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浓度肝素冲管液在心内直视术后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

2015-02-20祝立阳韦涌初林琦刘春香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测压管冲管瘀血

祝立阳 韦涌初 林琦 刘春香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2)



·基础护理·

三种浓度肝素冲管液在心内直视术后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

祝立阳 韦涌初 林琦 刘春香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2)

目的 通过观察三种浓度肝素冲管液对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减少肝素用量来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的重要性和动脉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患者每间隔2 h分别使用1% 、10% 、20%的肝素盐水冲管液冲管,观察三组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分析动脉压变化应采取的措施。结果 三组肝素盐水冲管液均能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1%肝素盐水冲管液(A组)的患者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动脉测压管使用1%肝素冲管液冲管,可有效减少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处理动脉压异常变化,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体外循环; 肝素盐水; 动脉血压; 动脉测压管; 护理

Cardiopulmonary bypass; Heparin salin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rterial pressure tube;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须进行动脉血压监测,以及时准确地观察血压的变化,分析血压与各种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制订患者处理方案。为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我们分别使用三种浓度肝素冲管液定时冲管,并对三种不同浓度肝素冲管液冲管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不同浓度肝素冲管液对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的影响,监测动脉压的变化过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2月在心胸外科住院的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90例,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对患者资料保密。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0.26±19.10)岁,术后凝血时间延长1例;B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15±20.92)岁,术后无凝血时间延长; C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1.24±16.22)岁,术后凝血时间延长1例;三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全部正常,均采用桡动脉置管,留置时间最长6 d,最短1 d,平均2 d。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后凝血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lntrocan-W 20-22G动脉留置针,接延长管和三通。A组 用1%肝素盐水;B组用10%肝素盐水;C组用20%肝素盐水。冲管方法:用5 mL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2 mL后连接冲管端,关闭测压端,开通动脉导管与冲管端,回抽动脉血0.5 mL,然后缓慢、均匀推注肝素盐水,推注末尽量避免动脉血返流。推毕开放测压端,关闭冲管端,使动脉导管与测压管相通继续测压。术毕回监护病房,30 min冲管一次,以后每间隔2 h冲管一次,如中途需抽动脉血,冲管后仍为间隔2 h冲管一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判断方法:测压过程中,动脉搏动明显为通畅,动脉不搏动或搏动不明显为阻塞。穿刺点有血液渗出为局部出血,穿刺点皮肤周围有瘀血或瘀血较原来增大为局部瘀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肝素冲管液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例(%)

3 讨论

3.1 减少肝素用量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的重要性 肝素对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心肌氧耗量显著下降与肝素抑制心脏,减慢心率,使平均动脉压、外周阻力下降和心脏后负荷减轻有关[1]。体外循环手术需要使用肝素,以保护血小板、凝血因子,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管道中凝聚。术后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而鱼精蛋白在中和肝素时,常会出现中和不完全,术后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肝素反跳”。 心内直视手术后须留置动脉测压管动态观察血压变化,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是动脉血压监测的前提条件,而术后使用肝素盐水液冲管,增加了机体内的肝素含量。肝素抗凝不足时,可导致血液凝固、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纤溶增加和血小板破坏;而抗凝过度时,使凝血机制紊乱,易发生颅内出血,并可导致术后出血增加[2]。为探讨术后肝素盐水浓度与动脉测压管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的影响,我们使用三种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冲管液冲管,观察三组动脉测压管的堵管发生率和置管部位出血、瘀血发生率。本组研究数据显示,三组肝素盐水冲管液均能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堵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采用1%肝素盐水冲管,与B组使用10%肝素盐水、C组使用20%肝素盐水冲管进行比较,能明显减少置管部位出血、瘀血的发生。本组手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18例,11例发生测压管堵管,术后A组和C组凝血功能延长患者各1例,置管部位都有出血、瘀血;因此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肝素用量而又能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非常重要。

3.2 动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由于受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持续监测动脉压。动脉压是反映血容量、有效灌注流量和血管阻力三者关系的一个指标,是体外循环中评价循环功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分析循环功能各因素之间的变化,判断循环功能的状态,以便及时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当血压变化异常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原因,判断是容量负荷问题还是心功能问题。病人回ICU时,由于受麻醉及体外循环的影响,病人体温较低,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此时应注意保温,同时选择血管扩张药降低外周阻力。但当病人体温渐渐升高,末梢血管扩张及小动脉扩张,出现血容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使用降温措施,预防病人出现高热。

3.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血压的变化 心内直视术后血压受心律、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室舒缓功能、心脏收缩的协同性、心输出量、血容量、周围血管的阻力、血液黏稠度和动脉壁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对病情的判断可参考中心静脉压(CVP)、尿量等综合分析。血压降低、CVP下降、心律快、尿量少,提示循环血容量不足,给予加快输液速度,补充全血或血浆;血压降低、尿少而CVP正常,提示血容量不足或心排血量低,给予强心并使用升压药,适当输血输液。血压下降,CVP进行性升高,尿少,提示心包可能填塞或严重心功能不全,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需心包引流、强心利尿。血压高、CVP上升、尿量多,提示循环血量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大,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和利尿处理, 控制输血输液。术前合并高血压的病人,经降压手术后,血压应维持在不低于术前血压的2.67~4.00 kPa(20~30 mmHg)为宜。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使心排血量减少而引起血压下降者,应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如病人术前血压偏低、心功能不全或术后出血、渗血较多,血压应维持在正常偏低的水平。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血压上升或下降接近临界水平时,应立即分析原因,排除影响动脉压的因素如切口疼痛、烦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是否适宜、监测管打折或堵塞等,采取果断处理措施,在机体失代偿之前纠正,避免引起不良预后。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保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非常重要,减少手术后出血,降低置管局部出血、瘀血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动脉压监测结果,正确分析动脉血压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1] 徐光亚.实用心脏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8.

[2] 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7-301.

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ZC200810C)

祝立阳(1962-),女,吉林德惠,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R654.2

B

1002-6975(2015)04-0352-02

2014-08-16)

Nursing

猜你喜欢

测压管冲管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密云水库白河主坝测压管监测数据变化分析
昭平台水库大坝测压管水位观测数据分析
黏土坝测压管水位异常原因分析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静脉输液冲管液量与时间对冲管效果的影响
改良脉冲式冲管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