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学语言的规范化初探

2015-04-07金刚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茶学词条规范

金刚石

摘要:任何语言从产生到应用,都是为人们表达思想而做服务的。但在茶学领略里,这种语言时常会超越大众日常用语的范围,有生硬强加个体思想的词组,有还原历史消逝的词汇。还有一些音义都无法呈现或根本无法解读的词素,被广大茶界从业人员想当然地并入茶学交流中,这导致众多专业教育工作者,在其教学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这种限制,使茶学语言的表达经常性地产生错误的判断。对于当前的茶学语言,在校学员或从业者,需要分清这个行业的基本理论,从历史、地理、人文、社科四个方面去掌握标准的茶学用语。要处理好茶学语言应用,需要茶学工作者不停地沟通、交流和学习,掌握茶学语言的基本常识,以备各种行业突发交流出现难度。

摘要:茶学语言 规范用法 专业常识

一、茶学语言概述

茶学,指茶的学术、常识、科学以及应用。茶学语言表达,首先取决于自己掌握的茶学知识和茶学术语的多少。要很好地表达茶学语言,是各种茶学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是对茶学学科的负责和对自己的负责。良好的茶语言,是一个茶业人员或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长期潜心刻苦学习和训练,并不断总结、发挥的结果。掌握好一门茶学语言学科的特点,是所有从事茶叶学科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二、统一规范类型茶学语言

我国已经统一了的茶学规范语言很多,现已大面积使用在我国汉文学和各大学科的文章中,总共被规范的词条为2633条,包括了种植、土壤、管理、细胞元素、生产制造和销售等16门学科。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引用茶学术语,发挥着茶学课题的第三方术语创新,如茶几、茶色、茶钱、茶匙、茶镜等。各学者在创作、编著、编纂、汇校和利用茶学语言时已成为一种典籍式的方法。在各种语言汇聚的交流中,茶学语言多为使用,如茶话会、茶会、茶余饭后等。

我国文字学者早在清代康熙时期,就致力于茶学语言的规范和统一,我们现在的国家,更是特别重视茶学语言的规范化的工作,与我国国学、文学、材料学、公共学、医学、动物学一样,茶学语言为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学科,被列入食物学科第一位。凡从事茶学活动,人们已经有了明确的专业语系,大都自觉地进行茶学语言的学习和规范使用。所谓规范,是指被我们文字专业工作者确定为汉语应用词汇,并收录进专业工具书,供广大读者使用,标注或查勘。

三、常用普及未规范类型

在常用茶学语言中,有近1300种词条还有待规范,这些词条分为区域性词条、共用性词条或通用性词条。如茶文化、茶道、茶歌、茶舞、茶谱、茶德、茶妖、茶律等,这些茶学语言现已大量出现在我国汉字通俗读物里,有的研究类和学术类作品中,有时也能发现使用未被规范的茶学词条。作为茶学成员,在处理茶学语言表达方式上,分清和掌握规范和不规范语言尤为重要。不是说未被规范的词条就是错误的词条,而是说在应用语中着重于使用,专业学术型类的,尽量使用规范化的词条,这样的学术价值,首先在语言用法上获得了高分值。在一般通读物上,除了可以使用未规范词条外,还可以进行文句意境所需要的新词条组合创新。如世界公认的商标词条组合,这些词在组合时不会被列入规范词条中去,但一旦达到著名或驰名时,该词条并被确认为规范化词条。如宝马、奔驰、五粮液、竹叶青、龙井茶等。

四、新增推广未规范类型

汉语和汉语词条的规范是我国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大学科,并设有专门的语言管理机构,对普通话、地方方言、文字字句、汉语词条等语言学长期进行考评、考证、研究、分析和调研。这个机构里云集了我国各个时期最具权威的文字专家和各行各业专业学者,他们是确认我国文字及词条的权威。

对于新增的词条和正在推广应用中的术语,我国语言权威机构都不作干涉。而是由其它相关机构出面处理,如商标新词条是否注册商标;论文新词条是否有论点论据论证;标准化书的新词条是否有标准化管理处的审批备案等等。

我国茶学新增词条多为商标词条,其次是新产品词条,第三是日常生活和地区性茶叶词条。如燕露春茶、妙品茶、老白芽茶、天山露茶、茶纸、茶埂、茶柱子、茶树姑、绿茶粉、茶当当、茶沟沟、茶雨、茶公、茶司令等等。新增词条并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新增词会自然变成常用普及型词条,然后慢慢被收入规范化词条。而有的新增词条是没有遵循通用语言规范的标准而创立,这种词条通常是永久不被承认。

用规范词条进行学习的创作,是各行业一再强调的基本要求。否则,难以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规范的汉字、词条、文句等,这会造成学术的混乱和阅读的困难。如曾经发生过的新词条:真男人、亚男、女春处、板死、公霄、功倒,等等。这些词条在一定的时期出现,同样又会在特定的时期内消亡。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新词条,有的还入选进了规范词条中。在1983至2002年期间,我国语言管理工作小组一共删去了2000多条在各个时期出现的新增不实用词条和过时词条。这说明新增词条对于各学科语言的表达应十分重视,通常情况下,使用和学习规范语言是为表达思想最有利的方法。对一些关联解释也不至于出现讲不清道不明的境况,面对新增词条,可以开明,但可以拒绝。

五、茶学语言的应用错误和修正

一名茶学语言表达高手,其立场需要客观公正,但无需保守颜面和担心犯错。一名优秀的茶学创作者,在创作茶学著作时,首先做到每个章节文章都是自己原创,不属于自己原创的,都一一作出标示或引注。当然,再优秀的人,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观点上错误,只有不担心自己犯错,才有勇气在茶学语言上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凡是错了的,以后修正错误,这也是提升学习的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员在接受茶学专业学习教育时,若对茶学语言失去掌控能力,则基本无法确立正确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从而使得毕业后参加相关工作时也跟着误导世人。

因此,学员学习茶学语言时,在表达方式上尽量突出有效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一些无法确定的用语上,尽最大努力地采取多种形式将其解读出来,这符合语言分类解读学的要求。

茶学语言的表达,是建立在茶学常识的基础上。如果语言常识都不能掌握的人,在表达方式上必然是前言不搭后语。有人说,语言表达是通过口才训练出来的,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正确的茶学语言表达,应该是先集结专业知识,再集结专业知识的辅助学科知识,两相结合再进行消化,消化之后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有了观点才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对发音轻重和发音速度还要進行深入分析。在讨论或争论过程中,更应注意语感的力度和深度,对于演讲类学员来说,茶学专业语言是门高度独立的磁场细胞,它可以直接感染在场的所有听众,这时的立场是具惟一性的。

参考文献:

[1]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国家标准.

猜你喜欢

茶学词条规范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大数据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