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门课要你浪费时间上网

2014-12-22Joy

大学生 2014年24期
关键词:浪费时间文学创作史密斯

Joy

美国高等教育素以自由、创新闻名世界,抱着笔记本电脑上课在校园里并不稀奇。然而,在课上要求学生带着笔记本,紧盯屏幕三小时,肆意上网聊天、看视频还从未听闻。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教授肯尼斯·戈德史密斯首开先河,别出心裁地在系内开设了一门创意写作课(Creative Writing),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神奇的要求。在美国,每门写作课都有不同的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戈德史密斯教授抛出的主题就是:浪费时间上网(Wasting Time On the Internet)。

2014年10月,“浪费时间上网”的课程大纲上传至学校选课页面,预计于明年春季学期正式开课。每周三下午的两点到五点是学生“浪费时间上网”的固定日程。据课程大纲介绍,在长达三个小时的上网时间里,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网络世界,不能说话,不能面对面交谈,所有交流都必须通过社交媒体、聊天工具等网络手段进行。

不少家长得知常春藤名校竟开设这样纵容学生的专业课都纷纷表示不解:“这不是写作课吗?课上不练习写作,光鼓励学生上网聊天,算怎么回事?”诚然,早在2008年,美国埃默里大学英语系教授马克·鲍尔莱恩就曾对美国新一代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现状表示担忧,并出版了轰动一时的《最愚蠢的一代》(The Dumbest eneration),尖锐地指出由于互联网的娱乐消遣功能,美国青少年正在逐渐沦落为知识最贫乏的一代。他们不仅对国内政治事务毫不关心,而且在历史、音乐、美术甚至生活技能方面也知之甚少。

然而,作为美国本土诗人和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戈德史密斯更关注互联网给文学创作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很不喜欢《纽约时报》上天天登载的抨击互联网的评论,”戈德史密斯直白地说,“大家总是把任何负面的社会现象归罪于互联网,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越来越多的网络博客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Twitter上虽然只能写短短的140个字,但这种新的表达方式教人更精简地表达观点,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在戈德史密斯眼里,新写作工具的诞生往往是催生新文学体裁的温床,上网并不一定就是浪费时间,也许是一种激发创作灵感的绝好方式。

作为一名互联网时代的现代诗人,戈德史密斯从不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热爱。除了诗歌创作、教课等常规工作外,他本身是还是UbuWeb(ubu.com,一个电子档案馆)的创刊编辑,PennSound(一个网络诗歌图书馆)的高级编辑。

也许诗人看待世界的视角总是独特而敏锐的。在戈德史密斯设计这门创意写作课之前,他就已经注意到人们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我觉得最有表现力、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在一个人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比如你洗澡的时候、将睡不睡的时候。”所以,戈德史密斯希望三个小时的上网体验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泄情感,挖掘自己潜意识里的创作基因。不过,虽然在课上上网、消遣娱乐是众多学生放松的课堂体验,戈德史密斯却明确表示,他的创意写作课毫不轻松。如果想混学分,认为“浪费时间上网”是一门很容易及格的课就大错特错了。除了每周三小时漫无目的的网络闲逛,学生在课下还要大量阅读国内外各大思想家的名著,比如居伊·德波(法国著名导演、情境主义代表人物),约翰·凯奇(美国作曲家、视觉艺术家),乔治·佩雷克(法国小说家)等 。戈德史密斯希望通过阅读名家名著,学生能重新思考自身的上网体验,从漫无目的的网络搜索中寻找创作原料,汲取创作养分,最后形成一篇富有个性的文学创作。上网聊天、看比赛、欣赏电影固然惬意,但之后的文学创作就不见得轻松了。

近几年,国内高校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新需求,也纷纷在中文系开设了创意写作等专业选修课,更有高校建立了创意写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点,希望为更多热衷于剧本写作、网络文学创作的青年提供专业写作训练的机会。“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我们鼓励不同想法的交织和碰撞。本科教育的真谛应该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戈德史密斯如是说。也许创意写作的核心从来就不在于严格的写作训练,而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浪费时间文学创作史密斯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奇奇·史密斯作品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扎迪·史密斯的《摇摆时光》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史密斯预估控制在排焦控制中的应用
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