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手续实用手册

2014-12-22viwill

大学生 2014年24期
关键词:协议书户口生源

viwill

学校里关于毕业生的会也已经开了一大堆,耳朵长茧了,嘴唇也磨薄了,很多人随大流听听看看,可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压根都没有搞懂。如果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什么叫三方协议?三方协议和谁签?有什么用?户口和三方又有什么关系?当一个个问题逐一被提出来时,你可能已经开始觉得发虚。

上一期我们刊登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李晓彤同学在就业指导中心实习的经历,本期我们接着请晓彤介绍一下在办理就业手续的过程中,有哪些情况是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

毕业生的就业手续是指一连串签、办、报就业流程的文件手续,大致包括这样几项内容:三方就业协议书、就业报到证、档案及户籍。其中档案里还会涉及到毕业生登记表、就业推荐表、大学生转正定级表等材料。要想把以上这些材料和手续一个不落地全办妥,要注意的事情可不少,晓彤把它们分为三类:要填写的书面材料、拿到手里的文件和概念性的事项。

各类书面材料心里要有数

“签三方”、“签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两种比较普遍的就业方式,然而单就“能否在单位所在地落户”这一项,就会让这两种就业方式产生出多种不同的就业方案,就业手续的办理也因此各不相同,因此签之前,各类材料代表什么心里一定要有根弦。

Q1.“三方”为什么重要?

三方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不一样,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它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迁移、档案转出、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是完成毕业生各种关系从学校转入社会的重要依据。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北京单位为京外生源毕业生解决北京户口或毕业生到生源地以外的地区就业等,三方协议书还将作为学校为毕业生办理报到证和签转档案、户口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三方协议书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如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家或基层就业项目(如大学生村官)等时,有些单位要求在报名阶段就提交三方协议书,以此证明应聘者拥有普通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身份,部分企业则会与毕业生签订本单位制作的两方格式协议(即通常所说的offer)明确未来工作的若干事项,不再另行签订三方协议书。

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签了三方协议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按协议约定在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必须按协议约定在毕业后接收毕业生;学校必须按协议约定派遣毕业生,完成调转档案等就业相关工作。

晓彤温馨提示: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时,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毕业生提供的材料有:就业推荐表、成绩单、在校期间思想和表现鉴定、无犯罪证明、统招统分证明等材料,应该提前准备好。三方协议书一共三联,白色的第一联学校留存,用于毕业派遣手续办理和就业方案的制定,第二联用人单位留存,是红色的,毕业生自己留存的第三联是绿色的。

Q2.每人可以领几份三方协议书?

三方协议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是国家统计应届生就业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其发放和回收都有严格的手续和记录。每名毕业生只能持有一份三方协议书,遗失或换领新的三方协议书须符合相应的管理规定。应聘前期如需使用可向用人单位提供复印件,待明确要签订时再提供三方协议书原件。如有遗失,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需要填写《就业推荐表和三方协议书补办申请表》送就业指导中心备案,5个工作日后到就业指导中心重新领取。

Q3.是不是签了三方协议书学校就可将我的档案、户口发到单位指定的存放地?

一般情况下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后将档案、户口迁转到单位指定的存放地,需要符合相应的政策。一般来说,毕业生到生源地以外的省市区就业,除了非北京生源户口留京、非上海生源户口留沪就业还需提供其他材料外,毕业生与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书且单位在三方协议书上写明了档案存放单位和户口迁移地址,档案和户口就可以直接迁往单位指定的存放地。

晓彤温馨提示:非北京生源户口留京,除了三方,还需要提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进京审批表》、《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成绩单、《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引进协议书》、毕业生培养方式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品行鉴定等材料,复核时则需要出具《报到证》、毕业生《常住人口登记卡》(京内院校)或《户口迁移证》(京外院校)、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多个原件。

Q4.签完三方协议后还用签劳动合同吗?

一般来说,除公务员、某些事业编制岗位以外的所有工作岗位,毕业生都应当在离校后正式入职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Q5.签劳动合同有哪些就业手续要办?

这里的签劳动合同指的是指单位不签订三方,户档转回原籍的情况。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学校为其开具到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报到证,档案随转,户口迁往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持报到证到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并说明自己的工作情况,按照当地政策办理相应手续。

拿到手里的材料保管好

毕业前后,毕业生手里领到的最重要的两个材料是《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持报到证到档案所在地报到或者按协议约定时间到用人单位报到时,整个就业过程才算完成,毕业生开始正式计算工龄,拥有了干部身份,学籍档案由此转成人事档案。手里有户口迁移证的毕业生需要把迁移证拿到上面标明的派出所落户。

Q6.什么时候领报到证?

《报到证》也称《派遣证》,是由教育部印制,经各地教委审批学校上报的就业方案后签发的毕业生就业证件。《报到证》一式两份,上联的“就业报到证”发毕业生本人持有,下联的“就业通知书”通常放入档案内封存。

晓彤温馨提示:最早一批的报到证一般是毕业当年的6月下旬才出来,所以领到报到证的时间最早也得在离校前两周左右,如无户档暂留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报到证均是在集中派遣阶段办理出来,所以大多数同学拿到报到证的时间就是学校在毕业前统一发报到证的那次,可千万别因为忙着毕业旅行忘记领。上下联各有A4纸一半那么大,装进档案的下联是白色的,拿到手里的报到证上联是蓝色的,研究生拿到的上联是粉色的。endprint

Q7.报到证的具体作用是?

用人单位和高校以报到证为依据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毕业生凭报到证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的迁移手续。报到证关系到毕业生的落户、档案转递、干部身份、工龄计算等。具体作用包括: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特定类别单位还涉及毕业生的干部身份确认);证明持证毕业生是纳入国家普通高等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凭就业报到证转移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关系;毕业生报到后,持报到证及接收单位有关证明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持报到证到有关部门办理自主创业手续及减免有关税费;待就业毕业生可凭就业报到证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就业代理手续。

Q8.升学、出国、自由职业、创业等不同情况,报到证怎么用?

目前只有两种情况没有报到证,一种是直接升学,一种是出国留学且户口档案全部寄放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其他情况都有报到证,即使暂时没找到工作,甚至结业的同学也是有结业报到证的。

如果考研未被录取,打算毕业一年后再参加升学考试,档案户口是不能保存在学校的,学校会开具到毕业生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的报到证,档案随转,户口迁往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毕业生要持报到证回家落户。毕业后以自由职业形式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出国留学且户口选择转回生源地的毕业生,也同样适用此情况。

晓彤温馨提示:毕业时领了什么自己要保管好,北京补不了报到证的原件,只能开一张遗失证明,跟学位证、毕业证丢了补不了一样。其他省市要根据当地情况为准。

报到证的上联和下联相当于接头时的暗号,报到时,上联加上本人的身份证件证明是你本人,以此为依据判定是不是档案真正的持有人,报完到,暗号接上了似乎也就没什么用了,但是还是要留好。曾经有位同学毕业多年后以社会在职身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顺利通过政审和公示,单位通知他办录用手续,提供报到证,而这位同学发现当年的报到证已经找不到了。时隔多年,报到证补起来手续繁杂,这位同学最终因为缺少报到证没能入职。

很多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根本还没有到单位或者档案所在地去报到,报到证就丢失了。而若干年后,应聘到一个正式的工作单位或者单位要提拔,要求你出示报到证时,你却没有。这种情况只能跑回学校再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重新开证明,这时证明可就没那么好开了。所以还是劝毕业生保管好报到证,或者及时到档案托管的地方办好手续。

Q9.哪些人手里没有户口迁移证?

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同学毕业时不会领到户口迁移证。另外,北京市内迁转也没有户口迁移证,领到的是户口卡。

晓彤温馨提示:现在读大学可以不随学籍迁户口,很多高校的学生户籍记录显示:户口未迁入学校。如果户口和档案要转到单位所在地,就得要分别转:档案从学校转,户口迁移手续从家里(生源地)开。

Q10.户口迁移证拿到之后户口就自动落回原籍了吗?

不会自动落回,不管户口迁往何处,都要把户口迁移证拿回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晓彤温馨提示:提醒那些要往省外或者北京市外迁移的同学,别以为户口迁移证只是个纪念证明,发给你,你的户口就落回去了。拿到户口迁移证的同学可千万别留着,要在规定期限内拿到指定的地方落户口,不转交好可就成了黑户了。千万别以为报到证要留一辈子,户口迁移证也要留一辈子,那样的话就黑了一辈子了。本科生的这两个证都是蓝色的,千万别混了。

各类事情的概念要搞清楚

就业手续里有很多摸不着看不见概念性的东西,比如涉及就业方案制定的各类信息:生源地的判定、培养方式和就业范围的分类等等。还有一些帮助毕业生延缓办理时间的“户档暂存”申请等等,各种注意事项、通知,一定要走脑子过心。

Q11.选择户档留校期间什么事办不了?

户档留校期间,将面临着种种麻烦,比如没法办理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没办法登记结婚、买房,没办法领取社会补助,没办法读书上学等等。

晓彤温馨提示: “户档暂缓留校”的“暂留”是指冻结,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暂时保留”。其中的“户籍信息”不再属于学校了,是“迁出未落下”的状态,相当于在空中悬着,哪儿也不属于。这段时间内要想办理结婚登记、护照等事情,只能把户口迁出或签单位或回原籍。

Q12.什么情况需要选择户档暂留?

毕业一年内打算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或者毕业前已参加考试但结果未定的情况,又或者毕业后,特别是京外生源犹豫不决未确定自己毕业去向的,再或者出国手续未办理妥当或不确定是否能出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申请保留档案,留有缓冲时间确定自己的档案去向。

晓彤温馨提示:目前中国传媒大学的“户档暂留”只有三到六个月,主要是为了方便留京的同学,因为户档转回原籍再回北京会多跑一些手续。“户档暂留”的意义其实只是在办手续的层面上提供了便利,而不是政策上有什么倾向。

如果一直不管户口档案,找到工作后会怎么样呢?如果时间超过了毕业生手续办理的时间,就只能有一条路:迁回原籍。如果经过五年不懈奋斗终于考上了博士,那也只能先迁回原籍,再迁到要迁的地方。同时,一直不管档案不办理报到证,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工龄的认定和计算等情况,请同学们慎重。

Q13.填写毕业生推荐表、协议书等材料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比较容易填错的是生源地。每年10月学校会为下一年度毕业生做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后续就业手续的办理做准备。同时基础信息还将用于就业推荐表和三方协议书的打印。这其中的“生源地”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本科生的生源地是这样判定的:生源地是本科入学前家里户口所在的地方,研究生如果本科毕业直接升学的也是这样。但是如果本科毕业后不是直接读研而是工作过且在工作地落户,一般将工作地视为该生生源地。艺术生的生源地判定也不能简单地看高考所在地,比如在北京学美术,落在北京集体户口参加高考的,生源地是迁入北京前家里户口所在省市。稀里糊涂写错了出了问题再回学校改,可就折腾了,而且会耽误好多事。

晓彤温馨提示:有些材料不能涂改,比如三方协议,如果不走心的一划就可能失去一些机会,写时要谨慎,建议先复印一遍,确认好了再抄到原件上。就业推荐表也很忌讳涂改,实习实践经历和奖惩情况一栏格都不太大,要把最重要的经历算好了再写,错别字的低级错误也少犯。

到就业中心办手续时,《就业推荐表》里的内容填齐我们才给盖章,空的比较多的是特长、爱好、英语计算机水平。有时我会琢磨琢磨他们填的“特长”,见过有个同学填的是“学习”,还曾有人现填时开玩笑说不如写“腿特长”,大多数常见的会填写游泳、乒乓球、钢琴、街舞等等。填的对不对需要学生自己把好关,还是那句话要对自己负责。

责任编辑:陈思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议书户口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离婚协议书无效,欠款内容也一并无效吗
分期付款合同的违约责任如何分配?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北京户口的适龄儿童也可在京享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