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三酰甘油酶方法测定的标准化分析

2015-01-24妍刘悦泽张雪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三酰酶法脂肪酶

朱 妍刘悦泽张雪莹*

(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中心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31;2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五年制2013级五班,吉林 长春 130021;3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血清三酰甘油酶方法测定的标准化分析

朱 妍1刘悦泽2张雪莹3*

(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中心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31;2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五年制2013级五班,吉林 长春 130021;3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三酰甘油的酶法测定标准化。方法 对三酰甘油的生物化学及临床意义、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的方法以及测定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与以往国内外文献作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及标准化分析与国内外现有研究基本一致。结论 与现有研究一致,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及其标准化分析,可供临床测定TG参考,该标准化体系将继续完善以解决临床测定标准化难题。

血清三酰甘油;酶法;标准化;分析

血清三酰甘油(TG)在临床上是一项重要的血脂常规测定指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研究的深入,血清三酰甘油也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血清三酰甘油的测定以及其临床应用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够完善等[1]。本文则主要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 血清三酰甘油的生物化学

三酰甘油又称为中性脂肪,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位置处于脂蛋白的核心,是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血液中除了三酰甘油外,还存在其他种类,如甘油二醋、甘油一醋和游离甘油,其中,二酰甘油和一酰甘油的和不足三酰甘油的3%。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三酰甘油不包含二酰甘油、一酰甘油以及游离甘油在内,而目前在临床上测定得到的三酰甘油含量通常为三者之和,即为总甘油[2]。

三酰甘油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两条,分别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代谢。外源性代谢主要指来自食物的三酰甘油经由小肠内水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醋、甘油二醋之后,再由肠黏膜吸收进入细胞内重新合成三酰甘油,同时与其他脂质作用形成乳糜微粒(CM),最后经由淋巴系统入血。乳糜微粒中的TG被脂蛋白脂肪酶(LPL)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后可以被细胞利用或贮存。内源性代谢主要指乳糜微粒残粒(为乳糜微粒的水解产物)通过受体介导作用在肝脏内被吸收,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及新组分进一步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类似于乳糜微粒的水解过程,VLDL在血液中被脂蛋白脂肪酶(LPL)水解为一个个残粒,其中一部分被肝直接吸收和分解,另一部分则继续水解,先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DIL),最后生成低密度脂蛋白(LDL)。

2 血清甘油三酷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三酰甘油在临床上是一项重要的血脂指标,其可用于分析机体TG代谢状况、诊断高TG血症等,还可用作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TG含量升高可以作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征。研究显示,小而密的LDL较之大而轻的LDL,其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更强,且这两中脂蛋白都和TG含量升高相关。另外,TG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以及影响凝血功能来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TG作为一种标志性血脂指标,其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 酶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

血清TG的测定方法一般包括一下三种:化学法、酶法及色谱法。相比于化学法,酶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反应条件温和、易自动化,目前临床上几乎所有的TG测定都选用的是酶法,而化学法则很少有人使用了。色谱法大多主要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进行测定,通常用作参考方法或者决定性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酶法。

酶法测定血清TG主要是测定TG的甘油部分。甘油的酶法测定有很多种,但目前常用的酶法一般是先用甘油激酶和三磷酸腺苷(ATP)将甘油磷酸化,通过检测磷酸甘油或二磷酸腺苷(ADP)来测定甘油的含量。用来检测磷酸甘油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先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来氧化磷酸甘油,生成过氧化氢,然后氧化物酶作用于过氧化氢,促使4-氨基安替比林与苯酚类或苯胺类化合物进行氧化缩合反应,产生有色的醌亚胺类化合物,之后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然而,由于胆红素可以干扰该反应的进行,因此,在反应时,将少量亚铁氰化钾加入试剂当中,或者选择适当的色原都可降低胆红素对反应的干扰。此种方法试剂比较稳定、灵敏度高、反应容易达到终点而且终产物稳定,测定的线性范围较大,可以不做空白对照血清,在目前检测GT的各种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

检测磷酸甘油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烟酞胺二核苷酸(NAD)存在的条件下,磷酸甘油经由磷酸甘油脱氢酶脱氢,同时将NAD还原为还原型的烟酰胺二核苷酸(NADH),最后生成的NADH可直接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但在多数情况下,该过程是在心肌黄酶的条件下,NADH将四氮唑类化合物还原为有色的四氮唑甲鐕,之后进行比色测定。这类方法中,磷酸甘油脱氢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因此反应很难达到终点,在进行测定的时候需要严格的控制反应时间,或者可采用酸终止反应后再进行比色测定的方法。

检测ADP常用的方法是,用丙酮酸激酶作用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使其脱磷酸,ADP磷酸化,产生的丙酮酸被乳酸脱氢酶和NADH还原为乳酸,与此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则系统中ADP的含量可以用NADH的消耗量来反映,进而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血清TG含量测定的第一个全酶法就是采用这种原理。此方法不涉及反应平衡的问题,但由于所使用的试剂不够稳定,且其测定所用的波长较短(340nm),因此,该法对空白对照的要求较为严格,但这类方法目前应用已经不多。

以上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测定的是总甘油的量,即测定结果中包含了游离甘油。因此,如需去掉游离甘油,则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其一,可以讲样品分别用含脂肪酶和不含脂肪酶的试剂进行分析,分别测定出样品中的总甘油及游离甘油,从总甘油当中减去游离甘油即可得到TG的含量。该测定方法的优点主要是:可同时得到样品的游离甘油含量;缺点则是样品的用量、试剂用量、以及所消耗的分析时间延长,如果样品空白处理欠妥,则会增大乳糜或混浊样品的测定误差。其二,可有两种基本模式:①将试剂中的脂肪酶和其他的试剂成分分开,首先将样品与不含脂肪酶的试剂混合,温育一定时间后测定其吸光度,然后加入脂肪酶,温育后再次测定其吸光度,TG含量可通过两次吸光度值之差求得。这种模式多用于采用NAD/NADH的氧化反应方法,在测定混浊样品时会存在与前种方法同样的问题。②仅适用于采用Trinder反应的方法,第一步反应当中的试剂不含脂肪酶及4-氨基安替比林,将样品与之混合并温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含脂肪酶和4-氨基安替比林的试剂,温育后进行测定。此外,血清中的游离甘油也可采用超滤的方法去除。

4 血清TG测定的标准化分析

酶法测定血清TG简单方便,但由于对其测定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TG的测定标准化非常必要。建立标准化需要有可靠的参考系统作为准确性的基础,再采用一定方法将该准确性转移到常规的分析检测中。在国内,陈文祥等[3]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总甘油和游离甘油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方法稳定可行,精密度较高,与ID/GC/MS法和对偏差很小,因此,该方法拟推荐为我国TG含量测定的参考方法。血脂测定标准化并不是要规定使用统一的测定方法,而是要求各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应该达到所制定的技术目标。对于TG的测定,目前国内外所要求的不精密度≤5%,不准确度≤±5%,而总误差≤15%[4]。

5 结 果

目前美国的TG测定参考系统较为完善,可作为决定性方法。陈文祥等[1]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总甘油和游离甘油的方法可以拟推荐为我国TG含量测定的参考方法。

6 小 结

血清TG测定是一项复杂的常规检测指标,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三酰甘油的水平升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评估所起到的作用不如胆固醇,但是高三酰甘油含量仍然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不能小觑。但目前多数情况下,TG测定质量仍不能够满足临床和研究需要,因此,临床上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TG测定方法的质量,应建立可靠、实用的参考方法,进一步开展和完善标准化工作,推动医院体系高效率健康运转。

[1] 鄢盛恺,夏良裕.血清三酰甘油的测定方法与标准化研究最近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8(4):454-456.

[2] 鄢盛恺,夏良裕.血清三酰甘油的测定方法与标准化研究近况[A].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2004:229-233.

[3] 陈文祥.血清三酰甘油酶法测定标准化研究—一种血清总甘油和游离甘油测定参考方法的建立[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55-2011].血清三酰甘油的酶法测定[S].2011-12-14.

R446.1

A

1671-8194(2015)15-0283-02

猜你喜欢

三酰酶法脂肪酶
胰脂肪酶升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欧式早餐香肠改善出水和提高爆浆感的研究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
脂肪酶Lip2在蚕丝表面交联固定及其催化性质
响应面法优化凤尾草中木犀草素的酶法提取工艺
无机盐对小麦胚芽脂肪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