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分析

2015-04-07刘海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刘海燕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经典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对经典阅读的内涵及意义、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状况。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经典阅读 有效性

经典阅读在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修养。然而,我国的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为此,我国初中学校应加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培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经典,是指能够经受住时间、空间的变化与意识形态的变换考验的,是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就被作为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经典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典阅读是一种审美性阅读。经典作品营造了纯自然的审美境界,读者通过阅读可以获取深刻的审美体验,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同时,经典阅读也是一种思辨性阅读。经典作品的博大精深需要读者将经典作品放到现实的社会语境的共时视角乃至整个文化思想发展史的历史视角,结合个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水平,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经典作品的内涵。

二、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阅读意识匮乏

初中生需要面对升学压力,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大多初中生都忽略课外阅读,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或者是课外辅导。不少初中生对阅读的理解存在偏见,认为阅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认为阅读是在浪费时间。恰恰相反,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积累文学素养,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加强文学功底的重要平台。初中生想要学好语文这一学科,仅凭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分析、课本上课文的阅读和卷纸上试题的演练时远远不够的,其根本正是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弥补初中语文教学的局限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欣赏水平,从而实现全面提高语文成绩的目标。

2.阅读目的性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缺乏目的性,随意性较大。很多初中生在阅读时仅凭一时喜好,并没有对自己将要阅读的数目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初中生经常阅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通俗小说,却很少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认为其枯燥无聊。这些通俗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反而会使初中生的阅读结构失去平衡,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3.阅读质量较低

迫于学习的压力,不少初中生阅读的功利性太强,缺乏阅读的思考过程,走马观花式的阅读难以给学生的文学功底带来提升。另外,学生缺乏对阅读书目的鉴定能力,阅读的书目质量参差不齐,反而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由于缺乏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初中生阅读的效率低下,阅读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的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形象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发展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阅读,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从而获取文学知识与阅读能力。情境的创设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结合文章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把学生引入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板书,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融入作者的情感,深刻体悟文字所表达的感情,理解生命的意义。

2.合作竞争,营造阅读氛围

协作式学习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与竞争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协作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扬个性,各抒己见,在思考和探究中真正掌握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种既是合作又是竞争的方式,营造阅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培养习惯,增加阅读积累

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重复和不断积累,才能从量变实现质变。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教师可以指定经典作品阅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水平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针对自己的实施情况定期做出调整,教师可以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建立摘抄本,对阅读经典作品中看到的优美文句、段落进行积累,并加以背诵,最好能应用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中去;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对阅读的书籍写下读后感,选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鼓励大家进行模仿和学习。综上所述,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方法指导,最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和文学素养。

4.开展实践,提高阅读应用

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丰富学习的学习生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组织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文化节等活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動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举办班级研讨会等。这些丰富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总结

针对我国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竞争、培养阅读经典作品的良好习惯、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大力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水仙.初中语文类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27.

[2]王奎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名著经典阅读效率的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2015,(07):101.

[3]耿勤格.提高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路浅议[J].学周刊,2015,(32):173.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