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思路探讨——问题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相结合

2015-03-29邓喜道夏建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

邓喜道,夏建华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讲授的一门课。原因很多,从客观的方面看,它囊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内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它也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理论性最强,内容的历史跨度最大,逻辑最复杂,抽象程度最高的一门课程。从主观的方面看,如此内容丰富、难度高的课程,学校规定的教学课时只有四十个理论教学学时。教师要在如此少的课时内详细讲解课程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在主客条件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既要达到中央的要求,又要符合教学本身的规律,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些很有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法。比如:专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法、主题辩论、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式,等等。这些教学方法无疑对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实践表明,单一的教学方式无论开展得多么彻底,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我们尝试将不同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将问题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

一、以问题为原则确立专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从来整体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要把每条基本原理的逻辑发展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出适合现实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专题化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那么,如何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呢?我们以问题意识为指导原则,根据问题来划分专题。

为了确定合理的专题,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提炼。如何提炼问题呢?问题是纲,纲举目张,因此,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就尤为重要。概言之,在设计和选择问题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其理论本身看,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选取的问题必须与现时代紧密结合,能够在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得到验证,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从而使理论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第二,深度与广度原则。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深层次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选取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选取的问题还必须有一定的广度,也就是说,选取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围绕问题拓展思维,提出与之相关的其它一些问题并能进行思考和讨论。

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问题分为根本问题和派生问题,根本问题与派生问题之间组成问题集合,这样一个问题集合就构成了一个专题。所谓根本问题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些问题,他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基本概念,从这些概念出发就可以逻辑的将与此概念相关的内容推导出来,也就是说这些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纲。派生问题是是由根本问题延伸出来或者是为了说明根本问题而产生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选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以下几个根本问题作为专题设计的基础。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世界观与人生;3.真理与价值;4.人与社会;5.商品与资本;6.无产阶级的使命与人类社会的理想。

依以上六个问题组织专题内容,每个问题的展开就是其专题具体内容。第一专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一、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二、马克思主义与近当代中国;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四、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未来。第二专题:世界观与人生。内容包括: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三、能动地改造世界是人本质活动。第三专题:真理与价值。内容包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二、认识的基本规律;三、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科学性;四、真理的价值及其人的价值。第四专题:人与社会。内容包括: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四、两种不同的历史观。第五专题:商品与资本。内容包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二、劳动力是如何成为商品的?三、资本的微观运动——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润、地租等);四、资本的宏观运动——资本输出与资本的世界化;五、资本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第六专题:无产阶级的使命与人类社会的理想。内容包括:一、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二、社会主义的建立及其发展;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通过根本问题和派生问题组成的六大专题基本上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这六大专题既从整体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精神,也从具体内容上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刻内涵。

二、以问题式教学法展开专题式教学

确立了以问题为原则的专题教学内容之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以问题式教学法展开教学。问题式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布置问题。每个课堂的第一次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本身的形成、意义、学习方法和要求,为以后的授课定下基调,也让学生理解老师授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特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做到师生互动。在每次课结束前,布置问题给学生课下思考是问题式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比如在第三专题讲授真理与价值的过程中,我给学生留下这样几个问题:1.有哪些关于真理的理论?2.你怎么看待这些理论?他们论证真理存在与否的理由你满意吗?3.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相比较,哪个更合理?你的理由有哪些?4.假若没有真理,生活会怎样?如前所述,布置的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提问、讨论、分析和讲解。这是问题式教学法的主要部分。把布置的问题进一步分解为诸多具体的小问题向学生提问。在上面布置的真理的问题中,可以就“什么是真理”这个具体的概念开始提问。让那些准备得很充分的同学做尽可能详细的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抓住其中的主要内容再提问,逼迫学生临场思考,使问题变得更加明晰和尖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问题的关键点更加凸显出来,其次是让学生明白这就是问题的逻辑阀值;再次就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当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后,实时组织讨论。将观点相同的同学分为一组,与另外不同观点的同学组成的小组相互辩论。要求学生陈述观点、说明理由,并能对对方的观点加以反驳。教师在此时注意力应该高度集中,把各方的观点及时记录下来,并迅速归类,为下一步的分析和讲解做准备。当辩论进行到比较充分的时候,教师应该使之告一段落,进行分析和讲解了。分析和讲解这一步骤最为关键,因为学生参考的资料可能不完整,对资料的理解也可能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所以,分析和讲解就成为这一步骤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分析呢?讲清楚概念、理论的来源、形成,分析其中的得失。最为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并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第三,归纳、拓展、总结,布置下一个问题。归纳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归纳学生的观点;其次是将学生的观点归纳到现有的不同理论体系中去。例如,在真理观的讨论中,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同,就可以把他们的观点分别归纳到反映论的真理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融贯论的真理观之中。然后进行拓展教学,拓展就是要讲清楚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分析其中的异同,论证各种不同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介绍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争论?各方的理由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怎么样?等等。拓展不能漫无边际,最后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上来进行总结。总结的目的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科学性,从而不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最后是布置下一个问题,为下次课堂教学做准备。

在以问题式教学法展开的专题式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法不但较好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也很活跃,师生互动频繁,一改既往教师满堂灌,学生放任自流不求实效的课堂教学状态。

三、问题是教学法与专题式教学法相结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今日面对的教育主体对象和教学内容与过去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大学生具有接触丰富信息的优良环境,接触社会生活的年龄也大大提前。他们大都具备宽广的背景知识,对社会也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教授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诚然,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那么,要想成功地运用问题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法相结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处理好问题式教学法与专题式教学法的关系。通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问题式教学法是教学的核心、是灵魂;专题式教学法是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结构。问题式教学法应该贯穿在专题式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内容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问题式教学与专题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处理好发挥教师引导性与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式教学法中,一方面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问题正确的理论引导性、政治导向性等,另一方面要考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时代性、开放性。

最后,教师的学术素养与教学艺术相结合。我们在此提到教师的学养,不仅仅是指教师应该具有坚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宽广的背景知识。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让授课的语言丰富、生动、形象而雅致;教师应该有相当的丰富的历史知识,使得马对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解变得丰满且厚重;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使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授建立在科学的论证基础之上;教师还应该掌握娴熟的教学艺术,以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熏陶、教育学生。

[1][美]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6.

[2]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9).

[3]葛玲霞.反思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切性[J].基础教育研究,2007,(7).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