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2014-11-04陈建斌杨泽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16

中成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血液病苦参碱自体

王 欣,刘 林,陈建斌,肖 青,杨泽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重庆 400016)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呈现逐渐上升之势,主要治疗方法还是依靠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因不受供者来源的限制,无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且疗效优于常规化疗,已成为目前治疗白血病及其他血液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AHSCT因其预处理用药剂量大,故化疗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必然增加,如恶心、呕吐、肝肾毒性、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等。本研究在化疗及AHSCT过程中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研究其安全性,疗效和毒副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经临床、血常规、骨髓细胞涂片或组织病理活检确诊,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均符合全国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移植前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并发症,能耐受超大剂量放疗、化疗。其中男性60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49岁(16~70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液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移植前至少两次化疗过程中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 (山西振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4021231,5 mL/支)15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5日。移植期间从预处理第1天开始 (剂量同前),连用20日。对照组移植前化疗及移植过程中均未使用该药。其余用药及治疗方法两组无差异。

1.2.1 外周血干细胞 (PBSC)的动员与采集 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的动员方案,多发性骨髓瘤 (MM)和恶性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为MOED:米托蒽醌6 mg/m2×3 d,长春地辛4 mg/m2×1 d,依托泊苷 100 mg/d×3 d,地塞米松20 mg/d×5 d。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化疗方案为MEA:米托蒽醌6 mg/m2×3 d,依托泊苷100 mg/d×3 d,阿糖胞苷150 mg/m2×7 d。化疗后当白细胞降至最低时皮下注射G-CSF 5 mg/(kg·d),当外周血白细胞 (WBC) >5.0×109/L时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 (APBSC)。使用费森尤斯公司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3 d,每天1次,每次循环血量8000~16000 mL。共采集单个核细胞 (MNC)7.6×108/kg[(3.6~12.6) ×108/kg],两组所采集MNC数量无显著差异 (P>0.05)。见表2。

1.2.2 预处理方案 恶性淋巴瘤采用CEAC方案(司莫司汀0.2 g/m2×1 d;环磷酰胺 1.5 g/m2×4 d;阿糖胞苷100 mg/m2,q12 h×4 d;依托泊苷100 mg/m2×4 d),MM采用口服美法仑 200 mg/m2。15例AML患者中6例采用BU/CY(白舒非,环磷酸胺)方案,7例采用 (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2例采用IBU(去甲氧柔红霉素,白舒非)方案。

表2 两组患者单个核细胞 (MNC)采集量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ollected mononuclear cells yiel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3 支持治疗与并发症防治 患者药浴后入住百级无菌层流病房,给予制霉素片、复方磺胺甲噁唑及诺氟沙星口服预防感染,预处理过程中常规给予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前列地尔等预防肝静脉闭塞病 (VOD),美司钠预防出血性膀胱炎 (用药含环磷酰胺)及静滴营养支持、止吐、水化、碱化等对症支持治疗。于移植后1 d开始应用GCSF 5 mg/(kg·d),至白细胞 (WBC)高于1.0×109/L,血红蛋白 (Hb)低于70 g/L时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 (PLT)低于20×109/L或者有出血症状时输注机采血小板,体温高于38℃时静脉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近期疗效和胃肠道症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以及感染、出血、肝小静脉闭塞 (VOD)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按全国血液病疗效标准[1],WHO推荐的实体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分为0、Ⅰ、Ⅱ、Ⅲ、Ⅳ级)[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血功能重建 两组85例患者,除对照组1例患者于移植后5 d死亡,余84例均获得造血重建。于移植后4.6 d(2~7 d)外周血WBC降至最低 (<0.5×109/L),移植后5.8 d(2~11 d)外周血PLT降至20×109/L以下。造血重建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造血重建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mononuclear cells collected yiel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近期疗效比较 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 d评估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恶性淋巴瘤及MM患者两组间CR率,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15例AM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月(6~36月),随访结束时间为2013年10月,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移植后近期疗效比较/[例(%)]Tab.4 Comparison of short term therapeutic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观察组1例AML患者死于植入综合征,对照组1例淋巴瘤患者死于预处理用药的罕见心脏毒性。两组均并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口腔黏膜炎,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但观察组上述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及口腔黏膜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对照组1例患者因罕见心脏毒性,表现为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经止吐,保肝保肾,水化,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处理,上述不良反应均经治疗好转。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Tab.5 Comparison of advers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s[n(%)]

因干细胞移植需超大剂量预处理用药,两组均表现出严重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明显。两组均并发一定比例感染和出血,感染均发生在粒缺期 (中性粒细胞 <0.5×109/L),以发热为主,多无系统感染症状,经联合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出血多表现为口腔黏膜或皮下出血点,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止血药及输注血小板治疗均治愈。表6显示观察组感染,出血发生率及发热时间均略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小静脉闭塞 (VOD)。

3 讨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作为血液系统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比较,因AHSCT具有不受供者来源限制及移植风险小等特点,目前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本单位应用AHSCT治疗淋巴瘤、急性白血病、骨髓瘤等疾病取得了不错疗效[3-5]。然而AHSCT的预处理采用大剂量的化疗或 (和)全身照射,其目的是根据化疗药物 (放疗)杀灭肿瘤细胞的量效原则,尽可能达到治愈目的。大多数患者在预处理用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消化系统症状、肝脏肾脏受损、心肌受损等。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化疗后,其裂解产物丙烯醛可损伤膀胱黏膜造成出血性膀胱炎,严重骨髓抑制期间易并发感染、出血等。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来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增强抗肿瘤效果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表6 两组感染及出血发生率,发热时间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the rates of infection and bleeding,the duration of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复方苦参注射液功效为清热凉血、解毒散结,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促进凋亡。有研究提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E及cyclin A的表达来发挥对U937细胞的周期调控作用,使细胞阻滞于s期,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6]。刘占术等[7]通过体外试验发现苦参碱可通过激活p38MAPK来直接或间接激活Caspase-3蛋白,进而使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苦参碱诱导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和U266细胞凋亡主要与其激活Caspase-3和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抑制Bcl-2,survivin凋亡抑制蛋白,上调Bim的表达密切相关[8]。除对苦参碱的作用机制研究外,近年来也有不少临床研究。苦参碱联合CHOP方案治疗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与单纯化疗组 (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更高 (68.18% 与55.56%比较,P>0.05),并能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9]。王冉等[10]应用苦参碱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苦参碱+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组的部分缓解 (VGPR)率显著高于VAD组 (33.3% 与11.4%比较,P<0.05)。同时化疗后的毒副作用中,恶心呕吐、发热、乏力在苦参碱+VAD组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VAD组 (P<0.05)。

本研究报道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结果显示其不影响干细胞植入及造血重建,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在移植过程中复方苦参注射液未增加VOD和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并在减少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及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方面效果明显。综上所述,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可行,具有增效减毒作用,提高了患者对预处理用药的耐受性,但其远期疗效及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1]张之南,沈 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6-113.

[2]孙 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0.

[3]张红宾,刘 林,王建渝,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4):1734-1735.

[4]张培娇,刘 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125例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11):709-712.

[5]周洪静,王 利,王先选,等.18例多发性骨髓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13):1444-1446.

[6]卢前微,陈建斌,汤为学,等.苦参碱对U937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影响[J].中成药,2009,31(11):1658-1661.

[7]刘占术,罗章琴,张红宾,等.p38MAPK活化在苦参碱诱导Raji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2011,33(3):400-403.

[8]Yu Q,Chen B,Zhang X,et al.Arsenic trioxide-enhanced,matrine-induced apoptosis in 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s[J].Planta Med,2013,79(9):775-781.

[9]杨泽松,陈建斌,张红宾,等.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07,29(12):1728-1730.

[10]王 冉,韩效林,吴 隼,等.苦参碱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5):1419-142.

猜你喜欢

血液病苦参碱自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苦参碱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及对Notch通路的影响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