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2015-04-07张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以人为本班级管理

张超

摘要:小学是儿童自幼儿教育后,正式进入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接受的教育直接决定了其今后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活上的主要管理人,其管理理念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作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沟通能力等形成的重要阶段,更要求班主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当前很多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班主任重视的班级整理学习成绩的提高,关注的是能为班级争的荣誉的优秀学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差异化培养,这显然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在此背景下,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进而对我国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指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在小学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则要求教学者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引导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发、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加強与每个学生的互动,从各个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最终实现小学教育的成功。

二、当前班级管理中的不足

1.注重整体,忽略个体

目前,大多数小学对于班主任的评级、考核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比如班级平均成绩、班级获奖数量以及班级运动会排名等,这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整体教学效果以及班上优秀学生的数量,而很少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一般、活跃度不高的学生。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如果没有老师不时的关注与引导,会有被老师忽略的失落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2.注重成绩,忽略素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只需要教授知识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不注重学生对于非考试科目的学习和其他能力的培养。班主任更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他们能为班级带来荣誉,这种以成绩为重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且没有意识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容易造成学生的挫败感。当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死读书的学生,而是个性鲜明、才能各异的人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从小就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3.教师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大中小学课堂上,一直以来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这种情况也常见于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上,班主任为学生制定各类规定,学生只能遵守。然而班主任没有考虑到想要学生只有自发的遵守班级章程、参与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1.通过各类活动,加强对每个学生的了解

作为小学班主任,想要加强对班级上每一个学生的了解,只是利用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堂只是学生展现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场合,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一起参观博物馆、扫墓,或者是举办小型班级运动会等,一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力与沟通相处能力,二来能与学生有更多相处交流的机会,可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进而能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学习。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会有被老师重视的感受,会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2.认识个体差异,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各类才能的人才,如果学校培养出的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不局限于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机制,而是设置更个性、更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不仅考核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遵循三好学生要求的德智体美综合考核原则,将学生的品德行为、体育特长等因素考虑在内,对每个部分设置不同的权重,最终取综合加总成绩来进行评选。或者是,在班上设计最佳进步奖、最受欢迎同学奖等,以吸引每个同学从各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到评选过程中。

3.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而必然是学生自发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学者只充当引导人的角色。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校内生活上,班主任都要转变以往自己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而是要做到凡事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想法,树立起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做到任何决定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要求小学班主任不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同理心,懂得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具备愿意为小学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

小学是儿童正式进入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接受的教育与管理直接决定了其今后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这也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后着重强调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多组织班级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而合理引导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对于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找到学生擅长的领域与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其进步。总而言之,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刻贯彻到小学教育中,培养出综合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江建荣.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07):256.

[2]苟培荫.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92.

[3]陈红艳.浅议“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4,(14):79-80.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以人为本班级管理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