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意愿与策略选择

2015-02-23郭立宏任保平宋文月

关键词:经济带经济建设

郭立宏,任保平,宋文月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演讲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路。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的格局。”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此后“一路一带”升级为国家战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一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战略的一大战略构想。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首先要理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依据国家意愿,进行策略选择。

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一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战略的一大重要构想,“是集政治经济、内政外交与时空跨越为一体的历史超越版”[1],这一构想的基本逻辑是:外交是目标,多边政治关系是核心,欧亚经济一体化是平台,文化是民心相通的导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意愿体现在:

(一)外交意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体现了鲜明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2],通过“一路一带”处理好周边外交关系,有利于实施新的开放战略。我国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通过“一路”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诸多南亚、东南亚国家,尽管其国土面积较小,综合国力有限,国家发展相对滞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弱,但其在全球贸易中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为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提供了地缘优势。因此,作为新兴经济体,利用外交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是东盟国家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意愿。通过“一带”与中亚国家实现交流合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通过打造连通亚欧国家的陆路大通道,以经贸发展促进全面合作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加强与中亚、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涉及中国、俄罗斯、中亚五国、伊朗、土耳其以及欧盟等国家。其中以中亚五国为代表的内陆国家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合作国家。前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积极寻求突破原有发展方式的弊端,通过增强对外合作和交流,为自身的发展和改革汲取经验,探索符合本国的发展路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欧洲,为了缓解欧债危机后各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发展现状,通过外交合作,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符合欧洲各国的发展意愿。

对我国而言,过去30年的发展,受地理区位、历史沿革、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路弱”的格局,贸易和投资合作的相当一部分比重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面对当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逐步推行所造成的海域压力,为了有效化解海域领土争端,我国积极寻求通过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则与更多国家确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为推进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条件,还有助于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维护西北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二)政治意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亚洲—太平洋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地区)已成功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跻身发达国家(地区)前列。同时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新兴经济体。因此,亚太地区正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处理多边政治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国家内政原则,与相关国家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普遍的政治互信。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政治协调,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协调。经济带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强调在“团结互信”的政治基础上,通过双边、多边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形成区域互补,强化地区的一体化趋势,为所谓“塌陷地区”的国家创造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机会,逐步消除贫困与落后。此外,地缘政治多元化使中亚国家在建立跨欧亚安全体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亚地区处于地缘战略要冲,其稳定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定影响重大,然而中亚地区的宗教极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的活动猖獗,尤其是近年来东突分裂主义、边疆地区分裂主义、伊斯兰运动等恐怖分子将中亚地区作为发动针对我国西北边疆的恐怖袭击活动的前沿阵地。因此,强调通过大国之间的政治合作,尤其是在抵制反恐问题和地区稳定问题上的合作,加强边界互信、阻止民众分裂,才能有效保护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也对稳定国际政治局势和地区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经济意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3],是新时代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复兴计划。因此,从经贸合作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经济仍需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这使得对进口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这与中亚国家推行经济能源出口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互补。另一方面,由于中亚国家不仅在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通信领域方面,而且在以能源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的优化升级方面,都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而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通信领域以及卫星定位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可为中亚和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巨大的外汇储备也可以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一带一路”是通过区域间要素互补,产业互补,以能源合作为重点,以基础实施建设为基础,实现跨区域的经济合作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能源匮乏、外汇储备巨大等发展困境,还能促进中亚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优化升级能源产业。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战略虽然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区域发展失衡,西部地区在配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均落后于东南部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一方面要加快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西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空间战略意义,特别是在能源合作上的地缘优势,把西部地区的开发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区域要素互补,建立跨国的经济合作,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4]。

(四)文化意愿

包容互鉴是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文化基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立在文明融合的基础上的,不仅强调政治协调、经济交流,更突出民心相通。由于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种族结构对各国所秉持的治国、外交、经济发展理念均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了各国的发展道路和策略选择。而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的中亚国家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受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亚儒家文化三种不同价值观的影响,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作为古代中东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华儒家文明与欧洲的宗教文明均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只有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各国各族民众之间的人员往来,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的经济交流,夯实各国经济交流的民间基础,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包容互鉴,反对歧视偏见,倡导文明宽容,促进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地区稳定,才能为各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由于中国和中亚各国都曾按照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发展国民经济,并均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先于中亚国家,且在探索自我发展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居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均得到了巨大提升,中国在改革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中亚国家而言,均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秉持的包容互鉴的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各地区各民族友好相处,长远发展,还有助于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个国家坚持走自己道路,促进各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二、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策略选择

“经济带”强调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带状经济合作区域,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几个相对发达的城市或经济区为核心。一方面,经济带内不同经济体需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也要进行调整区域的外延,强调跨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因此,在国家层面,需要从外交、政治、经济、文化四大方面进行策略选择,以求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经贸合作、推进文化交流。

(一)构建周边外交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面临新的国际局势,为推进周边地区一体化,谋求多边共赢的外交战略。应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通过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深化与经济带相关国家,特别是俄罗斯、中亚五国、伊朗、土耳其以及欧盟诸国的友好关系,构建与周边邻国的命运共同体和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通过大国间的跨区域合作,共同应对边疆问题,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同时,还应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推进多边外交,切实加强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合作共赢。

(二)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推进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5],在经济上、贸易上要充分互补,深化沿线国家、地区利益融合,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推动双边贸易,努力实现领导人达成的增长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包含交通运输、能源开采、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四大领域的一体化[6](P81)。第一,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基础,由于经济带覆盖区域主要以陆路交通为主,且铁路运输成本较航运和公路运输更具成本优势。而我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备,能够为打通丝绸之路的铁路、公路和石油管道等贸易交通运输提供支持。推动新的交通运输项目建设,把中亚的铁路与外部更多地联系起来,推进新亚欧大陆桥沿桥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一些跨境运输合作项目,充分发挥现有的过境潜力,推动口岸设施的建设,提升陆路口岸的运输效率,发挥跨境铁路联运的优势,消除现有公路运输网互联互通方面的障碍。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经由中亚地区的欧亚陆路交通比欧亚海洋运输成本时间短、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会逐渐凸显,为经济带的兴起奠定基础条件。第二,能源开采一体化是构建一体化的经济格局的突破点,应以能源合作为主轴,深化油气领域全产业链合作,维护能源运输通道安全,构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长期友好的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建设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同时,加强对跨国管道的维护和安全保障;推进在能源勘探、开采、加工以及运输等多领域的能源合作,从政府合作、企业合资两个层面共同推进能源合作,建立能源共同体,在能源的生产、市场、运输等方面形成集约化,实现共赢。第三,贸易投资一体化是构建一体化经济格局的关键,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强调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自由贸易等形式构建统一的市场环境[7],促进要素的自由流通和高效配置。推行双向投资,提高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扩大经贸合作领域,不仅要增强油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面的能源合作,还应增强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建筑业以及高技术产业、旅游服务业等多领域的贸易和投资,特别是,通过在中亚国家开展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有效带动我国机械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升双边经济技术合作水平[8]。在此基础上,推行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实现产业对接,充分发挥各国的要素禀赋,优化国际分工协作、开创互通有无的区域合作关系。第四,金融服务作为构建一体化经济格局的支持条件。一方面,强调通过建立多边金融机构和融资平台,解决项目的融资问题,为相互投资提供优惠条件,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应加强在本币结算方面的合作,降低对美元结算的依赖程度,增强区域内的国家竞争力,以及整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共同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难题。

(三)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扩大向西开放,完善全方位的地缘政治合作格局

由于我国在东亚地区的发展空间受到美国亚太战略的限制,但与西北地区接壤的中亚、南亚地区不在美国的严格控制下。因此,以开放包容的地缘政治合作策略,扩大向西开放,是突破我国现阶段发展限制的重要举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关键战略,正是一个非排他性的制度设计,具有高度开放性,这有助于与包括世贸组织、国家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在内的世界性经济组织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对接,吸收更多国家融入其经济合作。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积极推进与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发挥区域合作的桥头堡作用。为了配合向西开放,应加快完善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提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这也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策略。通过加强我国同临近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多采取民间文化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巩固互信基础,不仅有助于维持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还为内陆区域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四)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

文化方面的相互尊重、相互融合是经济合作的前提条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促进沿线区域合作需要沿线国家之间形成思想共识,就要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相互尊重的精神,着力构建新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以文化交流合作为引领,构建沿线国家的丝绸之路共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加强区域合作创造人文环境。为此,需要把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文化教育交流。深入发掘丝路文化内涵,以旅游为先导,全面开展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借助文物、文化资源优势,将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大力推进经济带文化、旅游、商贸等交流合作。进一步围绕文化合作搭建多元交流平台,组织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相关的各类演艺、画展、摄影、文学采风等活动,促进新丝绸之路沿线文化教育交流。同时广泛开展教育合作,打牢民心相通的长久基础。建设好中亚教育培训基地,组建中国与中亚各国大学的合作联盟,并设立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把教育合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策略实施的关键问题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是新时期中央为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正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最为重要的抓手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经济上主要是构建西部对外发展通道,推进带上各国之间的区域市场一体化,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体。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意愿和现实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一)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机制

整个经济带深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难以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以进入国际经济链,而仅凭这些地区自身的制度环境和创业基础,又不具备自我发展和提升其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地位的现实可能。应本着“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原则,发挥各自城市优势,建立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深化经贸、旅游、科技、环保、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且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经济合作带,合作的内容包括:一是能源与安全合作。建立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机制,拓展能源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等通道建设方面的合作。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欧两大洲的纽带,能够促进中国与沿桥国家的经贸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贸易体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与亚欧国家在交通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深化,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三是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与跨境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建设,带动中国与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四是科技、文化与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为亚欧各国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带来新的机遇,科技合作将成为亚欧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与沿线国家有广泛的合作内容,需要努力加强政策措施的沟通与协调,建立长期稳定的区域经贸合作机制,提升区域一体化程度,促进区域稳定与繁荣。

(二)加快西部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中提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这进一步明确了向西开放的目标。内陆省市由于不沿边、不靠海,在过去向东开放战略中处于劣势,向西开放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体系的集聚度[9]。西部地区经过数十年的开发,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显著增强,向西开放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开放战略的现实选择,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整个开放战略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推动向西开放,加快内陆市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建立与丝路国家内外对接的开放、自由、稳定的贸易与投资体制。二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积极推进内陆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向西开放是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需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我国内陆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培育内陆开放型产业体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实现向西开放,要努力培育建立既适应内陆地区特点、又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限制低端产业的发展,以集群化为导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三)加强丝路国家人才培养,实施“民心相通”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离不开人才和智力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特殊性,目前急需各类丝路人才。丝路国家目前普遍缺乏先进的实用科技,对现代科技人才的需求旺盛。而且国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需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熟悉的各类人才,如信息通讯、铁路、旅游行业均有人才迫切需求。因此,目前需要加强丝路国家人才培养,实施“民心相通”战略。一是要加强和中亚国家的教育合作。按照五通需要,在交通、铁路、能源、土建、信息通讯、旅游经济、电子商务、经济贸易等专业吸收丝路国家的留学生,为中亚各国培养“中国通”的人才。二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委托定向培养等方式为希望在丝绸之路发展的国内企业,如信息通讯、铁路、旅游等行业培养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中亚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增强中国文化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为民心相通服务。设立上合组织培训基地,承担中亚国家企业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来华培训工作。

(四)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

经济贸易交流合作是区域合作关系的最主要内容,而贸易交流合作的关键在于信息通畅。但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对中亚各国缺乏了解。交通不畅、语言不通、情况不明是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企业、投资者缺乏对中亚五国国情、投资环境的了解和把握[10](P31)。这种信息不对称影响了我国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使得我国与中亚五国不能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信息制约。为此,目前需要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发布平台和多语言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开启丝绸之路的互联网时代,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数据库,为各级政府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决策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型商用云计算中心建设,努力构建集科学计算、工程计算和密集数据运算为一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高效能共享式计算架构,为企业的投资、消费者行为选择和旅游合作提供决策支持。

[1]胡鞍钢,马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J].学术前沿,2013(12).

[3]王保忠,何炼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

[4]任保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J].开发研究,2015,(4).

[5]孙壮志.“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6]任保平,马莉莉,师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7]刘志中.“新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4,(1).

[8]高新才,杨芳.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卫玲,戴江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集聚现象透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10]方光华,任保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陕西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经济带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