画画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或者练习记到数学题。学生轻视美术学科,将地位远远置于考试科目之后是中学美术课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

在以往的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根据预先的备课安排进行知识的讲解与技法传授,学生只是单向被动接纳,缺乏师生间的联系与共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学美术教师应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合理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创设出引人入胜的美术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中学美术课堂《富春山居图》的欣赏课程,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播放一首中国古典琵琶曲,营造出悠远深邃的已经,带领学生进入山水云雾的氛围,感受体会作品体现的意境,使学生从视觉、听觉多个维度进入情境之中,徜徉在美术作品的魅力之中,培养其对于美术的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得以普遍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学活动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学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图形、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示范美术技法,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进行教学授课,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技法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以中学美术教学《卡通设计》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经典卡通动漫的视频,学生在观看动漫的过程中,直观的了解了卡通形象的特征,教师对这些形象进行讲解,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乐于动手临摹创作。

3.审美能力与美术技法培养相结合

美术教学的宗旨不仅仅在于技法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与格调情操的培养。没有审美需求的支持,陷入单纯技法的美术学习只会变得越来越枯燥。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在进行授课活动时,应始终注意学生审美素质的塑造,让学生多欣赏名家名作,详细为其讲解这些作品的美妙之处,让学生理解美术格调的高与低,提升其辨别美丑的能力。以中学美术课堂国画《荷塘鱼趣》课程为例,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这一课程时,学生很难对这一命题作品有着准确的认识,学生将难以很好的完成。教师应提供一些荷叶和鱼的经典国画给学生欣赏。如朱耷的《莲花鱼乐图》,对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通过对这幅画的观摩,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国画的意境,体会荷叶和鱼响应成趣的魅力,体会画家的笔触和技法,在教师的示范和练习之中,提升对于国画的审美认知与技法掌握,培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4.讲述画家、作品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学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往往因其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觉得单调乏味。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应拜托以往知识传授中,单纯的讲解构图、色彩、线条等内容的方式,结合课堂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知识贯穿在故事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学习这些知识。以中学美术课堂《向日葵》欣赏课程为例,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欣赏画作,还可以讲述画家梵高的传奇经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画家的生活背景及心理状态,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更可发散性的带领学生欣赏梵高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画家作品传达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其应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深刻领会新课改的内涵,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开展美术欣赏教学等方式,致力于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入强劲的动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凌华.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理论,2010,(34):285+303.

[2]李为民.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138.

[3]陈滋爱.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思考中小学美术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学习兴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美术研究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