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的创新性学习

2015-04-07周丽芙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周丽芙

摘要:小学基本是孩子进入学校的启蒙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的正规教育,而这个时候孩子又处于幼年阶段,由于幼年阶段具有好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对学校教育这种统一的、规范化的管制又不太习惯,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对理性思维的要求较高,而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正处于感性思维支配行动的时候,所以就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进行创新,也就是本文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创新

学校教育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个转变从新课改之后开始。新课改是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是摆脱以前应试教育的重要做法,这显示了教育界在这方面的决心,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才会有结果,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孩子这种主动性,让他们以一种主人的姿态去接纳这些数学知识更加重要。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小孩子是具有非常多的聪明才智的,创新性的数学教育更够把他们这种潜在的才智激发出来。再次,有利于培养对数学的长远的兴趣。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了,小学也属于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孩子对一项事物有没有兴趣,主要看最初的时候,他对这项事物的印象是好是坏,如果最初有好印象,那么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也会带着这种印象进行以后的学习。

一、民主宽松教学环境的创设

(一)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还有着很强的新鲜感,很多事物他们都还没有目睹过,所以看到很多问题都会比较积极,比较有了解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他们这样的特点,通过设置问题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适用于课堂导入的环节,数学教学的开始比较难,所以开堂的导入很重要,这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对一堂课产生興趣,所以教师要注意这个环节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趣味性,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意思,这样学生才能被吸引,比如将题目的参与者设计成喜洋洋、灰太狼这样的动画形象,就容易勾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接近性,题目的设计要和学生们周围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接地气,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谈一点洲际弹道导弹的话题,虽然最近比较热门,但是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学生们很可能完全云里雾里;三是悬念性,题目的设计要留有悬念,一步一步的揭示答案,吸引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二)创新环境

环境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环境的创新,不要把课程都停留在课堂上,比如在讲到一些花花草草的题目,可以带着学生们去室外的草地上听课,让学生真实地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体验这样的题目;二是模拟环境的创新,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模拟一种真实的气氛,通过讲故事、放幻灯片等形式实现。

二、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平台

(一)创造素材的提供

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之一,就是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要多涉猎各种教学素材,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教师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各种教学素材,各种形式的,各种内容的,应有尽有。当然素材太多了还有弊端,就是筛选起来比较难,而且容易选到不太合适的,这就对素材的选择提出了要求:一要健康,不要选择负面信息的素材,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二要实际,不要选择那些假大空的,孩子看不懂的素材,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三要对教材起到辅助作用,不要离教材太远,也不要和教材重复,这样才能符合我们最初去课本以外寻找教学素材的初衷。

(二)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解题思维,数学思考方式,培养缜密的思维,逻辑判断的能力,这远远比教会他们做某种类型的数学题重要多了。不管在哪个阶段的教学,从小学到大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永远大于技术的培养。

(三)创造条件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不要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王道。

三、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一)教学的实际设计

教学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的设计也包含这两个方面,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设计工作的灵活性。这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们的创造性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确保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的需要相适应。

1.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体现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共同的特点,和不同孩子自身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分清阶段,保证清晰性。

2.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注重量,要注重质,每堂课的内容不宜过多,但是质量一定要精,要集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开拓性、发散性于一体,让孩子们汲取充分的能量和营养,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

全面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理念,这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在以前的长期教学中,我们基本忽略了这一点,单纯的重视了学生的某些能力的提高,所以导致了只重视文化课,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不能让他们自己满意,也难以让整个社会满意,所以数学教学一定要体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是一种创新。

2.做好分层教学

即使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了个体的特点,这是正常的,毕竟教育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流水线上生产设备,把本来不同的个体磨去菱角、削去锋刃,最后产出一批毫无差异的产品,这不是教育,教育的体现有一个词叫“因材施教”,大家本来就不同,要在尊重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对于活泼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于安静的学生采取什么方式,这是教师教育的艺术,也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

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必要性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教育长期的发展中必然会有一些变化,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发展,越来越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之下,相信教育的面貌会越来越人性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民主氛围的创新,给学生一个好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这样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才会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妮.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创新性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5,(01).

[2]张峰.谈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性教学[J].新课程(下),2014,(11).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