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视角下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与研究

2015-03-29于馨颖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9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民办高校途径

于馨颖(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9)



协同视角下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与研究

于馨颖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9)

[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构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对于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赋予立德树人的新的内涵的阐述,分析当前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许多前沿问题,提出要推进顶层设计的协同性,形成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合力的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协同培养;途径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阐释,也是对高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的精确解答。这不仅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方向,而且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1]。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之道,德育为先,当前民办高校如何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立德树人”的教育途径,是民办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赋予立德树人新的内涵

2014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0周年之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转型期的立德树人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时代最强音。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遵循的理念,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二是立德树人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强调促进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2]。

二、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环境可控性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以及交往的方式较以前完全不同,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使得他们常常表现出“四个不协调”,即理想与现实不协调、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不协调、道德认知与行为方式不协调、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不协调。信息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又控制了人。根据某民办高校对2014级新生随机抽取了2586人,通过心理测试的数据显示,有218人可能有心理问题,有462人可能有轻微的心理问题,一年内有过轻生念头或想法的学生人数32人,占有效人数的1.24%。所以现在许多民办高校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就是信息异化。

(二)民办高校教师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近年来,民办高校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各方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发展对传统教育方式冲击很大,特别是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直接影响着大学教师的师道权威、专业权威和学术权威,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多元化,网上获取的知识远远超过课堂学习。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的内涵、作用、角色将受到多方面的质疑。另一方面,手机智能化、校园网络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平台,飞信、微信、微博以及QQ群活跃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甚至比教师还要快还要多。因此,现在民办高校的许多学生不再轻易接受学校单向的思想教育灌输,他们更多是希望能够得到平等的对话或者交流的机会。

(三)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缺乏协同化

当前,民办高校在育人目标上,并没有真正协同工作,而是存在一些偏差,各方面不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是普遍相脱节,如过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却弱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实践环节与专业目标关联度上联系不够紧密,缺少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互补融合。由于现在民办高校也都需要进行目标考核,具体到量化指标上,所以出现了教务处、各院系只负责教学,学工处、团委只负责举办活动,班主任、辅导员只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团学部门与教学各部门之间往往是不“干涉”、不互通,没有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推进顶层设计的协同性,形成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合力

高校最根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各教育要素的有机结合。目前,民办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科学的协同工作机制,将教育要素按照现代学生成长的内在逻辑紧密结合,形成相互支撑、合理分布的制度框架,切实解决民办高校学生“能够愿意听、能够听得懂、能够懂得做、能够做得到”四个突出问题,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一)坚持协同思维,统筹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顶层设计

协同论创始人哈肯认为,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取决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织的协同作用,协同效果越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越强,最终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3]。民办高校在开展立德树人工作中积极运用协同论,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从机制、制度、操作等层面对立德树人进行科学设计,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政策、载体进行有效规划。整合课堂内、外育人力量,充分发挥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育人功能,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

(二)强化协同导向,突破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民办高校要强化协同导向,准确抓住立德树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把辛苦工作转化为实践经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教学成果。同时学校社会科学部门要不断深入思考立德树人的阵地建设和管理方法,力争做到“四个统一”,即坚持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与培育有鲜明个性特长生的统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软着陆的统一;坚持创新和创业教育与较高质量的就业实效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梦教育多样化统一。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形成和谐校园文化,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倡导学生主动融入社会,参与志愿者服务,切实推动立德树人工作新发展。

(三)把握协同规律,创新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网络育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网络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要用好网络工具,更要正确面对网络环境。当前民办高校开展网络立德树人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育人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发挥网络快速、便捷等优势,拓展立德树人工作的新渠道;其次是加强网络立德树人工作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正能量;最后是将扩大立德树人覆盖面与消除网络管理工作的空白点结合起来,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影响力。真正实现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网络育人工作的新突破。

(四)厘清协同脉络,形成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合力

“协同的目的是追求整体效益,实现整体利益关照下的个体利益最大化发展”[4]。因此,民办高校加强协同育人,需要加强“三个协同”:第一,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第一课堂体现秩序和规范,要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二课堂体现自主与创新,要强调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的协同。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务、学工、团委等多个部门与这两支教师队伍的协调配合。三是加强校内与校外的协同。一方面,要建立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不断融合;另一方面要建立校外协同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企业,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把握才能完成。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新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民办高校立德树人中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社会实践不仅能增强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是民办高校践行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更是健全民办高校德育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5]。

[参考文献]

[1]穆明,陈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6):134- 137.

[2]裴智民.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5,3(2):121- 124.

[3]高松元.基于协同论语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变革[J].科技管理研究,2010,7(13):130- 132.

[4]蒋心亚,杨善江.协同创新: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J].常州大学学报,2014,12(6):156- 160.

[5]姚祥燕.高校立德树人背景下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12):12- 1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vate Universities“Moral Education”Research and Practice

YUXinying
(Zhongshan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210049, Jiangsu)

[Abstract]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Eighteen report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morality education to further clarify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establish the "people- oriented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irst" concept,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y giving the Rucker tree for the era ofbig data newconnot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many frontier work, put forward to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ofthe top- level design, formation abilityofprivate college work of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private colleges; moralityeducation; coculture; way

[作者简介]于馨颖(1980-),女,江苏如东人,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央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研究。

[收稿日期]2015- 5- 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004(2015)03-0113-03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民办高校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