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的形势下大型龙舞发展创新的重要性

2015-03-20

文化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龙舞舞龙民间舞蹈

王 婧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浅析在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的形势下大型龙舞发展创新的重要性

王 婧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龙舞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在当今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形势下,探究龙舞创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极具重要性,为了能够更好传承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更好发展和弘扬龙舞艺术,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为艺术活动与民间文化的有机融合提供更新的思路和舞台,本文从龙舞的起源与发展,龙舞道具的创新与传承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文化产业;龙舞;创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当今多元文化频繁交流、碰撞,审美需求日益多样化,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以创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广泛,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行业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表演艺术历来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现代社会文化中最具多元发展和产品衍生能力的原创性门类,因此表演艺术要注重创新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表演艺术产业,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资源是不可推卸的己任。

金州是辽南著名古城,大连城市的发源地,上千年的文化历史与名胜古迹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州龙舞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它是富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古城金州各种传统节日里都有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使得金州龙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我们更应注重龙舞的发展与创新。

一、龙舞的概述

(一)龙舞的起源

龙是中华民族独具幻想的灵物,在人们看来,它是高贵、神圣、权威的象征,是至尚之神的化身,它可为人间遍洒甘露,消灾降福,带来社会安宁和富贵繁荣。中国是龙舞的发源地,舞龙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鼎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也自命为龙的传人。舞龙也早已成为我国盛大节日、隆重庆典、会景巡游时必须表演的传统节目。

(二)民俗文化对龙舞的影响

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在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中,社会民俗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从社会经济制度到上层建筑各种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心理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传承性。它们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龙舞艺术也一样。民俗现象是凝聚着社会主体的认识、价值意识和情感体验的成果。它们的传承性决定了它们具有社会文化遗传的功能。文化遗传还通过各种社会生活方式来进行,这些都对龙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年节习俗,如: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活动等等,某些地区会在节日或是一些特定活动中通过舞龙来增添节日的气氛和表达喜悦之情。如:在新春佳节时,不仅民间甚至在国外的华人也会以舞龙来增添节日的气氛;“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作灯节,入唐以后开始成为民间习俗,两千年来一直被当成一个重大节日,“耍龙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节目;如今每逢喜事或是企业开业也会请舞龙队舞龙庆祝等等。因此,龙舞艺术的传承和繁荣是与民俗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三)龙舞的种类

龙舞是一种手持中国传说中的龙形为道具的舞蹈形式,流传于中国各地。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被看做能行云布雨、消灾降幅的神物。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中国龙舞大致分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地区)两大派系。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各见其长。南方龙舞多荆楚之韵、精巧纤丽,活泼敏捷,委婉细腻;北方龙舞具燕赵之风,高大粗重,古朴刚劲,粗犷豪放。根据龙形道具的扎制材料不同,广为流传的是以下几种:龙灯、布龙、草龙、百叶龙、段龙、板凳龙、纸龙、鸡毛龙、肉龙、钱龙、火龙等等。龙体从色彩上可分为黄、白、红、青、黑等,以黄龙最为尊贵。

二、龙舞道具的创新与传承

(一)影响龙舞道具形态的诸多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对龙舞道具的影响。地理环境在人类发展初始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地理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龙舞的形成和龙道具的雏形以及舞龙的运动轨迹等,因为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龙舞也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第二,民族民间文化对龙舞道具的影响。道具在民间舞蹈抒发情感语汇中的作用,更能体现民间舞蹈本质特征,也更具有民族审美性,道具通过配合人体动作展示显现特殊的文化内涵。第三,宗教文化对龙舞道具的影响。宗教文化对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对龙的崇拜和敬畏之情,都通过在日常节日祈福祭祀等活动中的舞龙、戏龙体现出来。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人们对中国的龙舞才有着特殊的感情,才会有不同形象的龙舞形态出现,代表着不同意义和各地区的不同风格。

(二)龙舞道具创新的重要性

文化新政的出台使我们认识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巨大的指导意义。要出文化精品,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这样的艺术才有生命力。在龙舞的编排过程中,龙舞表演的一招一式都是老师根据传统舞龙表演中,从龙舞传人和前辈那里继承学习再创新得来,而非是另起炉灶、凭空幻想。从演出时的化妆、表演及服装、音乐的选择变化上都在不断地创新、开拓。龙舞道具也应如此,不再只是为体育竞技和民俗节日表演服务。在中国,龙舞不仅流行于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同样是龙的传人。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就保持着喜庆节日要舞龙的传统习俗。同时,各种形式的龙舞,经过整理加工被搬上舞台进行表演。

而这其中龙舞道具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龙舞道具制作工艺上的创新是可见的。如:以前的“耍龙灯”就是火龙,都用竹篾扎成,通常七节或九节,每节内都有蜡烛插座,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舞动烛火都始终朝上。而现在火龙的蜡烛已经被电池灯取代了,大大增强了舞龙的安全性。也有为了增加现场效果在火龙的基础上创新出烟火龙,在舞龙的同时龙身绽放烟火,舞龙的场面极其炫目;还有一些地方在夜晚田间舞龙,将龙身插满香火,引来飞蛾扑火以祛除害虫;在龙舞道具创新的道路上创意层出不穷,目前还流行一种荧光或夜光龙,是在原有龙舞道具的基础上将制作龙型的绸布加上了荧光或夜光材料,在没有光亮的黑夜中舞动,荧光闪闪五彩缤纷,呈现出光芒万丈的灵龙形态,可谓动静兼备,美不胜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道具形态上的创新,把传统的龙形变成鱼形,还有缩小版以供儿童使用的小龙道具等等。

我们的课题小组也着力于龙舞道具创新,我们从龙舞道具的开始改变,由其它道具外形突变出龙形的道具创新,将改变大型道具在舞台上难以展现的困境,使龙舞因体积和外形的变化,彻底改变它固有的民俗表演形式,进而将它推向高雅的舞台艺术表演,使龙舞具有多变的、强大的文化艺术功能。

如今想要把民间艺术逐渐过渡到高雅舞台就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外形时代在发展,文化在进步,人们的审美素质也随之提高,我们中国传统的龙舞道具也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发展。节日的习俗要保留,但是现代的表演形式、道具形态的变化创新,也必须迎头赶上,才能符合文化变迁、审美变化的规律。我们传统的龙舞以及龙舞道具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有可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三、结 语

随着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龙舞文化继承并传播开来是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守住本地区文化的根并保持独有文化特色,顺应时代需求,固守民族舞蹈文化属性,不断创新与发展,是舞蹈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义务。

[1]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委员会.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2]罗斌,朱梅.舞龙舞狮[M].北京:中国文科出版社,2009.4.

[3]徐华铛.中国神龙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5.

[4]庞进.龙之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1.

[5]吕韶钧,彭芳.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9).

【责任编辑:王 崇】

G127

A

1673-7725(2015)08-0120-03

2015-07-13

王婧(1990-),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辽南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龙舞舞龙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舞龙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断龙舞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中秋舞龙
浅析栖霞龙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构想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湛江与佛山两地人龙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