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渠县发展蚕业合作社的思考

2015-04-03刘泽波,段波

四川蚕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蚕茧蚕业桑园

渠县发展蚕业合作社的思考

刘泽波段波

(渠县蚕业管理站,四川渠县635200)

蚕业合作社是当前蚕桑生产中最具规模的法人组织,在国家现代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年多以来,在蚕桑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渠县的蚕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成功组建了“嘉鸿”、“金竹”、“水口”、“斜岭”4个蚕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均计划分阶段栽桑500亩以上、年养蚕达到1500张。为了分析合作社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遇到的困难,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助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引导业主组建新的蚕业合作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正确认识合作社的企业性质

蚕桑业主对合作社的正确认识,是组建合作社的关键。蚕业合作社是以生产蚕茧为主,兼顾蚕桑副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等经营活动的合作制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靠经营利润来维持自身发展和生存的企业法人。合作社具有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的特点,最能体现规模效益,具有科技转换能力强、产业示范效益大的优点。蚕业合作社不同于大集体时代以及后来千家万户栽桑养蚕的生产方式,更与挂着蚕业合作社之名、只栽桑不养蚕或少养蚕,一味“等、靠、要”国家扶持资金的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组建蚕业合作社必须要有企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在筹建开始就要用企业的思维和管理进行系统规划,扎实做好市场分析及风险评估。

2确立合作社利润点

蚕业合作社的利润点,是指合作社生产哪些能赚钱的产品,或开展哪些能赚钱的经营服务项目。蚕茧是合作社最主要的生产产品,但仅把蚕茧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以目前市场30元/kg左右的价格,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合作社经营难以维继。因此,实践中蚕业合作社一是要做好蚕茧的收烘经营,把干茧利润留在合作社。二是应秉承“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理念,以“蚕茧+X+Y”的特色产品开发经营模式为宜。在特色产品的比选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信息收集,市场调研

选择X或Y特色产品首先必须进行信息收集,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对包括蚕茧在内将要生产的产品进行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是以产品的市场批发零售价,产品的分级标准,产品的销售区域和方式,产品的市场容量及前景预测为主要调查内容,在汇总调查结果,全面分析核算各种成本费用,估算产品销售利润,在确立盈亏平衡点和生产规模基础上,拟定生产产品的可行性方案,最终选定合作社多元化开发项目,避免开发生产的产品与市场不对路。

2.2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各地蚕业合作社情况复杂,单单环境条件就千差万别,如交通是否方便、土地流转价格的高低、土地是否集中、土壤状况、有无水源、适合种植的品种、当地种养习惯等都必须是考察的细节。当地劳动力是否充足、劳动力价格等也是必须重视的基本要素。如我县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金竹蚕业合作社,最终确立了“蚕茧+反季蔬菜+桑枝开发”的赢利模式。交通便利,靠近旅游景点的嘉鸿蚕业合作社确立了“蚕茧+副产品经营+旅游开发”的赢利模式。

2.3 用好资源,减少投入

节支即是增收,是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必为之举。蚕业合作社的业主大多本乡本土,有的还正在经营某项种养项目,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降低成本投入。

如金竹蚕业合作社,就将弃用的十多间教室改造成专业蚕房,节约资金10万余元,加快了合作社的投产进程。斜岭蚕业合作社业主原本就有一个年出栏数十头的养牛场,成立蚕业合作社后,利用部分桑园间种优质牧草,另一部分桑园间种半夏等中药材,既解决了牛的青饲料,又用牛粪还肥于地,节约了桑园肥料开支,综合利用,循环发展,该合作社的赢利模式是“蚕茧+畜禽养殖+中药材。”

2.4 价值优先,宁缺毋滥

由于各类生产成本上涨,合作社选择X或Y的特色产品时,须从市场角度考察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项目,尽可能让“土地”这个最大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利润。但是,合作社经营的项目不宜过多,一般选择1~2个具有特色的项目,做精做专。项目过多、主次不分,会造成资金分散和管理难度大,各项目均易陷入投入不足和管理混乱的窘境,使项目没到回报期就已夭折,所投资金打了水漂。因此,合作社在选择项目时,条件不成熟切不可盲目上马,特别是如烟草、鱼腥草等危害栽桑养蚕主业的品种,合作社要坚决放弃,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多元开发可暂时不做。以我县水口蚕业合作社为例,业主按“6215”的规格栽植桑树,为日后间作留出空间,待市场等条件成熟时,及时进行多元项目开发。

3确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3.1 “合作社+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当前运用较多,合作社不直接从事蚕茧等产品的生产,更多地偏重于蚕桑新品种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统防统消、蚕茧收烘销售等管理经营服务。它的特点是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产量规模大,非常有利于蚕茧生产经营。但也存在生产分散、管理不便、技术标准执行较困难等缺陷。合作社运用这种模式生产的其他产品,需要考虑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产品销售能力。

3.2 “合作社+专业基地”模式

这是我县运用最多的一种模式,它具有设备设施齐全、管理方便、技术容易贯彻等优点,最接近专业化生产,蚕茧品质较好。但资金投入大,管理水平要求高,经营风险高,同时受桑园面积、养蚕设施的局限,蚕茧产量难有大的突破。好在成功运营之后,有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可顺利向“合作社+农户”模式转变。

3.3 “合作社+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之间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因茧站收烘设施设备不全,或因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或因技术、资金、土地等原因,形成合作社之间的合作。这种模式应在独立经营、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固定下来,在条件成熟时组建“蚕业合作联社”,为联合筹建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闯市场、创品牌奠定基础。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4.1 确定适度的经营规模

蚕桑业主应根据资金、土地状况量体裁衣。规模太小,没有规模效应,合作社难有利润,但蚕桑产业是种、养结合的产业,除市场风险外,还有自然、疫病的风险,投资回报期长,规模过大,管理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合作社即使资金充足规模也应适度,蚕室、蚕棚、共育室等养蚕设施应与桑园面积匹配,蚕茧及其他产品的生产量需与加工、销售能力相适应,要有后续投入资金的预算计划,防止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不匹配,资源利用率低,产品积压等问题的发生。结合我县的情况,每个合作社以500~1000亩桑园规模为宜。

4.2 搞好桑园、蚕房基础建设

桑园、蚕房建设是蚕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应按标准化、集约化、省力化要求进行建设。桑园应按相应的间套种规格栽植,应具备相应的作业道路和排灌设施,需有适合本地的良桑品种2~3个,良桑面积达95%以上,稚蚕用桑园不少于总面积10%。蚕用设施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做好选址、建造、改造等工作,消毒池(灶)、贮桑室(棚)、贮沙坑等附属设施也应配套齐全。茧站、茧灶、仓库等收烘设施,可视蚕茧生产情况分阶段建设。其他产业的场地设施,包括以“蚕家乐”为主题的体验观光旅游设施,应预留场地,分步实施建设。

4.3 做好间套作物的搭配规划

一是栽桑应与间套作物相匹配。要根据小蚕用桑、大蚕用桑、果叶兼用桑、饲料桑、景观桑等不同用途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桑树品种。栽桑规格、树型养成要与所间套作物相适应。果叶兼用桑或有间作规划的蚕用桑,桑树栽植密度不能太大,以600~1000株/亩的规格栽植为宜。小蚕用桑、果叶兼用桑要以中干树型养成、饲料桑应以无干桑为宜。二是各种作物都有自身的生物特性,各类间套作物如何搭配,需现场规划,整体布局。如:白术适合在坡地种植,而贝母则适合在洼地生长;半夏、花生、辣椒等品种,在同块土地上连作不利,须做好轮种安排。三是在间作品种上做好“长短搭配”。如蔬菜、马铃薯等见效快,但劳动力需求量大,应与油用牡丹、景观桑等投产期晚,却节省劳力的品种相搭配。

4.4 做好资金的统筹安排

一是桑园、蚕房、共育室是合作社投入资金最大的基础设施。如桑园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金、桑苗、肥料、人工等都是开支大项,资金需详细预算,合理安排,组织到位。二是电力、排灌、道路、农用车辆,共育室温湿控制、杀虫消毒、蚕茧收烘等设施设备配套资金的统筹安排。这部分投入不可低估,虽可本着“先桑后蚕再加工”的顺序分批投入,但必须有整体投资安排计划,否则将造成投入不足,基础建设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三是要有充足的生产流动资金,包括蚕台、蚕具、蔟具、蚕药、农药、化肥、蚕种、动力、运输、工资等生产投入亦需相应资金,应有资金预留安排,否则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作者简介:刘泽波(1970-),男,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蚕茧蚕业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