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皮

2014-12-22糖小肉

大学生 2014年24期
关键词:嫂嫂情谊上学

糖小肉

很多天以后的夜晚,我坐在北京六环外的书桌前,

看到一句话:“我们的关系多么脆弱,关掉电脑和手机就再也联系不到了。”

突然又想起三皮。她对我的情谊是如此坚固,

这样坚固的情谊是不需要手机和电脑的,甚至是不需要任何联络的,

因为,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她都像原来一样,在原地,在我家楼上等我回去一起上学……

三皮家住我家楼上,小时候每天早晨到楼下等我,一起上学放学。她成绩一直不好,总留级,大我三岁跟我同班。从小就安静,没什么朋友,不爱跑也不爱说。我妈那会儿常用三皮教育我,看人家文文静静就有个女孩样儿。怪我太淘常年跟男孩子厮混一块儿。

小学毕业又一起念了初中,三皮的嫂嫂是初中的语文老师,她常带着我跟她嫂嫂蹭教师食堂。初一结束以后,三皮说什么也不念书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已经成家了,她家条件并不差。为了让她上学,她爸打她,拿鞋底抽她,哥哥姐姐劝她,都无济于事。那年我转学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她在家做女工、发呆。每到假期我回家,我们还一起玩儿,打超级玛丽,要点钱买零食,有时候玩一种“抽奖”的游戏,一毛钱一次,三皮手气总是很好,她总是说自己命好。我也会跟她说起学校里的事儿,她给我看自己做的女工,织的毛衣,大多是半成品。再后来,三皮在她嫂嫂的介绍下,去了外地一所专科学校念了幼师,有一年略带羞涩的告诉我她谈了恋爱,之后联系就很少了。忘了哪年回去,我妈说,三皮嫁人了。“动静不大,就楼上楼下我们都还是当天才知道。” 对方家庭一贫如洗,拗不过她,她妈和她爸哭着把她嫁过去。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个男人。邻居们说,长得眉清目秀还不错,就是太穷。彼时她也是这么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她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山上是怎么生活的,全部的家当就是她的陪嫁,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有一年暑假,回家,见到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胖得走了样,时不时“嘿嘿”地笑,眼神呆滞,有点失常。但还是跟我不停地说话。她说:“我问我爸要了五块钱,买了两个一块五的饼子,然后买了饮料,嘿嘿。” 一开始没什么问题,后来发现她一直在说这点事儿。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但也不好多问。我沉默,她就嘿嘿地笑,有点瘆人。

我问:“你怎么突然这么胖?”

她叹了口气答:“唉,吃药吃的。她们说我脑子里不对了,到处给我看病,医生让吃药,就越来越胖了。”

后来听人说,她的智商永远停留在小时候了——精神出了问题。具体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

晚上碰到三皮的二姐,坐在院子里乘凉,说起她的傻妹妹,嫁给那么个穷鬼。三皮怀胎十月,眼看要生了,山上医疗条件差且路途远,羊水破了以后还找不到一辆车,耽误了时间,到了医院以后孩子已经窒息在肚子里了。她二姐说起来心疼妹妹,也红了眼圈。“三皮看了一眼孩子,到处告诉别人说是个男孩。”这之后也许是因为受了打击,她的病更严重了。

又一年暑假,我见到她问:“那男的对你好吗?”

答:“有时候还行,有时候打我。问我要钱,让我爸给他找工作的时候就对我挺好的,我说我家没钱的时候他就打我。说我看不起他……”

我说,“那你一直住在你妈家不行么?山里那么穷,还有个老打你的老公。”她说她想要个孩子,可那个男人不理她。

过了几年,她妈得了肝癌去世,她爸爸续弦,也有了自己的生活。

今年开春,邻居们说,那男人开车把她送回来了,连同她陪嫁的所有东西,交给她的父亲,意思是,夫妻缘分尽了,理由是她脑子有问题还老打人,伸出胳膊给她爸看,哪儿哪儿都是疤。据说男人现在有了点本事,不那么穷了……

我说婚姻又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法律可以管呀。人们说,哎,也许当初根本没办结婚证。想想也是,三皮结婚那年还不到二十,根本不到结婚年纪。

就这样,三皮成了一个人,爸爸续弦后原本住在老家的,放心不下这个傻女儿,隔一阵子回来住些天。

她依然住在我家楼上,我妈说,有时候回去在楼道里碰到老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接着又问一遍在不在?走不走? 就像小时候等我一起上学。

她被那个男人从山上遣送回来的时候,临上车去商店买了两盒“碗秃儿”(那是穷乡僻壤唯一的特产),回来以后跑到对面楼上敲哥哥家的门,叫小侄子的名字,哥哥没在家,嫂嫂没开门,她悄悄放下两个盒子离开了……说这个事儿的是住在哥哥家对门的邻居。

三皮说,我亲我家侄子呀。

她还是每天搬上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嘿嘿傻笑,到点吃饭,偶尔做做女工。生活倒也能勉强自理,不拖累谁。

其实,我从未觉得她精神失常,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吃过的零食,她懂得自己是拖累,也不去跟那个男人争执,她妈去世以后,她拉着别人就问,我妈是真的死了吗? 她不哭是不能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接受现实,她不闹是觉得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她想念自己死去的孩子,她把孩子的死全都归结于自己,她所有的苦都用笑表达。

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写字蹲在茅房喋喋不休,在考试前一天用扑克算命,等成绩心惊胆战,一起挨罚受骂,她是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她是人们口中的“傻姑娘”。

在她被送回家以后,人们开始议论她如何从小就不正常,出生就被父母抱着在烟雾缭绕的麻将桌上长大,智力低下总留级,等等……似乎要从这蛛丝马迹当中搜出一种必然性,也似乎这一切都是她的过错。

偶尔,我会在没人的夜里想起三皮,想起我们一起跳皮筋儿丢沙包的童年,那个时候,我们一起畅想过未来,那个时候不知道远方有多远,我说想一起去阳泉曲坐火车,她说,要像她二姐一样,找个男人嫁了,不用洗碗做饭,有吃有喝,看电视就行了……

今年国庆假期,回家小住,爸爸叫我去探望住在楼上的三皮。被送回来以后,凡人避她,恐她喜怒无常不受控制。爸爸教育我,“苟富贵,勿相忘”,你们从小玩到大,何况你也没富贵,只是比她过得好些。

那几天我一直等她,白天不见人,晚上家里也不开灯,我以为她一直没在家。直到假期最后一天,在上车的前几个小时,才终于等到了三皮,应该说,是三皮终于等到了我。

我在家里见到她,没有寒暄,不问来处不问归期,毫无预兆地就跟我讲小时候的人和事,一会笑,一会咬牙骂人。她说她自己从小笨,什么都学不会,她说那年我们一起放炮,贝贝没带打火机,是她点的炮捻子……

她一个人的时候,夜晚不开灯,用被子蒙头,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欺负她……挥舞拳头像是在跟谁打架。

过一会儿,她说要去厕所。再回来的时候,神秘兮兮地从一个黑不溜秋的布兜里掏出一个苹果、一块果丹皮给我吃,说:“大苹果贵,洗过了,给你吃。”

她叫我去帮忙给她下载两首歌——《想你啦》、《你是我的妞》,从电脑上下载到手机里。我在打字的时候,打错了一个字,搜出来的音乐是《想你了》,三皮急着纠正,拿着一支黑乎乎的铅笔,在一本叫《万事不求人》的书空白边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这个“啦”,然后在“了”字上划下大大的叉,写完抬头看着我,夸张地笑。

我拿起她那个破旧不堪的老年机,通讯录的名单里没几个人,除了爸爸,再没别的称谓。

过一会儿,我说:“三皮,我走了。”她从被子里探出头,问:“多会能再见面?回来记得敲我家门,敲门的时候声音大点,平时没人。”

我下楼,忍不住泪流……

三皮说:“医生们说的是卖药赚钱,医生还管你有病没病了?你连这都不懂?”(她爸先后几次送她去精神病院,每天督促她吃药,她心里反抗,觉得自己没病。我问她医生怎么说的,她这么回答我。)

三皮说:“他们都把我当外人,不把我当自己人。我这个人心善,但是你要是拿我当自己人,我也把你当自己人,你要是拿我当外人我也把你当外人。(三皮坐车去附近几个小城,路过她的几个姐姐家门,宁愿在地摊吃一碗冷面,都不去姐姐家吃一口热饭,我问她原因,她这样回答我。)

三皮说:“那可都是咱们一块儿念过书的同学呀,还跟你挺好的,那会儿老来你家呀,你怎么就能全忘了呢?”(三皮讲起小时候的故事,那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着实记不清了,三皮惊讶于我的健忘,这样质问我。)

那晚在回京的列车上,一夜未眠。我反复思量三皮对我的诘问,三皮的简单的行为和语言,带给我的内心的震撼,如果说幼年所有的记忆被我们刻意封存了,上了锁落了灰,三皮让我看到,那个上了锁的屋子轻轻地开了,灰尘簌簌地往下落,簌簌落下的灰尘在阳光下起舞……

很多天以后的夜晚,我坐在北京六环外的书桌前,看到一句话:“我们的关系多么脆弱,关掉电脑和手机就再也联系不到了”。

突然又想起三皮。她对我的情谊是如此坚固,这样坚固的情谊是不需要手机和电脑的,甚至是不需要任何联络的,因为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她都像原来一样,在原地,在我家楼上等我回去一起上学……

这么说,她其实一点都不反常,只是时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把她留在了彼岸,她为我们留住了共同的童年。

突然又想起三皮。她对我的情谊是如此坚固,这样坚固的情谊是不需要手机和电脑的,

甚至是不需要任何联络的,因为,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

她都像原来一样,在原地,在我家楼上等我回去一起上学……

猜你喜欢

嫂嫂情谊上学
嫂嫂
林宣佑:见证跨越海洋的中韩情谊
神灯
感受书中真挚的情谊
好嫂嫂
不包换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