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2015-04-07李秋罗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思考探究教育模式生活情境

李秋罗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小学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其在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的数学课程更是所有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是通过例题使同学们了解公式来进行数学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很难提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现在很多地区采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本文则就其展开探究。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 教育模式 思考探究

小学的数学教育是学生在今后深入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数学基础打牢。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积极加入课堂中的思考与讨论。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正是因为小学的数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传授课堂知识的过程中,适当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方便同学们的理解。

一、小学数學教育中应用生活情境法的意义

1.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单就数学教学来说,课本上全都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算法,尤其是小学生处在一个身心还未发育完全的阶段,对于一直接受这些理论性的知识难免会产生抵抗的思想。这就造成了他们逐渐缺失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现象,成绩提不上去,更会影响他们之后的深入学习。然而当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了情景教学法的时候,就着他们身边熟悉的环境对数学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因为他们了解,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这样不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会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2.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不可否认,通过应用生活情境展开小学数学的教学,可以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直观性。数学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特点。数学老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的过程中,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的。适当地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也会对数学知识更加了解。

3.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智仍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仍比较低,了解事物也不够全面。一味的讲授复杂的理论知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教师利用生活情境教学,可以让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情境进行类比。教学内容就更加形象化,也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符合小学生的生活

既然要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师课堂上所引用的生活实例就要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如果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就起不到适当的效果了。所以,在具体开展情境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在学生中展开调查,要全面把握学生的生活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实事求是,设计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例如,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情境就不同。对于农村孩子设计的生活情境应该与农村生产紧密贴合。而对于城市孩子的生活情境应该与城市生活相联系。而且老师的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太过复杂,太过复杂就会起不到教学效果,相对的,太过简单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正确的情景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初接触时,先从简单的情境开始,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的过程和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之后在逐渐加入复杂一点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2.利用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普遍反应数学知识的枯燥无味,很多知识点不能完全理解,即使记住了公式也不知道怎么去用。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问题,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都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这些了解制定出适合班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尤其是可以将复杂的教学语言转变成趣味的生活化语言,这样就可以逐渐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复杂用语,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数学作业中做到生活化

引进生活情境教学法,单单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课下的作业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的作业巩固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做到对知识的熟练应用。课堂上的时间固然有限,所以单凭着老师的教授学生是不能掌握所有知识的,课下的作业必不可少。在课下的作业中适当加入生活化的因素也是很有必要的。相比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留下的死板的计算作业会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入生活因素后的作业不仅会让学生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教会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4.适当增加数学课外活动

即使是小学生,也应该有充足的进行课外实践的时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实际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让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来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参与课外实践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学生从小就要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才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过程。所以,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教学方法是很必要的,通过生活情景教学,可以使很多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更有助于学生们的理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以此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44-145.

[2]刘会艳.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1):211.

[3]王娜.浅议如何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青年时代,2014,(17):132.134.

猜你喜欢

思考探究教育模式生活情境
关于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的思考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议论文教学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