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5-01-23王静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外展性功能肩部

王静

(杭州市下沙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讨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静

(杭州市下沙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目的:探究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入1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情况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15天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5周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的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的康复。结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以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使患者术后的运动耐力增加,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康复效果

乳腺癌是恶性肿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以化疗和放疗等为辅助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治疗乳腺癌时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结,可能会导致患者患侧淋巴结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上肢肿胀不适[2]。若果不及时进行功能性锻炼会产生腋下瘢萎缩、关节活动障碍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若果早期及时的进行功能性的锻炼是可以恢复正常的[3]。我院对在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入的137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功能性锻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入1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在35-67岁之间,平均为(51±1.4)岁,其中左侧乳腺癌有52例,右侧乳腺癌有49例,双侧乳腺癌有3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69例,其中观察组年龄在43-62岁之间,平均年为(52.5±1.7)岁,左侧乳腺癌有31例,右侧乳腺癌有24例,双侧乳腺癌有13例,对照组年龄在35-67岁之间,平均为(51±1.5)岁,左侧乳腺癌有21例,右侧乳腺癌有25例,双侧乳腺癌有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均实行相同的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一周后进行普通的功能锻炼,如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及肘部和肩部的活动,而观察组在术后当天就进行手指及腕关节的活动,每天活动3-4次,,每次1-2分钟,并同时对患侧进行肩部肌肉的按摩,第2天开始进行屈肘的活动,每次20-30下,每天3次,5天后,开始进行绕肩、摸耳、爬墙等运动,并使肩部尽量外展,每次10-15分钟,每天3次。以肩关节的锻炼为主,让患者掌握摸对侧和患侧耳朵的动作,并可以做爬墙运动,也可以让患侧进行梳理头发的动作,但运动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使伤口裂开。

1.3 疗效评价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5天及15周时肩部的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及外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产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4.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5天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的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表1 15天时两组肩部活动度对比(度,±s)

表1 15天时两组肩部活动度对比(度,±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名 例数 前屈 后伸 内收 外展观察组 68 69.52±5.31* 32.22±4.5 39.61±3.6 74.55±2.8*对照组69 61.57±6.42 31.17±3.6 35.48±4.2 69.43±5.4

2.2 15周时两组肩部的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屈角度为178.51±8.7度,后伸角度为55.82±5.6度,内收角度为83.39±4.5度,外展角度为175.49±11.9度,而对照组患者的前屈角度为152.70±4.8度,后伸角度为46.55±3.6度,内收角度为67.73±5.9度,外展角度为156.33 ±9.7度,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早期的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后的康复。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和扩大根治术为辅。在这些治疗方法中,只有保乳术保全了乳房,其余手术皆切除乳房及乳房周围肌腱、部分胸筋膜、腋下肌肉及脂肪组织,同时腋静脉和腋动脉被结扎,淋巴结被清除[4]。如果术后不及时锻炼可能会使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胸部瘢痕萎缩,使患者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缺乏生活的自信。

本文通过对比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和普通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康复影响,发现,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的患者的肩部活动度好于普通锻炼的患者,符合叶锦荷等人的报道,说明早期阶段性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有积极的作用,促进肢体的康复,使患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

[1]黄哲宙,陈万青,吴春晓,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现况--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2003-2007年资料分析报告[J].肿瘤,2012,32(6):435-439.

[2]王烈,黎成金.乳腺癌治疗方法的变迁[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 (7):12-14.

[3]宋虎元,吴涛.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3,11(5):377-377.

[4]武正炎,王水,刘晓安,等.乳腺癌保乳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10):833-836.

R737.9

B

1009-6019(2015)19-0091-02

猜你喜欢

外展性功能肩部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运动与性功能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治疗复发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