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专业大一新生角色转换冲突对策研究

2015-04-07周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意识日语专业学习目标

周媛

摘要:主要分析大学新生在日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学习意欲低下,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意识守旧,学习方法单一的四个共性问题。以此共性问题为切入点,逐个分析问题,寻求对策。同时日语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帮助新生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日语专业 大一新生角色转换 学习意欲 学习意识 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历经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莘莘学子开始了新的征程。但是现实和梦想之间总是有一条高高的篱笆。由于对环境的变化和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还没有充分做好精神上的准备,所以产生了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意欲低下,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意识守旧,学习方法单一等。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大一日语新生的成绩欠佳的原因并力求师生共同努力帮助新生走出困境,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华丽转身。

一、学习意欲低下

导致大一新生学习意欲低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精神和情绪过于放松。高中阶段,学生为了从严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上理想的大学,每个人都上紧了发条,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高考冲刺上。但是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减,表面上宽松的学习氛围导致新生们产生了歇一口气的懒散情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普遍存在,常常对学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甚至有些新生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等玩乐上。另外,解压后的新生参加各种社团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高涨,也致使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大打折扣。

其次,环境变化导致的心理波动。高考前家长和老师为了鼓励学生,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使得学生们有了过高的期望。可是新鲜感过后发现,大学校园生活远非世外桃源。没有了家人的陪伴和老师的监督,时时感受到空虚与寂寞;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和自己单独的房间,在群体生活在发现很难处理人际关系;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再鹤立鸡群而心理失衡;也有些新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现在的专业不符,结果产生了挫折感;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发挥欠佳而未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而耿耿于怀,进而导致学习兴趣缺失。

为此,任课教师,特别是指导教师,应肩负起“解惑”的重任,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迅速引导新生做好角色转换的思想准备,打消思想放松的念头,帮助新生迅速进入重新出发的状态。还要关注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各种迷惑与不解,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并喜欢日语学习。鼓励那些考试失利的学生通过考研,出国留学等方式途径重新证明自己。

二、学习目标模糊

考上大学是高中学习最明确的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后都有一段精神上的放松期,学习目标模糊不清。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前两个学期比较明显,尤其是第一学期更明显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最初没有设定非常明确的目标,表现为心中茫然,不思进取,进而无所事事,甚至有些自由散漫。学习目标的缺失直接导致丧失学习动力,学习态度消极、被动,放松了日语学习,部分学生甚至对日语学习的理解存在偏误,认为随便学学就可以通过期末考试,60分万岁的思想也有市场。还有一种是有短期的明确目标,即大部分的新生把通过日语一级考试作为大学生活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于第二種情况,教师们喜忧参半。喜的是有目标起码学习有动力。忧的是新生们无法正确理解学习日语的本质,把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带到了大学阶段的日语学习中,认为学习日语就是为了拿到一个有说服力的证书,把它作为一块敲门砖帮助自己就业,曲解了学习日语的本质和功能,无视日语学习的规律,把功利性目的作为奋斗的方向,这无疑是一种心浮气躁的表现。当然日语一级考试成绩确实在就业市场上起着重要作用。学生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但是刚刚从高考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结果又进入到了一级训练的题海中。颠倒了考试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初心。

作为日语教师,帮助学生树立长短期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新生客观认识并正确对待日语一级考试。理解一级考试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引导新生,日语学习除了作为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工具性之外,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日语而提高人文情怀,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等。同时通过学习日语,搭建一个认识和了解另外的世界的桥梁。

三、学习意识守旧

高中是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年代,课堂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填鸭式的授课为主。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为此不惜多次重复直到掌握为止。授课内容全国基本统一。授课内容都有明确的参考答案。日常的管理非常严格。学生们干什么都等着教师的许可,从来不肯越雷池一步,学习严重缺乏自主性。这些当然是以高考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造成的负面结果,学生们都被改造成了唯唯诺诺的标准化产品,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张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没有仔细分析自己的个性和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方向。思想还停留在了高中时代,感觉不是上了大学,只是上到了高四或者高五。

大学和高中截然不同。从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到管理模式几乎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授课内容的自由度、广度和深度都与高中不可同日而语。大学的授课方式比较自由,注重的是培养引导和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授课方式也使得学生们对于如何适应产生了巨大的困惑。管理模式反差巨大,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监管的缺失和突然降临的自由,反而让新生们不知所措。高中养成的一切以老师为马首是瞻的惯性导致了一时间无法自己独立做出选择和决定。结果和大学的教育一时间格格不入,缺乏高中那种全面且细致入微的指导,导致诸多新生日语基础打得不扎实。

对于这种巨大的变化,教师应该在开学初就明确指出高中和大学的不同点。新生们应尽快摆脱那种唯唯诺诺的状态,引导学生认清大学教育的特点,尤其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尽快缩短水土不服的时间。摆脱心理上的不适应。激发新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学习方法单一

初高中,在教师的绝对支配下,学生们成为了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结果逐渐养成了被动学习和严重依赖教师和标准答案的惯性。更加注重语法、词汇的记忆和语篇分析,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学习方法上主要“各自为战”为主。学习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自觉性和坚韧的毅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推崇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学生们对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了更大的支配的自由。但是面对这些可支配的时间,新生们却迷失了,不知道如何安排和有效利用。缺乏了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也让学生们无法界定学习的好坏。当前通过调查得知,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局限在以个人的单打独斗为主的高中模式。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个人的视野、经历和经验甚至阅读量都有无法克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通常表现出知识面窄,看问题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独特的理解,思想片面;缺乏演绎归纳的分析方法;缺乏讨论和质疑的气氛,更缺乏评析和创新性的成果。课上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讨论,但是更多的学生还没有从高中的群体授课模式中,教师单方向的知识传授方式中走出来,不习惯于偶尔当一下主角的勇气。有等和靠的思想,等教师点名后才腼腆的表达出想法。宿舍里的讨论更多的是局限于生活方面的轻松话题,少于一些更有深度的讨论和思考。

因此,加强协同学习的方式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变“消极的旁观者”为“积极的参与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成为了新生开始阶段教师教育的关键问题。

五、结束语

日语专业的大一新生常因为以上问题影响,结果导致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一些迷惘、失落等负面情绪,对日语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应挺身而出,“授业”之余还应负起“解惑”之任。帮助新生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树立起自主学习、协同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成为日语学习的主人,进而真正达到大学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谷秋颖.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及引导方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

[2]曾婧.大一新生適应不良问题及其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9).

[3]张秋凤.大一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问题分析及调适[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学习意识日语专业学习目标
论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教师的职业化素养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学科发展建设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目标思考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