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中进行分层教学

2015-04-07薛江红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薛江红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针对当前生源素质的状况,分层教学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设计优化习题是关键。课外学习和小组学习是第二课堂,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的实施条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多重價值需求的社会里,传统教学中侧重于考虑学生共性的教学理念已经行不通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包括性别、遗传、环境等客观因素;有思维特征、认知风格和智力水平等认知方面因素;还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非认知方面差异。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这些差异无法避免,所以要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将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不同教学的生态资源来开发利用。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主”的观念,以确实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将多层次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数学交友中,去教育多层次的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分层教学模式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基础上,区别性地制定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的评估方法,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表现空间与发展环境。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开展,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有所增强,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本身职业素养的提升。

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分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数学基础,参照学生平时学习数学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接受与学习知识的快慢速度等综合能力,把班内学生大致分为攀峰组、前进组、励志组三个群体,其中励志组为最基础的组,前进组为中等成绩组,攀峰组为成绩优秀组。分层是手段,前进是目的。教师要以爱动其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抱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分层教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既能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励志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浅显的问题,不论他回答的对或错,首先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对学习成绩较高、能力较强的攀峰组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还可与他们“较劲儿”,故意为难他们,训练他们的能力。课堂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发展、深化知识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一种激励效应,通过课堂练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者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而且还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用权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前进组、励志组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攀峰组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用权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励志组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励志组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攀峰组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励志组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四、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

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第三层次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在批改作业时,对励志、前进组学生的作业要格外改得仔细些,有时进行面批。对攀登组学生可个别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检测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检测内容着重在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形式等。

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的目的,在于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爱好数学的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数学确有困难的学生扶他一把,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及时补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还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的补救上,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取得满意效果。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注意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安排。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反应更为强烈,增强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不仅要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更应该注重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上的提高。教师需要认真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思考分层教学的精髓,找到合理的分层对策,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

[2]林富堂.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