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初中生阅读名著

2015-04-07葛彩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葛彩虹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有必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从名著阅读的认识开始,找出学生阅读兴趣所在,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从而教学相长,共同在名著阅读的愉悦中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文学素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课改的深入,扩大课外阅读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者的共识。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年级阅读的要求和数量。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与此同时,几乎各级考试也把名著作为一项考察内容,这都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而名著阅读又是阅读中的大工程,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那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一、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采用学生感兴趣课外阅读形式,让他们在愉快中阅读课外名著,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同学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结局之时,教师戛然收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推荐后孩子们纷纷要求借书或买书。这样让他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形式引导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或家长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结合名著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如果孩子们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懂方法地去书海中逛一圈,对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不去吸取技巧,不能用到写作上,不能提高思想修养,这样的读书没有任何实質意义。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爱读,更好引导他们会读。下面我就谈几种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

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所谓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获。

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古今中外的名著无计其数,作为初中生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把这些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读到更多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评述法。阅读了名著后要进行评价(评述),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另外,现代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

三、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名著,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名著;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二节正课,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及指导。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四、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名著阅读计划的顺利实行需要时间上的保障,利用课堂时间是不现实的,只用在校时间也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进行阅读,大多数学生不住校,主要是在家阅读。

许多学生家长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课本上,阅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对学生读名著不仅不支持,甚至横加干涉。所以语文教师应利用家长会与这类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讲清现在语文考试方向的变化,努力转变他们这种根深蒂的错误思想,并介绍教师在名著阅读上的教学计划和同学们的读书计划,在此前提下,要求家长在工作之余督促学生抽时间进行名著阅读,鼓励有兴趣的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交流。

总之,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需要。指导孩子们在文学艺术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吸收更多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文学素养的内涵与古诗积累的意义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