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15-04-07刘冬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氛围德育教育

刘冬梅

摘要:作为正处在十六七岁年龄段的学生,虽早已告别“人之初”的童年,但心理学上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他们的心理判断能力还较弱,这就更需要每一位为人师表者在教好书的同时,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工作,创造一个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作为语文老师,虽然并不轻松,但是许多老师仍然甘之如怡,因为总能在某个语文的课堂上,抓住细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 德育教育 氛围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作为正处在十六七岁年龄段的学生,虽早已告别“人之初”的童年,但心理学上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他们的心理判断能力还较弱,这就更需要每一位为人师表者在教好书的同时,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工作,创造一个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时刻牢记“教之不顾此失彼,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作为语文老师,虽然并不轻松,但是许多老师仍然甘之如怡,因为总能在某个语文的课堂上,抓住细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熏陶感染亮细节

大雪无痕、润物无声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对于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有着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有许多细节是形象鲜活、感情丰富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朗读体验、形象感知、审美感悟、心灵感化等来打造细节、亮化细节。执教《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时,我通过课件展示了众多“星星”,如虽是聋子而潜心创作音乐的贝多芬,虽全身瘫痪却成为轮椅上的理论物理学家的霍金,走进大山深处支教的徐本禹,扎根山区,一心为民的村支书郑九万等,并配上歌曲《真心英雄》,在这图文并茂、声情并发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英雄的力量,有个别学生的眼里还噙满了泪花。接下来,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亮星细节大家谈”活动。通过资料收集、深情朗读等体验活动,通过认识的深化和情绪的累积,学生从英雄身上汲取了情感营养,获得了较为充分的情感体验。熏陶感染有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丰富情绪体验,增强情感力量,能“以情入心、以情动心”。对于情绪波动性较大,敏感性较强,易冲动,易暴躁的青少年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二、赏词析句品细节

郑板桥曾为世人留下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至理诗句。意思是说,再微小的事,也会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情、亲情与爱情。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一词一句”亦“关情”,亦可借此“育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在赏析“花朵”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中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增强道德实践体验。琦君的《春酒》是一篇“神凝”美文。有位老师在执教该文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重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把握语言运用的精髓,巧妙施以“细节德育”。如文中“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是一个奇妙的比喻句。这里为何要用“蜜蜂”作喻体呢?可以换成其它吗?用“蜜蜂”作喻有何传神之处?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开始细细品味了:有的看出勤劳品质;有的看出母亲的慈爱;有的看出孩子的天真活泼;有的看出温馨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品析了“舔”、“一马当先”等字词,通过细节品析,学生切身感知到“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道德规范是多么美好呀!

三、自主探究育细节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意是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往往能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习欲望,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如在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闻一多先生“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何时说”“何时做”,并举行《说”与“做”的对话》课堂研讨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们深刻领会了“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和“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的革命家——闻一多先生,并一齐向先生画像鞠躬致意。我觉得,通过这种“细节德育”来对学生进行“言行教育”是再好不过了。

四、拓展延伸联细节

教育是一种直接的、自我的体验活动。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促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有时要跳出教材中已有的框框,进行适时、适度的拓展延伸,拓宽学生學习的空间,让学生产生更深入、更多元的体验。新课程也要求,语文教学要突破原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的狭窄范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创造机会,借助“课外细节”来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如在教完《爸爸的花儿落了》后,我让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并让学生选择最值得你感动的细节写观后感,并在班上开展“细节让我感动”的作文交流活动,学生大受启发。又如,在学完《土地的誓言》之后,我再让学生品阅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的“嘶哑的喉咙歌唱”“眼里常含泪水”等细节来拓展、升华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五、巧布作业践细节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课堂德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德育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从细节入手,从眼前事与身边事做起,遵循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社会性、实效性的原则,做一件就抓实一件,巩固一件,通过作业能引导学生亲近家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让德育细节化、生活化、实效化。如学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之后,教师可以围绕“为了母亲的微笑”主题,布置一些“精细作业”,如为母亲梳一回头、烧一餐菜、洗一次碗,送一张“感恩卡片”等。又如教完《真正的英雄》之后,教师可布置一项“寻找身边的‘英雄细节”作业,学习、感受身边的“感动细节”,并带回班上交流。

总之,语文教学实践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要联系现实,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找准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中。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氛围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