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研讨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和谐警民关系”专题为例

2015-01-21王世卿韩春雷

关键词:应用

王世卿, 韩春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北京 100038)



结构化研讨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和谐警民关系”专题为例

王世卿,韩春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北京100038)

摘要研究生教育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安大学作为公安系统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做好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不仅关乎到研究生个人的未来发展,更关乎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结构化研讨法是一种较新的教学培训方法,以“和谐警民关系专题”为载体将其运用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是丰富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结构化研讨; 警民关系; 应用

0引言

结构化研讨法是近年来国家行政学院在课堂培训中主推的方法之一。将结构化研讨法应用于“和谐警民关系专题”教学中是基于公安学通论教学的需要,是专门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所进行的有益尝试。

和谐警民关系是指公安机关为确保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警民彼此之间的需要,而以警务活动为纽带,通过沟通和协调等手段,在警方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和维系的一种社会关系[1]。公安机关作为人民群众联系国家的桥梁,是政府部门中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的行政执法机关[2]。公安工作能否让人民群众满意、警民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信任,影响到国家的繁荣稳定与长治久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贫富差距、不良舆论引导诱发的仇富仇官、个别警察素质不高造成的执法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和中国平安梦的打造。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教育的专门机关,肩负着向公安系统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由于价值的多元化,网络时代的冲击,对学生进行“和谐警民关系理念”的教育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对学生进行“和谐警民关系理念”的灌输,有助于学生理解公安工作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警察与群众的社会关系。但是,如何让枯燥乏味的“和谐警民关系理论”被学生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对教学工作者来讲却是个不小的挑战。

1结构化研讨法概述

1.1 结构化研讨法的概念

结构化研讨法是近年来国家行政学院在课堂培训中主推的方法之一,该培训方法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的“水平思考”理论和A·F·奥斯本的“头脑风暴”理论[3]。结构化研讨是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划开人们思维的不同阶段,克服综合性思维的影响,并保证成员间的平等;用“建设性”的强制规定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4],激发思想,使讨论始终保持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催化师(主持人)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的工具,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结构化研讨法是多种研讨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团队列名法、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迪斯尼策略、逻辑层次分析、鱼骨刺图法和六顶帽子法。

1.2 结构化研讨法的特点

与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拥有的悠久历史不同,结构化研讨法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时间尚短。但结构化研讨法能在诸多的教学培训方法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其较强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同时,结构化研讨法还有着鲜明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一,研讨方法的多样性。笔者在上文“结构化研讨法的概念”中提到了结构化研讨的方法主要包括:团体列名法、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迪斯尼策略、逻辑层次分析、鱼骨刺图法和六顶帽子法。这些方法我们可能都略有耳闻,甚至有的还十分熟悉,但如此众多的方法在一种教学培训方法中的综合运用却是极其少见的。结构化研讨方法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易用性和实用性,主要得益于这些方法、工具的互补效益。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单线条的发展模式,我们不可能期待使用一种方法就能解决一类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多种方法共同运用,取其长弃其短,达到效能的最大化。

第二,研讨人员的平等性。在较大型的研讨活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能够参与研讨发言的成员很少,绝大多数参与者只是充当了听众的角色。最终不但没有达到活动组织者期望的集思广益的效果,更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结构化研讨法由于提前组建好了研讨小组,并且制定了研讨的规则,即在限定的时间内,研讨参与人员在不讨论的前提下将自己的意见按顺序列出。在轮流发言时,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发言讨论中去。这样就可以保证参与研讨的每名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同时也可实现在同等时间内获得更多样、更丰富的研讨成果的目标。

第三,研讨成果的科学性。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公司和组织还是家庭和个人,在面临棘手问题时总是喜欢找一个有实力、有威望的人站出来领导大家去攻坚克难。诚然,这位有实力、有威望的领导人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但是他可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绝不可能是各领域的权威。因此,这位领导人所做出的决定难免有失科学,甚至是“一言堂”。因此,在面对重大问题时,我们需要的不是“英雄式”人物的出现,我们需要的是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结构化研讨法就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针对某一个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分成若干小组以发言的形式进行研讨,然后将讨论结果汇总、整理、分析、筛选,保证了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对科学的决策。

2结构化研讨法与“和谐警民关系专题”对接的教学设计

结构化研讨法在教学应用中被分为五个基本步骤,下面结合“和谐警民关系专题”的教学需要进行相关对接设计:

2.1 确定研讨主题

研讨主题的确定是结构化研讨实施的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不能确定研讨的主题或者确定的研讨的主题偏离组织者的初衷,结构化研讨是不可能顺利开展的,当然也不可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具体到“和谐警民关系专题”,通过与学生互动探讨确定了4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讨主题:①警民关系现状如何?②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有哪些?③造成警民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有哪些?④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路径是什么?在研讨主题确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要求学生在课下围绕研讨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为随后将要进行的课堂研讨做好准备。

2.2 组建研讨小组

研讨小组的组建是为了研讨更有针对性,避免集体讨论方式所形成的研讨主题不明的弊病。具体到“和谐警民关系专题”研讨主题的需要,将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按照均分的原则分为4个小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人员数量相同),每个小组选举产生一名组长,担任该小组的主持人。该主持人需要做到客观、中立,并能起到带头作用,引领小组成员围绕研讨主题认真研讨。同时,每个小组还需要一名记录员,该记录员需要全面、客观、真实的记录小组研讨成果。此外,每个小组还要选定一名发言人,可由组长发言或者组长指定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研讨成果。

2.3 开展课堂研讨

在研讨主题和研讨小组确定之后,进入结构化研讨的实质性阶段——开展课堂研讨。在组建研讨小组时我们已经在每个研讨小组中选举产生了一名主持人,而课堂研讨还需要一个总的主持人即催化师。这里对催化师的选取是有一定条件要求的,归纳来讲就是催化师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保持中立→倾听→发问→收集创意→验证假设→反馈→推进议程→解释澄清→开放自己→营造气氛→整合观点,授课教师通常情况下担当研讨活动的催化师。在催化师确定完毕后,催化师需要按步骤引导研讨小组开展主题研讨,各小组记录员负责全面、客观、真实的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

研讨的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集思广益寻找问题阶段;第二,各抒己见分析问题阶段;第三,针对问题寻找对策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常用到的研讨方法是“团队列名法”。团队列名法是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互动为主要方式,以团队合作为保证的教学研讨方法[5]。团队列名法的优势在于该方法是集体决策方法之一,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使团队成员的意见得到更充分的表达,防止由少数人控制。第二和第三阶段常用到的研讨方法是“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A·F·奥斯本在1939年提出的,该方法要求参与研讨的小组成员必须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哪怕这个想法很荒谬或者与主题没有任何关联。同时,其他小组成员在他人发言阶段要遵循“三不许”原则,即不许质疑、不许批评、不许打断。头脑风暴法能够保证研讨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更多的观点和创意。

2.4 交流研讨成果

在小组研讨结束之后,各小组的记录员需要整理出小组成员反应问题较为集中的、原因分析契合度高的、解决对策可行性高的观点,交由小组主持人整合,在此期间小组成员可以针对研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发言。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后,由各小组发言人向催化师汇报该小组的研讨成果。催化师应将收集到的创意观点进行验证假设,并且进行反馈;对于学生在某个问题上的认识存在偏颇的,应该予以解释澄清,但催化师应始终保持自己中立的观点,对于学生们的研讨成果予以鼓励和肯定。以“和谐警民关系专题”的研讨成果为例:①当前警民关系的现状是总体趋好,但也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因素。②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是多重的,宏观方面有:政治大环境、政策、法律、网络等方面的局限以及党风社会风气不正等。微观方面有: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方面、人民群众方面、双方互动方面等。③造成警民关系不和谐主要因素有个别公民素质低下、个别民警粗暴执法、公安机关执法不公、媒体的片面误导等。④和谐警民关系路径的构建是需要警民双方共同努力的,但由于警民关系的构建主要方面在公安机关,因此学生们探索了5个具体的构建路径:(1)更新理念,主动服务 ;(2)创新机制,建立专职 ;(3)规范执法,彰显正义 ;(4)巧妙沟通,润物无声 ;(5)发动群众,圆平安梦。

2.5 形成书面报告

结构化研讨的最后一步就是将研讨小组围绕研讨主题产生的研讨成果形成书面报告,以供研讨组织者参阅使用,这是结构化研讨的最终目的。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任何一名决策者都不可能在初始阶段将构建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准确预判,因此在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如何发现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深层次的分析出现的问题,如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同“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一样重要。公安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公安系统的中坚力量,通过结构化研讨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在学生阶段就对其进行“和谐警民关系理念”的灌输,使其认识到和谐警民关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其以决策者的身份进行问题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这对学生以后步入公安工作岗位是极其有益的。

3结构化研讨法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目的都是一样的,结构化研讨法也遵循这一规律,即:便于教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以一种更易理解与接受的方式迅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结构化研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3.1 结构化研讨法在课堂中的应用对于老师的意义

3.1.1丰富教学手段,使理论教学更贴近实战

理论知识的讲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部分,但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如若授课教师的授课方法选用不当,学生掌握起来将会相当困难,学习效果常常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总会依据所讲述的课程的实际情况选取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讲授。据笔者所知常用的教学方法已有很多,如: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辩论法、课堂讨论法等等。结构化研讨法是一种较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它被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历史尚短,但由于结构化研讨是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产物,具有极强的课堂实用性,因而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潜移默化的将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烙刻于脑海中,达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结构化研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时可选取的方法、案例等更加灵活多变,也会使理论教学更贴近实战。

3.1.2汲取多方观点,开拓思维实现教学相长

结构化研讨法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倡导的是每个人在不偏离研讨主题的前提下畅所欲言。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以及个人工作经历等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可能有的不合逻辑,有的片面偏激,但总的来说这些观点和看法是值得肯定的,可能代表了民众的普遍思想。具体到课堂教学而言,由于学生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观点也各不相同,而教师虽然阅历比学生丰富,但受制于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限制,看问题时也可能存在不够全面的地方。通过结构化研讨,教师可以在研讨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们针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中可能会有一些是教师没有考虑到的,这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观点将会开拓教师的思维,同时也是教师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就可以把这些观点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实现教学相长。

3.2 结构化研讨法课堂应用之于学生的意义

3.2.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转变单一思维模式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6]。公安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是要加入公安队伍的,是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的。如若他们思维模式单一,看待问题片面,不懂得从实际出发,不懂得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是无法做好公安工作,是无法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的。结构化研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以客观、理性、全面的标准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制约,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思考和分析问题。而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聆听他人的观点,在聆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开拓思维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自身培养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转变单一的思维模式,为今后走入公安系统、从事公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2.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理论学习效能

学校学习只是个人学习生涯中的一个短暂过程,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当前时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若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时刻保持竞争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觉得没有了前进的方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化研讨法要求参与研讨的学生必须在课下围绕确定好的研讨主题进行研讨准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总,尝试分析产生的问题是什么,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里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依靠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来完成上述工作。通过多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结构化研讨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明显增强。这种能力的获得将为学生今后进行其它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3.2.3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服务公安实战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期的社会充斥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剧、贪腐现象严重等,这些因素致使违法犯罪高发、政府公信力下降、人民群众仇富仇官甚至仇警。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需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妥善处理,防止其酝酿发酵进而诱发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要妥善处理上述不和谐因素,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公安院校学生在校学习任务不应简单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储备,而应是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双管齐下。

4结语

结构化研讨法锻炼的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通过研讨交流找寻解决问题最佳路径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寻找对策一步一步深入,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获得就会像烙印一样嵌入学生的身体,最终跟随学生一起服务于日后的公安实战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世卿.和谐警民关系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84.

[2]马明.切实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N].内蒙古日报,2014-12-10(05).

[3]周昕.开展结构化讨论,探索党校教学改革新路径[J].长江论坛,2013(6).

[4]涂艳.现代培训理念与党校教学[J].管理观察,2013(6).

[5]蒋仁勇.团队列名法的教学实践[N].学习时报, 2012-12-24.

[6]陈明亮.刍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责任编辑陈小明)

中图分类号D035.319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世卿(1967—), 女, 河南人,副院长, 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安学理论。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