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变革

2015-04-07丁丽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变革政治课堂微课

丁丽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大地拓展了学习空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借助“微课”,融合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翻转,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趋势。

关键词:“微课” 政治课堂 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必须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借助“微课”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应当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建构概念的促进者、帮助者,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一、“微课”的特点及优势

“微课”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在10分钟左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其教学设计,是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把各个知识点用声音和静态画面相融合,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活力。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思考、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实施有效教学。在网络Web2.0时代,“微课”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转变成微课程的形式,使之契合学生学习、教师讲授、教师评教中的实际需求,提升资源的实用性。“微课”依靠新的教学思维方式并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在多个维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革,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对教师而言,一方面,使得教师的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又成为校本研修、区域网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路径;对于学生而言,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二、基于“微课”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课程具有不同于其它学段、其它课程的独特规律特点。高中政治“微课”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明确的主题,尽可能地把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切入到“微课”中,让学生充分学习与了解。

1.课前学习,建构新知

首先,用“微课”构建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设计是由教师以“三维”目标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纸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资料,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导航、合作探究、典例精析、达标测试和总结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主讲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对知识不同角度的思考;学生通过“微课”直观易懂、启迪有意的演示,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带着疑问提出新的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学习领悟,以便更好地初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最后,教师依据网络数字平台就课前自主学习及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在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还需要熟悉,哪些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辅助讲解,在进行第二次备课的过程中就会着重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分析。

2.课堂内化,探究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知识讲解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每个知识点位的适时掌握情况都会通过一个个教学任务和随堂测验反映出来,对于没有掌握到位的学生,老师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强化反馈和实践应用中,真正地成为信息的加工者,从而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独立探究、协作学习后,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展示,与其它小组进行分享交流,实现知识的输出;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挖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求新意识,做好建设性的指导与评价。

3.课后复习,巩固已知

课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调用和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巩固、突破难点,起到良好的地查漏补缺作用,进而达到学习目标。

这样就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微课”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的具体化,难点知识简单化,学生在“微课”辅助下,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升到激发学生学习意愿上来。

三、“微课”助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变革的效果

运用“微课”教学,大大丰富了知识点展示的形式;针对政治课教学的特点,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素材,来制作“微课”进行课堂教学和展示,使政治课堂教学更加丰满。

首先,打破了传统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上课时间为40分钟,每位老师一般要教2~3个班,同样的知识点就要讲3遍,老师讲起来枯燥无味,而学生在短时间也不能对新讲授的知识内化;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对于学习相对薄弱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反复观摩和学习,直到真正理解、消化、吸收。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注重讲解知识、课后背诵,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而“微课”则利用多媒体中的声、光、影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发挥其感染力,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从而,克服了教师单凭语言空洞讲述的弊端,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再次,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微课”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对教师而言,授课场所不局限于教室,教室通过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还需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微课”制作的过程,是一个教学反思研究的过程,通过观看自己制作“微课”或者让同行教师、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技术,是在实践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被激发出来。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善于运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并在“微课”的辅助作用下,进一步地完善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惜缘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猜你喜欢

教学变革政治课堂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