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2015-01-23宋立格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糖化红细胞血脂

宋立格

(河北省临城县中医院内科 河北 临城 05430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宋立格

(河北省临城县中医院内科 河北 临城 05430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体会,为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方向。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225例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组13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87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完成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单纯冠心病组相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结果和住院病死率等指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多支、C型和末梢病变。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检测结果的差异明显,且住院病死率高,值得广泛关注。

冠心病;糖尿病;血糖;血脂;检验

威胁国民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的冠心病,存在独立危险因素,这个独立危险因素就是引起全身代谢紊乱的糖尿病,糖尿病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关系密切。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225例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完成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检测,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2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冠心病组138例(对照组),男86例,女52例,平均年龄(57.8±2.51)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87例(观察组),男5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4±3.2)岁。两组患者均排除了急性、慢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和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两组患者的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的BIM为(25.3±3.4)kg/m2,对照组患者的BIM为(24.6±3.5)kg/m2。两组患者均禁食12小时后进行血糖(BS)、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散射比浊法)测定。比较两组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结果分析论述

两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与对照组(单纯冠心病组)相比,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血糖(BS)、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明显增高,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TG、LDL-C水平明显提高,HDL-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高血压、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显著增高,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冠心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最主要的表现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心肌能量异常代谢和微血管硬化的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舒张、收缩功能受破坏,导致心功能不全。

3.1 冠心病发病机制

血液粘度升高是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显著特征,血液粘度上升会导致心排血量的减少,外周阻力增加而循环减缓,使冠状动脉缺血缺氧,最终造成循环障碍。红细胞状态和血浆中蛋白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冠心病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上升降低红细胞表面电荷,导致红细胞聚集,血液粘度增加,从而容易形成心肌梗死、心绞痛。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使血液流动不畅通,造成心肌缺氧缺血。

3.2 糖尿病发病机制

糖尿病一种主要的病理性变化是血液粘度增高,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的磷脂含量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会导致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在微血管中的迁移受阻,形成微循环障碍。长时间的微循环障碍,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上升,造成氧解离度下降,最终导致红细胞聚集,进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2]。脂代谢异常是引起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是血浆中TG、LDL-C水平上升和HDL-C水平下降三联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的代谢异常会导致脂代谢异常加剧,糖尿病人的血糖持续上升,会产生非酶糖基化作用,这种作用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该作用还会对胶原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会导致血管壁的增厚,血液的高粘稠度状态,这些因素会导致冠心病病情加剧[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存在更为严重的脂代谢异常。由此可见,要缓解冠心病病情,临床上应该更加重视治疗血脂异常。

[1]刘龙斌,郭航远,邢杨波.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4(2):34.

[2]张一达,侯瑞田,汤立洁.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8(12):144.

[3]吴镝,吴波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9(5):83.

R587.1

B

1009-6019(2015)19-0090-02

猜你喜欢

糖化红细胞血脂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