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转化问题青少年之我见

2015-04-07黄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家庭教育

黄京

摘要:只要我们坚持“四心”教育,即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怀着一颗平常心,坚持做好“一日教学法”“十步转化法”“包教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相信问题青少年一定会转化过来,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问题青少年 形成原因 家庭教育 成功转化

所谓问题青少年,是指品行障碍少年,即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和公共利益行为的少年。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己的教育体验,我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深入了解问题青少年产生的原因

(一)深入了解普通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独立性增强。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心理趋成熟。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一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儿意,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独立意识增强与实际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自闭”的矛盾。

(二)深入分析问题是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点

1.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与严加管教的矛盾

成熟感使青少年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信任或参与家庭问题的决策,在学校中想自由支配课余时间,多交朋友。但是,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欠佳,家长老师对他们的行为不是加以疏导而是严加管教,而教育的方法又多是打骂、限制活动。这样,限制愈严,要求愈多,愈引起儿童的反感与反抗。经常发生激烈的争执,甚至演变成肢体冲突。

2.对尊重的需要与在群体中地位低下的矛盾

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的发展使少年对于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的判断己不像小孩子那样仅仅是重复教师、父母的看法。而是独立地判断之后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并希望得到重视。少年喜欢争论问题,特別喜欢在成人讨论时插嘴发表讨论。但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对许多社会现象和行为准则的看法是片面或错误的,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产生偏差行为,因此他们得到的评价很低。这种状况很伤少年的自尊心。他们感到苦闷又无人了解,有时就故意采取破坏行为,以发泄对这种地位的不满。

(三)深入了解问题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凡是进入我中心接受教育的问题青少年,有的是家长毫无原则的溺爱孩子。当孩子犯错时不能及时的纠正,反而认为小孩子有点毛病很正常,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唯我独尊目无家长目无法纪法规的习惯;有的家长自己素养不高,在生活中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而在孩子犯错以后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很反感,时间长了就助长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二、探究矫正问题青少年行之有效的措施——“四心”转化法

(一)要有爱心

爱是教育学生的能源,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应的力量。爱具体体现在尊重、信任、真诚、宽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等方面,虽然每个人体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把热爱学生作为对待问题学生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爱分三种:慈爱、严爱与混合型爱。慈爱带母性之柔,严爱带父性之刚,混合型的爱兼父母之柔刚,柔中带刚,刚中兼柔,常能达到一种恩威并加的效果。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

(二)要有耐心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这时需要我们耐心的分析教育;少年儿童都具有向善向上的本质,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问题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总之,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是我们耐心的引导和教育,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惩罚。相信只要我们用足够的耐心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真正的反省自己,然后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健康成长、成熟起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并被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要有信心

在做好前两条的基础上,坚持做好“一日教学法”“十步转化法”“包教学生”,这样我相信离成功的转化问题学生就为时不远了。“一日教学法”将学生每一天每一时刻应做什么都作了细致的规定,是充实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力约束;“十步转化法”则是有针对性的把学生的转化行为有步骤的进行评定,是核定教育转化学生不良行为在校时间最公正的量化;“包教学生”是让每一位教师负责包教一到二名“问题学生”的转化,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天候”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这样,问题青少年就会将精力投入到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尽可能的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找到自信。渐渐地,他们麻木结冰的心就会开始复苏.他们潜藏着的正能量就能慢慢地释放出来。

(四)要有平常心

在转换问题青少年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因他们曾犯的错误而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人恒过,然后能改”。对待问题青少年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纵向比较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只要他们有点滴的进步,我们都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甚至表扬。而对他们的过失错误或是问题再反弹,我们则应坚持做到不责备侮辱、不讽刺威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逐步纠正错误。

总之,转化问题少年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个问题少年一个样,教育转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在转化过程中仅仅只依靠我们教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问题青少年的转化和持续的良性发展更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关爱共同教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东南大学院出版社,1995,1.

[2]青少年行为问题预防与心理干预.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3]绍兴龙文教育.浅析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家庭教育
浅析《荷马史诗》中女性的依附地位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