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样本保存条件对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5-03-22邰文静葛锁华胡井喜

淮海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血标本炎症

邰文静,葛锁华,胡井喜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 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由肝脏合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1]。CRP 不仅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而且能对妊娠期糖尿病未来风险预测及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评估,监测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全程CRP 主要受炎症影响,其在血液中浓度一般相对稳定,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影响。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 的方法也日趋快速、简便和可靠,所以在临床的辅助诊断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全血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全程C-反应蛋白结果有影响。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设定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检测同一标本的CRP 值后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组20 例全血标本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0 例,女10 例,年龄20~50 岁。每管EDTA-K2 抗凝血2 ml 充分混匀,每人5 管。仪器:特定蛋白仪IMMAGE 800、检测方法为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用定标品(批号M209266)校准仪器。试剂:配套试剂(批号M310431),每天用质控血清同标本一起检测,结果均在控。

1.2 检测方法 将20 例新鲜全血标本混匀后分为5 组,每组上机检测2 次,取其平均值。A 组立即检测;B 组4℃冷藏保存1 天后检测;C 组4℃冷藏保存10 天后检测;D 组-20℃冷冻保存1 天后检测;E 组-20℃冷冻保存10 d 后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2 结果

B 组检测结果与A 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 组结果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组和E 组的9 项检测结果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5 项差异显著(P<0.01)。且所有-20℃冷冻结果的标准差值均小于4℃冷藏结果,说明冷冻标本较冷藏标本结果更为稳定。

表1 各组全程C 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3 讨论

C-反应蛋白是一种正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遭受创伤或炎症造成组织损伤时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炎症初期上升迅速,一般在感染后4~6 h 合成即明显增加,半衰期短,不受贫血、抗炎药物和激素影响[2]。全程C-反应蛋白也可也为较长时间(6~8 周)的血糖浓度提供回顾性评价[3],而不受短期温度波动的影响。CRP 作为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为儿童常见病尤其是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其升高和下降与细菌感染程度和抗炎治疗有效与否呈正相关,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但CRP 诊断感染时,也应注意其局限性:(1)CRP 为一种非特异蛋白,有很多因素如损伤出血也可使其升高。(2)CRP 由肝脏产生,当肝脏损害时其增高不明显。(3)可有假阳性。(4)病毒感染时CRP 可不升高。CRP 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过去CRP 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目前,由于WHO 的国际标准的建立[5],血中CRP 测定已成为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易实行的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其在医学上的价值也得到广泛验证和认可,所以当前在检验科的标本量也大大增加,有必要在操作中需要我们对标本的不同保存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6]。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1 d 内4℃保存的标本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这与文献中报道的也相符[7]。检验科工作的任务就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这样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在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检测标本采集和存放必须符合检测要求。全程C-反应蛋白的标本要求抗凝处理,并应尽量及时检测[8],如不能及时检测时,可将标本在4℃保存1 d,对检测结果基本没有影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

[1]伍松娇,梁景云,张以昆,等.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 和hs-CRP 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09,24(1):36.

[2]罗 勤,程 均,刘 明.C 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732.

[3]池洪治,张建东.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评价[J].河北医药,2011,33(9):1409.

[4]孟黎辉.外周血C 反应蛋白测定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2):236.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90-591.

[6]魏 昊,丛玉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72-75.

[7]李方去,丁红香,鲁 勇.不同系统间C 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评估[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9):2079-2080.

[8]徐国宾,蒋 琳.临床生物化学常规定量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6):718-720.

猜你喜欢

全血标本炎症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