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策略分析

2015-04-07马玲周斌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高校体育教学

马玲 周斌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是高校体育教学逐渐优越的基础,然而,在我们国家,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交往还是一个缺失的环节。分析了教學交往的内涵以及教学交往存在的现状和原因。要想使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提出了教学交往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教学交往 高校体育教学 建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有所缺失。为建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交往,弥补体育教学的缺失,我们积极地探索其原因,并设法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内涵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交往的对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交往的对象无疑是教师、学生。在现行的制度下,高校的体育教学仍然是班级授课制。在班级授课制中,上课时,一般是一位教师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教学交往中,有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所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就是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就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就是学生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方式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的。作为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运动的技能和基本常识。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传授和训练时,他们无形中会表现出自己的一些思想。在体育课堂上,很多教师会设计游戏环节,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进行了交往。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学交往的现状

(一)没有完全适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

在我们国家教育还没有发展到完备阶段,有关教育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都处于萌芽阶段。建国之后,为了提高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了使这一政策得以实施并得到大力推广,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义务教育上,而高校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体育教育总是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在我国,现有的有关体育教育的理论大多数是关于小学和初等中学的教育教学交往,很少是关于高校体育教育的。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持,高校的体育教育仍然是以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上演。而对于“观众”的反映,他们并不在意,或者直接忽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这个大主体给忽略了,还何谈交往?

(二)高校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由于教学理论的缺乏,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像是大海里迷失方向的航船,只能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然后再逐渐寻找方向。在传统的教育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采取的是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的方式,即“传道”“授业”。而本应该处于重要地位的学生便成了被动接受的主体。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所以在高校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呈现出教师传授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技能,学生默默地学习;教师不停的传达着命令,学生机械地执行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把教学的主体——学生给忽略掉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了单方面的努力,那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交往就无法进行了,这样就造成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交往的缺失。

(三)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高校教师本来就是理论基础的缔造者。然而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过分看重教学内容,这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这节课上我要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完全的传授给学生,或者说这节课备课的内容是交给学生某项体育技能,学生有没有掌握。那么,自然地,教师把“教”看作是第一位的重要的内容,就会看淡其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师备课,他们不仅要准备教学的内容,而且,更关键的是要“备学生”。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一般都在18~24岁之间,他们已经在各个方面比较成熟,而且具备了一些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他们更喜欢以自主的方式上课。比如,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做游戏比喜欢教师传授经验与知识多一点,这一现象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交往倒是一个优势。在自主的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实现了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和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但是,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高校教师依然较多的采用教师直接传授的教学方式。在大学生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上表现出,教师教他们就学,教师发出命令他们就无条件的执行。这无疑又是造成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的构建

(一)理论的指导

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处在一个迷茫期,那么,一套引领其前进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就像在漆黑的夜里,航船失去了方向,灯塔的出现对他来说就是雪中送炭。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交往也是如此。只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出现时,它才能继续发展。

(二)教师、学生的思想转变

思想是指导人行动的。只有高校师生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创造出完备的理论作指导。也就是说,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交往中,上述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的因素都要有才能使其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钧,史兵.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体育学刊,2010,(01).

[2]林楚云.体育教学中师生双向交往观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08,(15).

[3]邢亮.体育教学中交往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4]张毅.在体育教学中建构交往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8).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高校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跆拳道选项课中的实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关分析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平面公益广告的视觉符号建构策略探究
基于模糊评判理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