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教学中ABT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5-04-07张以忠杨淑艳任旷钟秀宏赵东海赵丽微杨宁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病理学

张以忠 杨淑艳 任旷 钟秀宏 赵东海 赵丽微 杨宁江

摘要: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学校的课程教学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入或创建先进的教学模式,营造出适合的教学环境无疑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利途径。分析了现在病理教学模式的不足,阐明了ABT(Adaptive Blended Teaching Model)教学模式的优点,并结合病理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具备的软硬件条件,构建出基于ABT模式的合理的教学环境,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勾画一张可行的蓝图。

关键词:病理学 ABT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的多元化提供了无限可能,以往的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改革早已势在必行。然而教学改革的成功于否,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固有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改革的必要性,也无从知道改革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病理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起着联系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桥梁作用,这种特殊的地位,让病理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教学中课堂信息量往往很大。尽管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试图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加信息的传递效率,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有限的课堂时间及教师与学生极少的课后交流机会,往往限制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产生的疑问也很难得到及时解答。同样,由于得不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足够的反馈信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也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仅通过期终考试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无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方位能力提升作出合理的评估,也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依然以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face-to-face teaching)为主的大课堂教学中,显然不利于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然,基于电脑和网络技术下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如微课程、慕课公开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无疑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学生可以在这种形势下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而且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动性更强。但是,数字化教学模式也有其不足,它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往往出于主动的学习目的,但却是在被动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或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就成为必然。

二、ABT教学模式的优势

ABT或ABTL(Adaptive Blended Teachingand Learning Model)又称适应性混成式教学模式,是随着电脑和宽频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数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理论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但ABT模式绝不是简单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拼凑,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和教与学双向适应性学习的观念,并努力建立一种即可以容纳教师观点又可以容纳学生观点的知识分享架构。在这种架构下,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媒介不再是单一的教室、教材或视听资料和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同时,教学过程也不再是单纯的传播和接受,而是有了可以發表意见或讨论的更大空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因为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甚至不再考虑权威的心理制约。而不惟上,不惟权威,不惟书,只追求真理和真像,正是创新型人才所应有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ABT教学模式已被证明它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和学习兴趣。

三、ABT教学模式的构建条件

教师、学生、媒介是教学活动的三元素,ABT教学模式能否成功构建,就取决于三元素是否以满足AB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自不必说,因ABT教学模式的特殊需要,教师应该对电脑、网络技术、网页制作、相关软件、网络交流工具等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目前来看,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对年龄偏大的教师在有些方面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至少应该具备对电脑、网络搜索引擎、网络交流工具等的应用能力。病理学课程一般都在本科层次大学二年级开设,经过一年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相信这些也都不成问题,通过调查,100%的学生都有上网和搜索信息以及聊天的经历。

媒介是教学活动的平台与知识的载体,它包括了实体教室、纸质或电子教材、电脑、通信工具、有线或无线网络等。

四、病理教学ABT模式架构

ABT模式专注于教学环境的创设,区别于单纯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但它又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密不可分。教学中我们仍然以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精神为内核,只是学习与讨论的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方寸之地,而是将其与各种数字化的交流平台相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博客、网页或者聊天群等向同学或教师提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或者帮别人解决疑问。教师在课堂之外的数字化平台中变成一种符号,除对个别同学进行答疑外,也以对等身份参与同学们平时的学习交流,并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在ABT教学模式下的参与度进行有效监督,对其参与方法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网页、专题交流群等,激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问或质问,对在其中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

总之,在病理教学中引入ABT教学模式意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数字化平台加以有机的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而非单纯的注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良。相信通过教学环境的改善,必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McShane, K.Integrating face-to-face and online teaching: academics role concept and teaching choices[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4,9(1):3-16.

[2]Turkington, T. & Frank, R.,DITonline:A journalistic experiment in blend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JEDICT),2005,1(2):145-155.

[3]Janet, M.Blended Learning and Online Tutoring:A Good Practice Guide[M], Gower Publishing Ltd,2006.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病理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