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汉文学的现代交流影响

2015-03-20海日古丽牙合甫

文化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维吾尔乌鲁木齐话剧

海日古丽·牙合甫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维汉文学的现代交流影响

海日古丽·牙合甫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中国文坛以自己多样性的特点,在世界文坛上有特殊地位。民族文学的多元发展,有利于各民族文学的繁荣兴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使各民族文化和文学融入生机,绽放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崭新花朵,满足各民族人们新的精神生活需要。本文简要回顾五四运动至今的维吾尔文学与汉语文学的交流进程,论述在维吾尔文学与汉文学的现代交流中,对维吾尔文学的繁荣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卓有成效的各种文艺活动。

汉文学;维吾尔文学;交流;影响;繁荣发展

“文学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对本民族文学遗产的续承与革新,而且还受制于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借鉴和吸取。”[1]说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来说是如此,对同一国家中不同民族的文学来说也同样如此。

一、历史回顾

近百年来,五四运动在维吾尔文学与汉语文学的交流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可分为两大时期。一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维吾尔文学和汉语文学的现代交流时期;二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维吾尔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当代交流时期。综观这两个时期的文学交流活动,既有共性,也有因社会、时代等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本论文中主要探讨现代交流影响。

二、主要人士的文学活动

从历史上看,在维吾尔文学的现代交流时期,汉语文学对维吾尔文学影响重大。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优秀的古典汉语文学的影响。例如:“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先驱、诗人阿不都哈力克·维吾尔(1901.2.9—1933.3.13),少年时曾就读于汉语学堂,并给自己起了汉语名字‘华文才’。他的藏书中有《四库全书》《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可见他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汉文化和文学的较深影响。后来他还接触了孙中山和鲁迅的作品”[2]当时,维语语言方面存在障碍、新疆经济文化落后,致使翻译出版也相应落后,第一种情况的影响并不普遍。第二种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影响。主要是指20世纪上半叶汉语文学对维吾尔文学的主流。交流有两条渠道,其一是从前苏联流入维吾尔文学(本文不作专门涉及),其二是从我国内地流入维吾尔文学,但其中声势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刻、作用最突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交流主要由内地到新疆的一大批革命者、文化人所承担,其中以陈潭秋、林基路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矛盾、赵丹等为代表的爱国进步人士影响较大。他们和维吾尔族里的进步文化人士一起,在宣传动员、文化出版、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林基路于1938年2月从延安来到乌鲁木齐,不久被分配到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前身),任教务长。由于工作业绩卓著,与群众联系密切,深得广大师生爱戴,引起盛世才的猜忌,先后调至阿克苏、库车、乌鲁木齐工作。1943年9月被盛世才密令杀害。“林基路在任新疆学院教务长时,推行新文化运动,亲自导演学生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消声》《小朋友你错了》等,为新疆戏剧发展开拓道路。还亲自创作《新疆学院院歌》,这首激昂奋进的革命歌曲飞出校园,响彻在乌鲁木齐上空:巍巍天山,环绕着隔壁无边,在这大自然之间,陶冶新社会的青年。民族的命运担在双肩,努力莫迟延。团结、紧张、活泼,勇挑革命的重担,争当建设新疆的模范。时代的青年,勇敢向前,勇敢向前!胜利就在前面!”[3]

茅盾先生于1939年3月中旬抵达乌鲁木齐。他在乌鲁木齐呆的一年多的时间内,身兼数任,同时在新疆学院、新疆文化协会、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和《反帝战线》编委会兼职,经常应邀去文化、教育、妇女、青年等团体作演讲、报告,为报刊撰写大量稿件。他在新疆的文艺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宣传、介绍“五四”新文学运动,投身、指导现实的文艺活动。矛盾当时通过发表文章、作报告、讲课等方式,宣传五四新文学,宣传鲁迅,介绍创作经验,评论现实的文艺现象。“他在《新疆日报》上发表了《中国新文学运动》《文化工作之现在与未来》《关于诗》《〈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在《反敌战线》上发表了《在抗战中纪念鲁迅先生》《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等。他还在新疆学院开设‘文艺思潮’课,讲授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4]

第二,大力倡导、推动新疆各民族的戏剧活动。矛盾在新疆学院授课之余,在学生中组织“戏剧研究会”,指导学生创作话剧《新新疆进行曲》。剧本初稿完成后,亲自修改、定稿。之后由新疆学院选定学院的多名汉族、维吾尔族学生担任演员。演出后轰动乌鲁木齐。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新新疆进行曲》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个反映现实生活和以抗战为题材的大型话剧,它的创作和演出,对新疆话剧运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5]

通过以上介绍看出,抗日战争时期从内地来新疆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主义人士,在传播、交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革命进步文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对维吾尔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影响从文学本身而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作品内容,作品形式。

三、文学作品主题

如果说在维吾尔现代文学的起始期,即20世纪20年代初期前后至3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维吾尔文学作品内容还主要是以提倡民主、科学、教育、反对愚味、落后为主调的话,那么,自3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等进步人士入疆以来,爱国主义、抗日救亡、讴歌抗日英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反对封建主义、提倡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等,成为维吾尔文学的主旋律。这固然与当时日寇侵华、抗战爆发的时势有关,同时更和入疆知识分子对马列主义、“五四”新文学、现实抗战文学的传播交流相关。

四、文学作品体裁

长期以来,维吾尔文学的体裁主要是诗歌,其他文体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这一情况得到好转因素很多,其中中国共产党人、矛盾、赵丹等人大力推动的抗日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作用突出。维吾尔文学在续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产生现代戏剧文学、杂文等新型文体。

“其实,维吾尔族的戏剧文学创造是历史悠久的,这在《汉书》《晋书》《宋书》等典籍中早有记载。[6]”“南疆地区先后出土了古代龟兹——焉耆语文、梵文写成的剧本残卷”,[7]维吾尔族戏剧文学中有始于“公元八世纪中叶”的剧本“《弥勒会见记》”等,便是有力的证明,但这类创作一直处于睡眠状态。因而,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维吾尔现代戏剧文学也就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其中,剧作者阿不都秀库尔于1939年编写的抗战话剧《上海之夜》,演出后反映较大,受到矛盾等人士和广大各民族群众的称赞。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维吾尔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之一祖农·哈迪尔。他以自己优秀的作品,揭示现代维吾尔话剧凸显的问题,达到当时话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于1937年创作的第一部话剧《愚味之苦》而步入舞台作品的创作。从此,先后创作了《蕴倩姆》《古丽尼莎》《游击队员》《遭遇》《谁的事难办?》《喜事》等十几部话剧,为维吾尔现代喜剧的发展倾注了一片心血。”[8]

此外,小说、文学散文等新的文学体裁也于此时出现。例如赛福鼎·艾则孜的《孤儿托乎提》(小说),黎·穆塔里甫的《她的前进光明远大》(散文),《在死亡的恐怖中》(小品文),《“皇军”的苦闷》(小品文),阿布都热依木·乌铁库尔的《喀什之夜》(叙事长诗),托合提·阿依甫的《血地》(维吾尔族第一部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先后问世,表明汉语文学与维吾尔文学交流极大地促进维吾尔文学的发展。

五、结语

在数千年的历史伸展中,维汉文学不断兼容,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及类型。在融会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且彼此之间的交流始终表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这种交流是历史、时代的必然性决定的。

[1]同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452.

[2][维]阿扎提·苏里坦,库库热西·买合木提江,努尔买买提·扎曼.维吾尔现代文学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60.

[3]新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新疆文史资料选(第八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80.

[4][6]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45.150.

[5]全国茅盾研究学会.矛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794.

[7]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271.

[8]帕孜来提·努热合买提.维吾尔现当代作家祖农·哈迪尔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

【责任编辑:周 丹】

I207

A

1673-7725(2015)08-0203-03

2015-05-20

海日古丽·牙合甫(1976-),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人,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维吾尔乌鲁木齐话剧
话剧《坦先生》
四、准噶尔对天山南北麓维吾尔人的统治
话剧《二月》海报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维吾尔医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总结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一台引人深省的话剧——观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
乌鲁木齐热电联产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