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县打造全省现代蚕桑第一县的经验与做法

2015-04-03李兴盛邓远会

四川蚕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蚕农蚕茧蚕业

李兴盛 邓远会

(宁南县蚕业局,四川 宁南 615400)

1 蚕桑基本情况

宁南县地处凉山州东南部,幅员面积1670km2,辖25个乡镇、17万农业人口,境内气候宜人,光热资源丰富。自上世纪70年代起,宁南县开始发展蚕桑事业,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产业基础逐步夯实,龙头企业日益壮大。截至2014年底,全县建有桑园22万亩,年养蚕27.2万张、产茧25万担,2.5万户蚕农售茧收入4.43亿元,户均收入1.7万元,茧丝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28亿元,蚕茧总产、单产、质量、收入、人平产量连续14年稳居全省第一。蚕桑产业已成为宁南县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企业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5年以来,宁南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优质桑蚕茧示范县”、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县、 “四川省精品蚕业标准化示范区”,去年6月更喜获“中国蚕桑之乡”殊荣。目前全县已形成养蚕、缫丝、蚕需物资生产、蚕业资源综合开发等多方位产业发展格局,“南丝路”牌茧丝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优品牌、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等10多项荣誉称号。

2 基地建设主要做法

宁南县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坚持“多措并举,多头并进”的指导思想,以“六个坚持”为重要抓手,扎实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发展。主要做法有:

2.1 坚持稳定运行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政府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宁南县多年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产业思路,一是将蚕业局和南丝路集团并为一套班子,成立县蚕业富民工程领导小组,打造部门主管、龙头主抓、村组共谋、蚕农参与的协作机制;二是编制《宁南县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宁南县重点项目规划 (2013—2017年)》等重大规划,将建设蚕桑基地、实施蚕桑项目列入中长期发展日程;三是出台各类补助政策和考核办法,年均投入超过2000万元,构建了县、乡、村、组齐抓共管,奖、惩、帮、扶有机结合的产业激励机制。

2.2 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促进蚕桑产业提档升级

全县坚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通过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蚕农的共赢发展:一是落实蚕桑生产补贴制度,在基地建设、消毒防病、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确保蚕农“少投入”、“零风险”,实现企业与蚕农“捆绑式”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的蚕茧经营体制,通过推行仪评收茧、鲜茧收购保护价等举措,最大限度保障蚕农经济利益,为产业发展营造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三是着力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通过抓好共育体系管理、生产技术指导、优质茧激励机制等关键环节,实现龙头企业与蚕农的双赢。

2.3 坚持标准化能力建设,推动产业规范科学发展

围绕提升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确保产业发展规范科学,全县扎实推进蚕桑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了以县蚕业部门为技术指导、乡镇辅导员为技术骨干、村组技术员和共育室长为常规技术力量的服务网络,为蚕农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二是组织编制地方标准9个、企业标准2个,构建了集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生丝生产、资源开发等多个环节的技术体系,现有标准在蚕业生产中得到严格执行;三是大力引进省内外蚕桑智能化、省力化、机械化技术设备,结合生产实际加以改进和提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标准,在蚕桑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2.4 坚持规模发展,着力提升行业组织化水平

为破解规模效益不高的难题,全县从土地和人员两方面入手,着力提升蚕桑区域规模和户营规模:一是结合产业发展规划,采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方式,大力整合优势区域蚕业资源,已培育年产茧1000担村52个,年产500担组65个;二是采取集中托管、有偿代管等土地流转方式,大力培育蚕桑专业户,全县年养蚕收入3万元以上的达2000户,5万元以上的达1000户,10万元以上的达100户;三是成立蚕业专合社50个和合作联社1个,创新推广合作社统营、家庭农场自营、农户联户经营的集中养蚕模式,实现零星散户养蚕向规模化、工厂化养蚕转变。

2.5 坚持蚕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蚕桑质量效益

作为提升比较效益的有力支撑,全县历来将科技兴蚕作为发展准则,着力提升亩桑产出和蚕茧质量:一是全县范围推广“6215”栽植模式,创新“桑+春黄豆+夏青饲料+冬马铃薯”、“桑+早蔬菜+冬马铃薯”等套种模式,亩桑综合效益突破1万元;二是广泛应用小蚕共育、大棚蚕台育等优质茧技术及省力、自动、高效的蚕桑生产机具,实现“品种优良化、共育专业化、大蚕饲养标准化、消毒防病统一化”;三是创新蚕茧收购模式,在仪评收茧的基础上,率先在国内开发使用电脑收购软件,对蚕桑生产经营进行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蚕茧收购效率。

2.6 坚持多元发展道路,拓宽和延伸产业链条

近年来,全县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通过加快蚕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一是联合省蚕研所、省丝科院、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筹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致力于蚕业资源开发研究,推进科技与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二是利用丰富的桑叶、桑枝、蚕沙、下足茧等资源,创造性开发出蚕丝被、桑枝食用菌、蚕沙保健枕、冬桑凉茶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行业市场站稳脚跟;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宁南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集蚕茧、生丝、织绸、蚕业资源综合开发于一体的工、农、贸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3 下一步工作思路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辐射区域,宁南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再造蚕桑新辉煌”等重要战略部署,以生态富民为目标,以“光耀南方丝绸之路”为使命,加速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发展进程,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链条延伸,加大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和中国丝绸高端企业合作力度,把宁南打造成为辐射金沙江流域的蚕桑主产区、“全国最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百亿级桑茧丝绸产业集群,凉山州乃至四川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

猜你喜欢

蚕农蚕茧蚕业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躲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