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元素
——呼吸

2015-03-20唐晓娜

文化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舞者舞蹈身体

唐晓娜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 116622)

浅议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元素
——呼吸

唐晓娜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 116622)

舞蹈形象塑造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一场成功精彩的舞蹈演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对舞蹈形象的塑造。而在这一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详细阐述呼吸在舞蹈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呼吸;塑造舞蹈形象;重要元素

引言

如今,我们衡量一个舞蹈的水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术技巧,我们更注重是他的艺术表现力。如何去更精准的表达舞蹈艺术形象,笔者认为,就是通过正确的呼吸来掌控身体,使它收放自如,以此来塑造曼妙的舞蹈形象,所以,呼吸在塑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呼吸的概念

在《气的思想》一书中对于呼吸是这样概述的:“气”绝不仅仅是静止的辞典中的一个单词,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充满着活力的一个思辨的范畴。一个哲学的概念。”“气”在我们的概念中有“天地之气”“万物灵气”“气体”的解释,在我们翻阅古书时,“气”也绝不只是呼吸这么简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气”字的意义解说为云气,而“云”字的意义,则解作“山川气也”,而笔者个人认为,它更像是一种天地万物的大循环,我们人类依附在其中生存,而“呼吸”是人生理上的一个概念。在医学上我们更多的称为呼吸系统,它是人体内部小宇宙的生理循环,我们通过呼气、吸气这种生理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活动。所以通过对“气”和“呼吸”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这绝不仅仅是“一呼一吸”那么简单。它更多地蕴藏在我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中,从个人的情绪、性格及其关联的整体气氛,包括儒教、道教及佛教的整个中国思想史,就像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一样。

资华筠先生在她的《舞蹈生态学导论》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呼吸是构成舞蹈内在旋律的重要因素,呼吸的价值不仅仅是生理的需求,是和舞蹈的表意和审美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的。在舞蹈中,呼吸会让每个动作得到升华。在做亮相时,随着起手呼吸平缓细长,慢慢提气身体也跟着向上拔,在气吸住饱满之后快速吐气,屏住呼吸舞姿架住。这样的舞姿亮相给人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的感觉。

二、呼吸与动作的关系

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先生说:“舞蹈的本质是呼吸,是生命。”这是经典的概念,应贯穿舞蹈艺术始终,但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却非常容易忽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在剧目排练中,不同的舞者跳一样的剧目、一样的动作,但是有的舞者却缺少美感。一开始,我们会认为是他没有灵性,没开窍,其实是我们在开始训练时没有强调和重视正确的呼吸训练,因为呼吸与肢体动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我们在举手时先有个吸气的意念,手顺着这个呼吸的意念一直延伸出去,我想舞者就会觉得他的手臂是无限延长的。这也就是我们舞蹈艺术的前辈吴晓邦先生为什么把“气——呼吸归结为舞蹈艺术的三元素之一”。

首先,呼吸与动作的完整性有关。在太极中强调“以意导动、意动气动”“由根节到梢节,节节贯穿”。在舞蹈中的动作亦是如此。尤其在古典舞基训课训练中,老师往往会不断地提醒和强调学生把气提起来,这本身就有违身体的自然规律。这样久而久之不但导致学生身体僵硬,跳出来的舞蹈也只能是造型的堆积,完全没有美感可言。就像在做一整套技术技巧动作或者激烈的舞段结束的时候,舞者通常都是大汗淋淋、呼吸急促,这就说明舞者始终只有提气向上但没有沉气,就连跳跃都需要在之前有一个沉气向下的蹲来稳住重心,在这样的舞段中亦是如此。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舞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身体内部气的流通,在解决软开度、技术技巧的同时,时刻强调连接动作时呼吸的运用,只有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才能使动作从呼吸带动到身体,从根节到梢节的流动、延展,看起来舒展、优美。舞蹈也不是造型的罗列,现在杂技和艺术体操也在大量的运用舞蹈动作,让技术技巧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可是那不是舞蹈,它缺少了舞蹈中造型与造型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不但是动作的流动,更是呼吸的流动,是运用正确呼吸方法带动身体展现出的美。这也是我们在训练中最应该重视的,也是鉴别一个舞者艺术功力最好的方法。

其次,呼吸与动作的轻盈有关。尤其在跳跃中,“提气”呼吸自下向上升起,使身体重心提高,有利于腾空而起。“沉气”在空中的动作回到地面,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一般采用沉气降低身体的重心,双脚着地后半蹲,达到保持身体平衡并且稳定的效果,这样一呼一吸的巧妙运用一定会使腾空落地更加轻盈。大多数人认为舞蹈中提气很重要,因为在人们心里舞蹈演员永远都是那么的挺拔,轻盈,更是给我们带来向上的感觉。可我认为沉气更重要,因为沉气,可使重心降低,给身体一个缓冲,为下一个动作积蓄力量。所谓“欲上先下”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呼吸和动作的节奏有关。呼吸有长短、快慢的变化,这也使舞蹈形象的塑造更加丰富。例如古典舞《扇舞丹青》,就是编导通过扇子和演员的身体作为媒介,巧妙地展现了书法与绘画的美。整个舞蹈没有高难度的技巧,演员在台上手拿扇子慢慢的一个晃手,突然闪身沉肩然后撩扇跳跃,就这一个简单的动作通过呼吸的快慢切分,很形象地表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运动美和气势美。就连一个简单的慢上步然后后脚快跟,如果没有呼吸的慢提快沉,也绝不会达到舞蹈中刻画人物的潇洒写意。在教学中,学生一下子很难掌握到整个舞蹈的精髓,我会把舞蹈分成几段。在低年级的时候先从慢板开始,让学生找到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带动身体,用她松弛流畅的身体表现出书法、绘画中的抑扬顿挫。到了高年级,通过以上的训练学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我再开始快板的进入,使学生能够很完整地完成舞蹈所要表达的挥洒自如。整个舞蹈有惬意磅礴、任意挥洒的激情,也有“默坐静思、气不盈息”的沉静,我认为,这样的创作方式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呼吸也是交流的重要手段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我觉得呼吸就像是电流,它不但存在于舞者身体内部,也在舞者与舞者间,舞者与观众之间激情地流动着。

首先,呼吸存在于舞者与舞者之间。所有的舞者在舞台上不仅通过呼吸相互促进,也相互影响。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的行动路线和呼吸节奏,在群舞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去配合整个舞蹈这是舞者的必修课。我们在看部队群舞的时候,除了直观上的动作整齐划一之外,你会觉得演员的呼吸都在一个频率上,这不仅是这类舞蹈的特点之一,也是在训练中很难达到的。在双人舞中,舞者的交流就更加需要呼吸的推动,就像云门舞集的演员邱怡文在《打开云门》中是这样形容她在跳双人舞的感受“有时跳双人舞,舞者之间会突然有一种默契——一起吸气,然后分开,那里面有一种情感的交流。两个人一起让动作或线条变得更丰富,或者用动作、气息提供彼此无形的支撑,那不是什么你爱我我爱你的情感,却有着一种无法定义的默契,一种共进退的关系”。

其次,呼吸存在于舞者与观众之间。林怀民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今天的舞蹈用录像来取代都很困难,因为录像上没有呼吸,嘴巴也讲不清楚,今天我想通过《云门》的舞蹈和大家交流。”随着现在社会科技的发达,舞蹈也有了更多的欣赏媒介,也有很多的舞蹈被制作成MV,加入了多媒体效果,这是一种创新的手法,但我们的关注点不会单纯地在舞蹈本身给我们带来的美,而是一种综合的视觉冲击。它远远不及现场观赏时给我们带来酣畅淋漓的感觉。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共鸣,也是气场。这种气场是演员通过正确的运用艺术呼吸与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共识。一个好的舞蹈演员能够利用呼吸,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甚至烘托出一种氛围,将观众带入其中。例如舞蹈演员用急促的呼吸和律动表现人物的焦急、愤怒、悲伤等情绪,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与恰当的音乐,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舞蹈演员内心情绪的变化,随之发生着情绪转变,观众能够恰如其分地感受舞蹈形象的情绪,为之动容,为之喝彩。这就是演员和观众的气场融合,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大家不难看到,舞蹈不仅仅是身体动作的艺术也是呼吸的艺术。有了呼吸的配合,舞蹈动作也会更加丰富,舞蹈形象也会更加栩栩如生。事实上呼吸对舞蹈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已成为舞蹈家的共识,所以,我们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更加注重呼吸的训练,只有动作和呼吸的配合才能使舞者的身体韵律更加的丰富。

【责任编辑:周 丹】

J71

A

1673-7725(2015)08-0175-03

2015-07-05

唐晓娜(1984-),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舞者舞蹈身体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刀尖上的『舞者』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