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5-04-07刘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主要问题师生关系

刘敏

摘要:教学是一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社会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两大的主体。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一话题。

关键词: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重要性 主要问题 解决途径

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新课改对此也有了新的规定。因此,本文就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彼此了解的最有效途径。师生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都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在学习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保证,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师生之间进行沟通就会产生学习上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其次,校园生活占据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不便向父母表明的问题时,可以请教教师,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也会对学生一天的心情产生影响,人都有爱屋及乌的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教学效率,还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师生关系的处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面临的问题

1.因年龄差距,师生间代沟严重

小学语文教师都是成年人,与小学生的年龄相差较大。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差异较大,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之间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学生喜欢的事物相对与教师而言十分无聊,教师谈论的事物学生又难以理解,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变少,这严重影响了和谐、健康师生关系的培养和发展。

2.教师严厉的影响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

小学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严厉形象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意识中认为自己比学生的地位高很多,考虑到身份的影响,故不愿主动与学生交流,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对教师易产生害怕的心理,使学生不敢主动与教师进行交谈,甚至于学习上的问题都不敢询问。这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小学生较为活泼且纪律意识薄弱,易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教师缺少开导的耐心,于是就以严厉的形象恐吓学生,使学生遵守纪律。

3.学生缺乏主见,对教师的要求唯命是从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对事物的处理缺乏自己的主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运用到学生的这点薄弱,大多数教师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不免有教师产生畸形的心理,对学生进进行生理和心理的侵害,学生因为缺乏主见不敢向他人说明情况,导致学生生理和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认知。

三、建立科学健康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1.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课堂学习中和课下生活中教师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交流的前提是有交谈的话题,师生间只谈论学习问题,这不是健康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师的理解,这点因为小学生的自身原因和社会教育大环境的原因难以达到。于是,只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的了解,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以增加师生的共同话题,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繁进行。这样教师不管在课堂中或課下都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多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会逐渐变得亲近。如对《九色鹿》课文讲解时,学生对神话或科幻的故事易产生兴趣,教师在课下就可以与学生从谈论九色鹿再到神话故事等,是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的感觉。教师较学生而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是处理师生关系的重要武器,小学生对英雄的崇拜心理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合理的运用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的心理,因而喜欢上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树和蔼的形象,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较小学生而言相对成熟,这使教师在学生的一些相对幼稚的行为面前不知所措。小学生处在好动活泼,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阶段,小学生在教学中不免有不服从纪律,捣乱犯错的行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大打出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年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这有助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语文是注重语言交流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立意的分析讨论、沟通中进行完成的。《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介绍的是蒲公英等植物的种子传播的方法。在学习中植物妈妈的伟大和聪明是教师要树立给学生的形象,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植物妈妈的厉害之处。在相互探讨交流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明辨能力和勇敢精神

促进师生关系的建立,要培养学对都事物的明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任何要求,学生要能正确的做出判断,教师的要求是否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并能勇敢的提出疑问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要考虑到学生整体,故个别的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不足,学生要有在课下咨询教师的勇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学生缺乏明辨能力,常以教师为中心,故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非常规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明辨能力就能有效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在《邮票上的齿孔》学习中,有很多复杂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文章中的定义也要学生能够明确的找出和掌握,这就要用到学生的明辨能力。

四、总结

师生关系是各阶段教学中教师尤为注重的一点,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有利于教师课堂任务的进行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找、寻适合我国教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礼兵.精彩课堂不曾预约——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J].北方文学,2010,(06).

[2]莫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S1).

[3]贾林勇.独具匠心谋思路标新立异求发展——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主要问题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