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自市3680例宫颈癌筛查分析

2014-09-12毛翠芬

卫生软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蒙自妇幼保健年龄组

毛翠芬

(云南省蒙自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蒙自 661100)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eoplasia,CIN) 是子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总称,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1]。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宫颈癌发病率已跃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健康[2]。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46.6万,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 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三分之一,每年死亡人数2~3万[3]。

CIN的早发现、早诊断及规范处理是预防宫颈癌有效方法与手段[4]。三阶梯技术 (three step technique)即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确诊,是筛查、诊治 CIN的基本原则[5]。因此,蒙自市妇幼保健院在妇科宫颈门诊逐步推广宫颈癌三阶梯筛查方案,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笔者回顾性对医院妇科门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2月来蒙自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检查的患者,已婚且有性生活史、避开月经期、均无子宫切除史及宫颈手术史、目前未怀孕、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且自愿参与宫颈癌三阶梯筛查者即选为筛查对象。让患者签知情同意书,要求检查前3 d禁止性生活及阴道操作,避开月经期及阴道流血。

1.2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阴道窥器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擦拭宫颈分泌物,用细胞刷沿同一时针转动3~5圈,取出宫颈脱落细胞,将收集到的细胞放入保存液中保存,经过细胞裂解、杂交、捕获、信号放大及检测等步骤。

1.3 细胞学诊断报告

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TBS分类法,包括对标本的满意度评估,不满意标本的重新取材,满意标本分级为:①阴性: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②阳性:鳞状细胞分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非典型腺细胞(AGC)、和腺癌(ACC)。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获得筛查样本3680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55岁,以31~40岁、41~50岁为主,分别占42.01%、32.99%;民族:以汉族、彝族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0.98%、30.00%;文化与职业构成以初中及以下、农民与农民工为主,占总数的97.91%和97.28%,与蒙自市人口总体构成基本一致[6],见表1。

2.2 细胞学检查

3680例筛查样本中,共查出ASC-US、ASC-H、LSIL、HSIL阳性样本 120例,检出率分别为 0.87%、0.71%、1.39%、0.30%,总阳性检出率为3.26%,见表2。

2.3 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上述细胞学检查阳性的120例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接近四分之三为炎症(占72.50%),其次为CINⅠ(占17.50%)。鳞癌检出5例,在3680样本中的检出率为0.14%,见表3。

2.4 各类疾病的年龄构成

宫颈炎症在各年龄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IN以41~50岁年龄组最高,而鳞癌检出率最高的则是51~55岁,见表4。

表1 蒙自市宫颈癌筛查3680例样本人口学构成情况

表2 蒙自市宫颈癌筛查细胞学检查结果

表3 蒙自市宫颈癌筛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查结果

表4 蒙自市宫颈癌筛查各类疾病的年龄构成

3 讨论及建议

3.1 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本次筛查CIN检出虽以41~50岁年龄组为主,但31~40岁年龄组已有较多例数检出,甚至在30~30岁年龄组也有病例检出;鳞癌检出虽以51~55岁年龄组为主,但41~5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已有病例检出,检出率高于城镇妇女[7],也高于其他省份的部分农村地区[8]。宫颈癌的发病与早婚、多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经济状况不良、种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1]。早婚、早分娩者的下生殖道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早婚、早分娩者容易发生宫颈癌。而多次分娩易造成宫颈的损伤,也可诱发宫颈病变。因此,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卫生教育是减少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3.2 宫颈癌应早诊断、早治疗

宫颈癌现在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被《中华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中列为重点防治的十大癌症之一。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在移行带形成过程中,宫颈上皮化生过度活跃,加上外来物质刺激(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精液蛋白及其他致癌物质),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或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可出现间变(dysplasia)或不典型表现,即不同程度的不成熟或分化不良,核异常有丝分裂稍增加,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随着CIN的继续发展,突破上皮基底膜,浸润间质则形成宫颈癌。一般从CIN发展为浸润癌需10~15 年,但25%在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3.3 三阶梯技术可以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传统的巴氏5级涂片分类法在标本取材与制片上存在不稳定性,且巴氏分类法简单,各个级别之间的区别无严格客观标准,也不能很好地反映癌前病变,约 20%假阴性率[1]。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因受观察者主观因素与技术水平的影响,存在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不一致的现象。本文所述的蒙自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三阶梯宫颈癌筛查是筛查、诊治、管理宫颈癌前病变的基本原则与标准的诊疗程序,可有效筛查、诊断以HPV感染为主,以 LSIL与 HSIL构成的生物学谱系为特征的一组连续性的宫颈上皮内病变,进而有效地阻止CIN向浸润性宫颈癌发展,降低了宫颈癌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蒙自市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门诊在妇女两癌的普查活动中,对于其中之一项的宫颈癌防治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而且对于蒙自市妇幼保健院目前即将大规模开展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由于多方面条件逐渐好转及国家的重视,该方法将逐步得到推广。

[1] 乐 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朱 茜.筛查:预防宫颈癌的利器[N].医药经济报,2003-12-19(A08).

[3] 郎景和.子宫颈癌预防的现代策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5):575.

[4] LOWE B,KOBAYASHI LLORINCZ A,et al.HPV genotype detection using hybrid capture sample preparation combined with 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 and multiplex detection with Luminex XMAP[J].J Mol Diagn,2010,12(6):847.

[5] 李海艳.三阶梯技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4):2000.

[6] 蒙自市人民政府.蒙自市人口情况[EB/OL].(2010-08-23)[2013-5-27].http://www.mz.hh.gov.cn/mlmz/rkqk.htm.

[7] 李 丽,魏红光,于素莲.肃州区7402例城镇35~59岁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893-895.

[8] 王玉梅.都昌县13,596例 35~59岁农村妇女宫颈癌与妇科病普查结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9-2441.

猜你喜欢

蒙自妇幼保健年龄组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习作点评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云南省蒙自市陶瓷卖场分布图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