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香消乳散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临床观察

2014-10-10高建表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双侧单侧生长因子

高建表 秦 肖

(河北省辛集市中医院外科,河北 辛集 052360)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非炎性亦非肿瘤的乳腺病变,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之首[1],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但以30~50岁最多。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以经前为甚,经后减轻,疼痛可逐渐加重,甚至在乳腺处可触及肿块,并且有癌变的可能,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2012-01—2013-06,我们采用柴香消乳散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并与采用门冬酰胺片联合逍遥丸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河北省辛集市中医院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25~61岁,平均(41.48±5.31)岁;病程 3~24 个月,平均(9.8 ±3.2)个月;均有乳房周期或非周期性胀痛,其中单侧痛者21例,双侧痛者39例;伴双侧肿块者28例,单侧肿块者16例;初次治疗11例,复诊49例。对照组60例,年龄27~55岁,平均(39.55±6.23)岁;病程3~28个月,平均(10.4±2.9)个月;均有乳房周期或非周期性胀痛,单侧痛者23例,双侧痛者37例;伴双侧肿块者27例,单侧肿块者20例;初次治疗9例,复诊5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未婚或是未曾生育的青年患者;属青春期乳房胀痛者;有应用激素药史或是应用激素替代者;伴有其它乳房疾病,如乳房纤维瘤、乳腺癌等;治疗期间不能坚持服药或自行增加改服它药者;随访不足3个月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门冬酰胺片(山西千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87)1片,每日3次口服;逍遥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469)8粒,每日3次口服。经血过多者可于经期暂停用药。

1.3.2 治疗组 予中药柴香消乳散治疗。药物组成:白芍药 20 g,当归 15 g,柴胡 10 g,茯苓 10 g,白术 10 g,薄荷6 g,王不留行 15 g,香附 10 g,丹参 15 g,炒麦芽 15 g。伴乳房肿块者加穿山甲珠、夏枯草;伴胀痛明显者加用陈皮、延胡索、枳壳;伴头晕耳鸣者加牡丹皮、栀子、龙胆草;伴纳差者加焦三仙;伴痛经、经血色黯有块者加蒲黄、五灵脂、赤芍药。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可适当停药3~5 d,经血过多者经期可暂时停药。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观察停药3个月后的远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明显变化[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3个月后近期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3个月后近期疗效比较 例

由表可见1,2组治疗3个月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2.2 2组停药3个月后远期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停药3个月后远期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停药3个月后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为情志不舒,冲任不调,痰凝血瘀所致。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舒,忧思恼怒,日久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以致气机失调。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瘀血结聚乳络,则发为乳房胀痛,甚则形成有形之块。故治疗应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根本之法。柴香消乳散方中柴胡调达肝气,与香附合用疏肝理气止痛;薄荷辛凉发散;白术、茯苓、炒麦芽健脾理气;白芍药缓肝柔肝养血;当归、王不留行、丹参养血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散结的功效,使气机舒而运化行,经脉通而血行顺。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抑制病灶及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胶原纤维合成,从而促进乳腺增生之肿块及纤维吸收而起到治疗的作用[4]。本研究结果表明,柴香消乳散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肿块吸收,且疗效巩固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1]周艳伟,赵语华,韦长红.应用络病理论辨治乳腺增生症4法[J].河北中医,2006,28(8):589.

[2]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46.

[4]张培红,刘京芳,马学伟,等.活血化瘀方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1,33(12):1786-1787.

猜你喜欢

双侧单侧生长因子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