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2015-04-07常雪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中学物理优化

常雪莲

摘要: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授课的重要内容,其中演示实验作为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因直观便捷的特点其应用范围更加普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通过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与规律的掌握,帮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与思维能力,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师关注的重点。探讨了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的策略,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学物理 演示实验 优化

一、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

在新课标的指导要求之下,中学物理在教材结构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于物理教学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强调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但受当前教学评价与升学考试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存在着实验设备装置不充足、课程课时无法保证、实验方法技术相对落后等系列问题,制约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1.对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素质教育模式已经实施了一定时间,中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活动已经产生了一些积极性的变化,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物理教学往往将物理实验内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与解题练习之后,对于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这些演示实验仅仅是在为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在教学内容安排与教研备课方面的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地结合演示实验对物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动手能力。

2.对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认知不准确

现在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对于演示实验课程地位的认知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认为演示实验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是对课堂物理教学内容的补充,不能将演示实验放在物理教学中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知识与能力体系位置上。但实际上众多物理知识与规律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完全不为过。这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地位认知偏差,使得部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走过场的思想,认为演示实验可做可不做,对于实验教学理论与实验操作细节的研究不够深入,在物理演示实验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十分有限,不能发挥演示实验应有的作用。

3.对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缺乏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科学技术给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结合数字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实验成为了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而当前演示实验教学存在的又一问题是对于新兴教学形式与内容应用的滞后,在教学方法与实验形式上缺乏创新,实验设备装置的改进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形式上,依然延續以往“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考,学生答”的授课模式,学生在演示实验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不能获得更多的观察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二、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1.重视演示实验设计和实施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演示实验操作过程相对紧凑,因此对实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对实施步骤进行合理安排是优化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深入分析物理实验内容与实验涉及物理理论知识的联系,将知识要点与实验演示要点相结合,对实验操作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并以为基础阐述实验揭示的物理规律及其背后的理论知识,“说”到(讲解)“做”到(演示),让演示实验的操作与讲解形成连续的相互渗透作用,提升演示实验课堂教学实效性。另外,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环节,在实验形式与复杂程度上相对简单,这些用时较少的趣味性实验往往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实验思维,激发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能够有效改变以往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学生被动完成汇报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演示实验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与拓展实践

在当前的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过程中,部分演示实验在设备和材料等方面并不一定要在实验室中才能获得,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触的到。对于这部分演示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从自己身边发现收集实验材料,带到课堂上来。部分内容简单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就能制作相应的实验装置,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生活物品进行改造,制作成实验器材。这种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自制实验器材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获得发现创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这些取材于生活的实验资源,为学生拓展了实验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家就能够进行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与探索能力。

3.创新演示实验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演示实验强调教师对于实验过程的展示与讲解,重视实验成果率和学生的观察与记录,因此往往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的都是教师本人。而实际上,学生对于实验的参与对于演示实验的学习效果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课堂上,教师可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与自己配合进行演示,或者选择一些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充当教师的角色来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发挥学生的实验主体意识,让学生敢于进行实验、乐于参加实验,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的教师演示操作。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对于部分不能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内容,教师可采取上机的形式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操作,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实验演示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实验的方法与现象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及其研究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对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定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必定是善于运用“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王波.中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与学习效率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高梦云.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谢海荣.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中学物理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