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析论

2015-03-31王飞宋伟华郑基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专业

王飞,宋伟华,郑基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浙江海洋学院围绕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入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管理单位和渔业乡镇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为根本,实行 “3+1”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健全与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践技能培训体系,从而提高了校企合作、人才定制的有效性。

一、浙江海洋学院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浙江海洋学院教学模式和培养思路

学校为培育工、农、管相结合的知识复合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就是突出 “一种精神”、改革 “二大内容”、实施 “三位一体”。

1.突出 “一种精神”: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海洋渔业专业历来属于艰苦专业,海洋捕捞、海上生产,需要克服晕船关,这是从事该行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要求。因此,学校坚持安排学生进驻企业并下海生产实习一年,让学生直面艰苦环境,真切体验生产过程,以培养吃大苦、耐大劳、立大志、成大气的信念。学校50余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吃苦耐劳”是海洋渔业专业办学的宝贵财富。

2.改革 “两大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后,要求传统捕捞业要向着以选择性捕捞为核心的生态渔业发展,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急需改革调整。为此,学校构建了 “三大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现代捕捞技术课程模块、渔业资源学课程模块、渔业管理学模块)和 “专业辅助课程模块”(渔船驾驶课程模块),以适应当前海洋渔业生产的要求。

为创新实践教学,学校基于一学年的企业实践环节,构建了 “基础认识——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企业定制”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按照重实践、强能力的要求,强化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共同指导学生专业的实践,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培养企业定制的、岗位适应期短、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另一方面,保证专业实践学分不低于人才培养计划的35%,加大、加深、加强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如表1)。

表1 “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平台

3.强化 “三位一体”: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科技创新一起抓

课堂教学,重在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为此,对 “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渔业资源学”、“设施渔业”、“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国际渔业”等课程,要根据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渔业资源变迁、国际国内渔业法规的变化,去除陈旧、过时、重复的教学内容,吸收产业和学术前沿动态知识,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教学手段方法和课程考核的改革上,要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加强教材教法研讨,对不同的课程要采取相对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避免“一考定成绩”的做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专业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方面,要做好专业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的内容安排、项目设计、具体要求、实践方案及考核,同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包括实验室的开放、经费的落实、校外实践基地的协调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量身定制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1.人才培养的量身定制要着眼于地区特点

浙江省作为我国的东南沿海省份,在海洋产业发展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浙江省海洋渔业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洋捕捞产量一直维持在3×106t左右,但渔获质量差、渔民增产不增收、资源衰退、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沿岸渔场,管理近海渔场,发展外海渔场,拓展远洋渔业,发展休闲渔业,促使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不仅需要培养大量掌握现代渔业知识、能为渔业发展服务的科研和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一批具有较强科技转化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现代渔业企业作为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出的学生既要能够适应远洋作业的艰苦条件需求,又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在经过较为扎实的实践锻炼后又要兼具适应现代海洋发展需求和理论指导实际的需求。因此,在学校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突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学校的独特性,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使其在就业中具备更高的竞争力。

2.地方院校的发展应着眼于企业需求

对于企业来讲,人才是其生产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能够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具备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撑,企业的发展注定是难以持续的。当前,浙江省渔业企业在提出科研需求、转化和运用科研成果、培养和吸纳技术人员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存在着生产与科研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为此,浙江海洋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好水产类专业,构建了 “3+1”定制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利用3个学年在校学习理论,1个学年在涉渔企业 (包括经营渔具材料与制造、渔业装备制造与技术研发、海上捕捞生产)、涉渔科研院所和管理单位学习、实践及毕业设计。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在实施的过程中,学院对 “3+1”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完善与讨论,先后组织专业教师赴各海洋类高效及企业、渔村进行广泛的调研,同时邀请美国、日本及我国广东、青岛、上海等涉海类高校的专家来校指导。通过由学校、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等组成的专家组多方论证,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搭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平台,重点构建起了渔具渔法、海洋渔业装备技术、海洋渔业可持续利用三个业务范围的知识模块。

(二)师资的培养与引进

学校采用 “培养、引进、聘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利用 “两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契机,积极引进渔具设计与制作、海洋渔业装备技术和渔业管理等方面的高学历人才;面向大型渔业公司、渔业装备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渔业行业管理部门等,引进具有丰富渔业实践经历的高级技术人才。将他们充实到我院海洋渔业师资队伍中,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和水平,也提高了 “双师型”队伍的比例。

对现有的师资,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学习深造和交流,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柔性聘请企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我院已与24家企业或渔业管理单位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在定期接纳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顶岗工作、实践实训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且根据“卓越农林计划”的课程要求,从这些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选择专业背景深厚、工作技能拔尖的专家,尤其是那些知名专家、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三)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为保证 “3+1”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专家、学校分管本科教学领导、学院院长和教学副院长等组成,负责审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和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并解决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资深老总和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各专业负责人和企业兼职教授为成员。各实习基地分别建立管理小组,由企业老总提名兼职教授和学校指导老师担任正副组长,负责各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

二级学院成立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教学院长兼任,成员由企业兼职教授、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专业骨干教师、学院学工队伍等组成,负责学生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的二级管理作用。在二级学院设立海洋渔业系和教务室,增设专业建设秘书,直接为专业负责人负责,充实教学管理人员。创新 “专业负责人——专业秘书——三个教学团队教研组——企业实习基地负责人”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健全各项教学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建立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建立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选择。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地方高校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还能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就业提供有力保障。要确保这样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关键是需要确立持续创新的管理团队和办学理念,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立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

[1]张晨民,高静颖.独立学院 “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73-75.

[2]刘黎莉,袁海军.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3):82-87.

[3]尹宁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观探究 [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4):83-86.

[4]王春业.辅修双学位双专业与我国法本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 (5):161-163.

[5]何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5):170-172.

[6]霍明奎.管理类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5):173-175.

猜你喜欢

海洋渔业渔业专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