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5-04-07董丽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小学教育

董丽梅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深入探究了小学美术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制定了一些高效方案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 创新思维 美术教育

小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要想自己解决好,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利于小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并且可以将学到的这些新知识运用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其自身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小学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积极意义

1.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大大提高

美术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美,但我们都知道,美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范畴,它所涵盖的领域很广。进行美术学习和美术教育工作时,学生有了发挥自己个性特征的舞台,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造美。所以,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更加的灵活、流畅。

2.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与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分析小学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不难发现,其所具备的基础性以及非专业性意味着中小学美术其实就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道德以及认知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能够充分挖掘儿童的创新潜力,且道德意志和认知情感的提高也会使儿童的观察灵敏性、记忆长久性以及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能够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实物。

二、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主要组成

1.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

进行小学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时,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创新的基础不是逻辑,但必须要经过逻辑思维的整合才能够达到最终的创新目标。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时,逻辑思维是和艺术思维互相促进的,最终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从一个差异化的角度来分析、理解问题,从而得出新的观念和新的思考问题方式。许多学者都将发散性思维定义成创造力,所以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提高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美术教育人员一定要给予发散性思维培养足够的重视,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

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想象力思维及创新力思维的培养。其主要教学内容就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以及综合探索能力的培养,而这正是培养想象力以及创新力的最有效途径。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小学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1.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美术创作能力、工艺设计制作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也就是说在学习期间要让学生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够新颖、大胆,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2.创新精神的培养

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并找出问题之间的区别,最后发现两者间的联系,制定解决方案。

3.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要想实现各种美术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绘画构图不仅能培养学生按規律行事的能力,还能使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并且能启发其使用创新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命题创作画,在引导学生理解命题的含义后,就要启发他们对各种选材进行取舍、思考各种组织方式、各种表现方法,灵活地进行处理,以创作新颖、独特的作品。在美术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只要有意去做,内容比比皆是。

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1.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老师应当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趣味性强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且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对美术学习抱有强烈的兴趣,从而更高效的学习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做出积极大胆的设想,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课的最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所以,进行教学时,老师应注重于激发孩子们的童心,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进行想象。比如,在教学“画汽车”一课时,学生在欣赏、了解各种汽车之后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甚至有很多同学都设想出了未来汽车的样子,而教师就应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和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求知意识,使学生能够对创新有饱满的热情。

3.教师也应注重自身工作素质的提高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地位,因此,教师本身就应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特征创造出新颖、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模式。另外,课堂上教师还要带领着学生画画,通过示范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若落实有非常深厚的专业水平,独特的画风以及较高的创新能力,则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4.要善于使用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

进行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工作时,一定要使用最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的由老师来讲解。长期的实际教学经验表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因课堂太过枯燥而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我国有关教育部门也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制定了解决方案,中、小学、高中乃至大学也都在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的单向沟通教学方式改革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自己具有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今后遇到各种问题时,都能够靠自己的头脑寻找出创新型的解决方式,不至于遇到问题后手足无措。除此之外,教学工作者还必须意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小开始抓起,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给予这项工作高度的重视。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各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做好表率,以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

[2]张爱年.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4,(05).

[3]杨文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