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复习课模式探讨

2015-04-07陈兆元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复习课创新教学模式

陈兆元

摘要:化学复习过程是一个即繁琐又需要独特创新设计的教学,复习导学案对于学生回顾和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复习课模式的梳理、专题导学案、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分析,以课题组就初中化学专题导学案复习为例,概述了在导学案复习的几点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复习课 教学模式 创新

复习课,是中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好的复习方法,可使学生在认知和掌握知识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在初中化学中考前复习中,老师要做好两点:一、让学生对初中阶段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归纳梳理,让其有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二、让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专题导学案的设计与利用,对初中化学进行综合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能及时反馈复习动态,便于老师査缺补漏,及时调整复习的进度,改进教学的方法。

一、树枝状分布图的导学案复习模式设计梳理知识

—直以来,大多数化学老师的中考复习,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到知识,机械的按课本章节知识点顺序复习教材;学生感觉复习知识的枯燥,厌烦情绪浓,复习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合理的设计复习导学案模式将会引领学生积极思维,更是有效复习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譬如:在酸碱盐的复习中,由于酸碱的化学性质彼此之间相互牵连,关系复杂,而课本是把他们彼此独立开来分节学习,所以每一届学生学了后没法完成酸碱盐的习题。那么复习时我们可以设计导学案从物质分类入手,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酸、碱、盐、氧化物;氧化物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然后再重点通过分布图。

理清酸碱盐及氧化物单质之间反应关系,从而掌握好它们的化学性质,复习除了知识点的复习,更重要是理淸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更能轻松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抓重点、释疑点专题导学案设计指导

初中化学知识点很零散,特别是第七章酸碱盐,概念、性质、实验特别多,所以在复习时除了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中考要求,在复习导学案中要有侧重点,释疑点的设计,讨论等,然后还要有针对性的专题导学案的设计练习,论讨。这样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怎样排列这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会产生哪些课堂生成,教师怎样处理这些生成?哪些方法更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最后还要预測一下,问题容易是否适中,能否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等。

如在通过树枝状对酸碱盐概念的树立之后,因为本章中考的重点是酸和碱,如果我们像传统方法那样,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一条条罗列出来,学生会苦不堪言,厌烦情绪陡生:那我们导学案设计不妨新颖点,设计用盐酸作为“探险队员”来一次化学迷宫的探险,吸引学生眼球。这种做法让学生通过走迷宫的游戏活动参与学习,并写出能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知不觉的让学生应用、掌握酸喊盐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学的生动,学的主动,更能体味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三、复习导学案设计新颖的学生实验

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心智发展还很不成熟,再加上紧张的中考复习,注意力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度集中,思维疲劳、厌学等极端情绪都会从出不穷。因此,在设计复习导学案时,更要注意在学生思维倦怠时适时地设计能引起他们思维兴趣的活动一一学生实验,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譬如,在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新颖的学生实验,将一小块金属钠放进盛有小于三分之一容积的硫酸铜溶液的培养皿中,观察现象;然后探讨为什么钠融成一个火球在液面上游动?蓝色溶液中出现了蓝色沉淀物,甚至有少量的黑固体?却没有红色铜物质生成?从而拓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三种金属的特殊性。

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巧妙增设有趣的小实验,即锻炼了学生的东搜能力,也感受到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喜悦,这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中更能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在观察到新的现象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思维的、灵动性,最终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明确目标

教师应根据情境创设的气氛和复习的内容,恰当的引入复习目标,复习目标一要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整合。二要抓住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构建起由大到小排列的层次性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出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容量、提出时机适中的高质量问题。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规律,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明確专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能进行表述和记忆。简明扼要的点拨,是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复习的知识目标、要求和复习的重点,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小结,并用自己所总结的知识去解决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运用创新

在夯实知识、方法内化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归纳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如在复习“金属材料”时,当分析铁生锈的条件后,可让学生思考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让旧知萌发“新意”,让老题再生“新知”,将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再加工,将原来死知识加工成规律性好、条理性强的活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着重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特别要注意引导探索适合学生自己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并能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将各类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素质,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运用创新能力的养成与学生能否自觉、主动、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有着必然的联系,运用创新能力愈强,学习效率愈高,学习方法也随之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才能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复习课的教学,并不是新瓶装旧酒,只要注意方法同样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复习课中,通过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学生疑、合作质疑、归纳释疑、分析类比,融会贯通、运用创新,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化学复习过程是一个即繁琐又需要独特创新设计的教学,复习导学案对于学生回顾和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重点、疑点专题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在中考复习课堂上处于积极地思维状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如果教者在中考复习活动中,能坚持不懈创新设计复习导学案的模式,不断强化重点,探讨疑点,巧妙地优化实验,让复习的教学内容在循序渐进中向前推进,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真正实现高校课堂。

参考文献:

[1]吕子西.化学教学问题的设计[J].中学生数理化,2011,(06).

[2]史美娟.初中化学“问题教学”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1,(05).

猜你喜欢

复习课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试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策略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