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养成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5-04-07齐桂贤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课本习惯课文

齐桂贤

摘要:新的课程计划中不再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不是要培养“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而是希望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因人而异,尤其是学生的一些好的习惯要给予肯定。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预习 复习 家庭教育 课外阅读 细心观察 完整说话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逐渐养成的时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要在这个时期进行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到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错,即使智商并不出类拔萃,也足以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想的养成。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就会手忙脚乱,就不会有秩序地完成自己的学习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是非常有效的好习惯

有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生进行语文预习,可以帮助他们对于上课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一方面做了知识准备,另一方面做了心理准备。预习具体表现为对课文内容的初步阅读和理解,了解教材重点,发现教材难点,进而帮助自己有针对性地听课。很多习惯预习的学生都表示,由于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自己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这样往往课堂上就能完全把知识掌握。预习不仅仅为课前预习,还应进行远期预习和近期预习。如课本拿到手后,学生最好趁自己对新课充满兴趣来通读课本,这种大概的浏览就可以帮自己清楚下学期重点学习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远期预习。近期预习分为单元预习和每课预习。单元预习是可以用比较多的时间进行,帮助学生了解本单元教师上课要讲的内容,或者是对要涉及的内容做一下资料准备。每课预习需要时间较短,读几遍课文,把字词有个初步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学习中的困难点抓住,以便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准确得到解决。

二、学会完整说话的习惯

说完整话、规范话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高低,它更是思维的载体,也是发展思维的最佳手段。再对完整的话进行修饰、加工、组合,最后就变成了一个个精彩有趣的片段或故事。因而,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是学生最崇拜的人,也是学生最想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教师自己就应该先做到说话完整、明白,这才能起到模范作用。教学中,我总是这样说:“我请×××同学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仔细、认真地阅读这篇课文,思考课文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回答问题前,强调学生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把话说完整,不说半截话。对说话完整清楚,声音洪亮的同学常常给予表扬。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同学,我会请他们重复表扬同学的话,对他们进行鼓励,同时用简单的问题或者对话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信。长时间的坚持训练,相信好的同学会更好,稍差的同学也会慢慢的提高,从而为作文的写作打下基本的基础。

三、在生活中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语文内容来自生活的观察及体会,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方式最基本有效的方法。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作文时,学生才有内容可写,也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们会发现,许多平时板书工整的老师,他的学生作业也认真,许多朗读水平高的老师,他的学生经常能在朗读比赛中获奖。甚至,有人可以从学生考卷上的字迹来推断出这是哪一位老师的弟子。由此可见,教师的习惯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在生活中,教师比普通人就多了一份职责:做学生的楷模。在学习与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让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先要禁止。

五、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提醒家长改变过分保护孩子的溺爱心理,促进小学生形成自主独立的性格。家庭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家庭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请家教上。其实,这些请家教的孩子绝大多数不是由于智力上贫弱,而是缺乏良好的性格与学习习惯。不从改变这些不良习性的根上着手,仅靠请家教往往收效甚微。孩子的神情举止、思维轨迹,有些是老师不易发现与抓住的。而家长往往能入微地观察与注意到能够及时给孩子立竿见影的“教育”。

六、有复习整理的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自制力弱,面对这种情况,教師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整理,进而养成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小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超人,但是长期记忆力差。所以教师要扬长避短,时刻提醒学生进行复习整理,一方面可以温故知新,进一步理解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记忆,从而改短期记忆为长期记忆。语文教学是一个融会贯通的学科,如果只是单纯一味地学习,学生脑海中只是零散的片段。如果能够定期复习,零散的片段就会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整体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应建议学生以周为单位进行复习整理,这正好是一个学习周期,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七、必须养成课外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弗吉尼亚·伍尔芙曾经为普通读者们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小说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困难而复杂的艺术,你不仅要有能力去体会作家非凡的技巧,更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进入艺术家为你所创造的境界,领悟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好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习惯紧盯课本。在新课程改革倡导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应该让学生明了语文学习应该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课外阅读时,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广泛接触各种优秀的文章。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当然,教育目标并不是要培养“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而是要发展培育学生的个性。因此,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学生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要于潜移默化中助其改正,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要不嫌其多,坏的学习习惯要切勿能多。

参考文献:

[1]郭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

[2]赵述梅.低年级识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

猜你喜欢

课本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背课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