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2014-05-25王加良张艳丽赵玉梅

卫生软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横纹肌牡丹江高脂血症

王加良,张艳丽 ,赵玉梅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 药品管理 ●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王加良,张艳丽 ,赵玉梅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D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E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观察5组的不良反应。[结果]5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ALT、Cr上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5组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征、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精神抑郁症等。[结论]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要严格掌握他汀类药物的适应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他汀类药物;高脂血症;不良反应

高脂血症是指脂肪运转或代谢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它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的发生[1],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需要加强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临床治疗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虽然治疗效果显著,耐受性较好,但是目前对其不良反应研究较少。为了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不良反应,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为(67.1±2.0)岁;B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51~78岁,平均年龄为(67.0±2.2)岁;C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0~80岁,平均年龄为(67.2±2.4)岁;D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49~79岁,平均年龄为(67.2±2.0)岁;E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9~78岁,平均年龄为(66.9±2.1)岁。5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2)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3)排除严重肝肾器质性病变和肝功能异常患者。

1.3 用药方法

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立普妥,每次10 mg,每天1次;B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口服来适可,每次40 mg,每天1次;C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口服普拉固,每次20 mg,每天1次;D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口服理舒达,每次10 mg,每天1次;E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口服洛伐他汀胶囊,每次20 mg,每天1次。每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不再服用其它降脂药物,用药均为6个月。

1.4 观察项目

(1)肝肾功能变化:对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酐(Cr)进行检测;(2)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横纹肌溶解征、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精神抑郁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组治疗前后ALT、Cr比较

5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ALT、Cr上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5组间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5组治疗前后ALT、Cr比较 n=40

2.2 5组在不良反应情况上的比较

5组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征、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精神抑郁症等,结果见表2。

表2 五组在不良反应情况上的比较 n=40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耐受性也较好,但是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征、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精神抑郁症等。

3.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正常反应。其中包括恶心、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下降等。在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准确记录患者呕吐、腹泻的次数、量等;要告知患者胃肠道反应是正常反应,以减少患者的忧虑,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指导患者服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油炸、辛辣食物。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可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针以止吐,对于腹泻患者可采用黄连素治疗[2]。

3.2 肝功能异常

通过对患者的ALT检测,发现部分患者出现异常,这主要是因为他汀类药物通过肝脏细胞代谢,容易导致剂量依赖性,并产生肝毒性。据相关研究[3]表明,其发生率在1.0%左右。因而需要及时检查肝功能,避免过度劳累,严格控制体重,并禁止饮酒、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饮料。

3.3 横纹肌溶解征

他汀类药物会导致Cr的升高,引发横纹肌溶解征,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肌痛、肌肉水肿、酱油尿等。如果出现横纹肌溶解征要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及时补液,并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并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增强患者的体质[4]。

3.4 周围神经感觉异常

他汀类药物引起周围神经异常比较罕见,主要表现为四肢轻触痛、肢端麻木等,因而要指导患者注意四肢的保暖,每天用温水泡脚,疼痛部位可贴奇正消痛膏,并补充适量的B族维生素[5]。

3.5 精神抑郁症

他汀类药物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异常和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导致精神抑郁症,主要必须表现为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生活被动等[6]。要指导患者多外出运动,接触阳光和大自然,避免过度兴奋引起失眠,要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同情和关怀。

总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要严格掌握他汀类药物的适应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1] 徐乃翠,徐晓春,俞 琦,等.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34-1836.

[2] 杜书章,阚全程.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成本分析及效果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3):25-26.

[3] 王德河,王 斯.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2,27(17):1562-1564.

[4] 李洪宇,齐红梅.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2):118-119.

[5] 艾伟鹏,方红城.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1(10):1199-1200.

[6] 王 岩,杨 鼎.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12,15(2):56-57.

(本文编辑:杨红梅)

R9772+.6

B

1003-2800(2014)01-0051-02

2013-08-30

王加良(1978-),男,黑龙江绥化人,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横纹肌牡丹江高脂血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