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放松法干预护理人员不寐的效果研究

2014-08-30徐东娥许丽菲俞银华徐方忠

护理与康复 2014年7期
关键词:百会穴涌泉穴护理人员

徐东娥,许丽菲,俞银华,张 滢,徐方忠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 310012)

失眠症《难经》始称“不寐”,指的是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或睡眠维持困难(入睡后醒来时间超过30 min,或过早清醒),以至于造成睡眠质量变差或睡眠时间减少。失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0%~15%成人患有慢性失眠,25%~35%的人有暂时性失眠[1]。护理人员因三班制工作常需轮班,而夜班、轮班工作者的健康问题中,最常被注意到的就是睡眠问题[2]。三线放松法,为中医导引疗法之一,源于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气功,是一种以意念配合调身、调息动作,使机体尽快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的主动放松手段,简便易行,对放松心身的疗效肯定[3]。为改善护理人员睡眠质量,2013年2月至6月,本院对68名不寐护理人员采用三线放松法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中关于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评分>7分;近4周内未用任何镇静药物;年龄16~55岁;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头颅MRI或CT检查有颅内器质性病变;抑郁症、焦虑症及双相情感障碍(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3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者。符合上述标准的护理人员68人,均为女性;年龄22~51岁,平均(30.68±5.93)岁;大专57人,本科及以上11人;职务:护士长8人,临床护士60人;科室分布:骨伤科8人,急诊室7人,ICU 6人,门诊6人,心内科5人,神经内科5人,老年科4人,心胸外科、感染科、神经外科各3人,内分泌科、儿科、妇产科、康复科、干部科、肾内科各2人,普外科、血液科、血透室、心身科、呼吸科、肛肠科各1人;参加日夜班轮班53人,常日班15人。

1.2 三线放松干预方法

1.2.1 三线行走线路 第一条线(前面线):由头顶百会穴→面部→前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面→两小腿前面→两脚的脚背和脚趾;第二条线(后面线):头顶百会穴→后枕部→后颈部→背部→腰部→臀部→两大腿后面→两小腿后面→两脚跟及脚心涌泉穴;第三条线(两侧面线):头顶百会穴→两侧颞部→两侧颈部→两肩→两上臂→两前臂→两手,然后意守两手心劳宫穴。

1.2.2 干预步骤与动作要领

1.2.2.1 集中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三线放松法集中培训,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掌握穴位识别和动作要领。培训时,嘱护理人员关闭手机、排除一切杂念等干扰因素并取舒适坐位,双手掌心朝上,拇指和中指对碰自然放于大腿上面,舌顶上腭,双眼微闭,唇微合,调整呼吸使其缓慢、细长和均匀;跟随课题组负责人口令依次缓缓默念头顶松—面部松—前颈部松—胸部松—腹部松—两大腿前部松—两小腿前部松—两脚背和脚趾头松,头顶松—后枕部松—后颈部松—背部松—腰部松—臀部松—两大腿后部松—两小腿后部松—两脚跟及脚心松至意守涌泉穴(意念止于涌泉穴并停留片刻),头顶松—两侧颞部松—两侧颈部松—两肩松—两上臂松—两前臂松—两手心松至意守劳宫穴(意念止于劳宫穴并停留片刻),每条线重复做3遍,5~6 min/遍,共持续15~18 min。

1.2.2.2 自行练习 护理人员每天在家睡觉前按集体培训内容进行三线放松法练习,并将练习情况记录在课题组设计的专用小册子上(内容包括姓名、科室、编号、联系电话、操作步骤、操作要求、每天操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1次/d,7 d为1疗程,连续做4疗程。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3.1.1 PSQI 该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在此仅介绍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18个自评条目组成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催眠药物,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最后累积各成分得分为总分,总分0~2l分,SPQI评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3.1.2 不寐疗效 尼莫地平法(Nimodipine method)为国外常用的简易可靠、通用性强的疗效评价方法,常用于国内中药临床试验的适应证侯设计与疗效评价,通过计算评分减少率来评定疗效[6]。其公式为:PSQI减分率=(疗前评分―疗后评分)/疗前评分×100%。临床治愈:PSQI减分率≥75%;显效:PSQI减分率50%~<75%;有效:PSQI减分率30%~<50%;无效:PSQI减分率<30%。

1.3.2 评价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对68名护理人员进行PSQI测评。

2 结 果

2.1 68名护理人员不同时间段的PSQI评分情况 因护理人员近4周内以及应用三线疗法期间未用镇静药物,故催眠药物不列入统计中。68名护理人员PSQI评分:干预前8~18分,干预后1周1~17分,干预后2周1~17分,干预后4周0~16分,见表1。

表1 68名护理人员不同时间段的PSQI评分情况 分

2.2 68名护理人员干预后不同时间段不寐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68名护理人员干预后不同时间段不寐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3.1 护理人员不寐的危害 睡眠是一种复杂、规律、循环、可逆和重要的生理现象,是恢复及储存体力的重要过程。不寐可以引起个体感觉、思维、行动障碍[7],主要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或醒后疲乏不适感、白天困倦,会出现头脑昏沉,记忆、创造力和注意力下降,情绪障碍,使人处于焦虑、抑郁、烦躁状态。同时,也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患病概率增加;内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食欲下降等。 护理人员不寐则会影响到第2天的工作状态及精力,即引起白天功能紊乱[8],包括反应时间延长、记忆力下降、思维受到影响以及焦虑不安等,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情绪健康及治疗过程[9],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3.2 西药干预不寐的不足 西药干预不寐易造成集中注意力困难或药物依赖等副作用,且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过度嗜睡均可导致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容易引发操作性事故,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3.3 三线放松法干预不寐的机理及作用 三线放松法系中医导引疗法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术和治疗术,亦作“道引”,导是指导气令和,引是指引体令柔。导引通过肢体动作、呼吸吐纳、心理调节达到强身健体、疏通经络、调摄精神的目的[10]。三线放松法中,百会穴位居巅顶,百脉之宗,为三阳五会,可通达脉络,连贯周身经穴,调节全身各经脉之经气,具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的作用[11];涌泉穴居足底,乃人体升降之要穴,《标幽赋》中记载涌泉乃“天地人”三才穴之地穴,与百会穴共用可起到调整升降、协调阴阳之功[12];劳宫穴是心包经之荥火穴,具有开窍醒神、清泻心火、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热病、心烦、呕吐、癫狂、癔病、中风、中暑、胸痛等病[13]。中医导引疗法体现了中医“以意调之”的整体观念。在现代社会,导引疗法进一步得到了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实践,既能强身健体、缓解亚健康状态,也可用于疾病的治疗。

3.4 三线放松法干预护理人员不寐的效果分析 三线放松法属于非侵入性的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不寐,且操作步骤简单明了,操作要求容易领会,训练环境容易控制,无副作用,容易被护理人员接受和推广使用。本文资料显示,三线放松法干预前与干预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PSQI评分比较,各成分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三线放松法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不寐;三线放松法干预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之间PSQ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的PSQI减分率呈递增趋势,同时表2结果也显示,干预后,不同时间段不寐疗效有改善趋势,提示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效果有累积效应。

参考文献:

[1] 于普华.女性护理人员睡眠品质之探讨[D].嘉义:南华大学自然医学研究所,2009:7-8.

[2] Chen Lk.Hwang SJ,Chou SP,et al.Self-reported well-being and circadian hormonc changes in nightshift nurses[J].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2004,1(3):41-48.

[3] 徐佳敏,王薇,朱苏美,等.静默法配合推拿在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7):607-609.

[4] 路英智,任清涛,吴英,等.正常和失眠症患者血清神经肽Y和P物质对照研究[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3,20(4):215-217.

[5] 钟春德,谢娟,许军,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用于天津市公务员人群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天津医药,2012,40(4):316-319.

[6] 郑筱萸,任德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31,109,129.

[7] 袁琼婧,张雷,谢明萱,等.住院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B):21-24.

[8] 朱晓群,高艳红.军队医院护士睡眠和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28-29,69.

[9] 郑萍,胡晓宜,张雪梅.护士睡眠质量对心身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J].华西医学,2007,22(2):399-400.

[10] 姚斐,尤艳利,纪清,等.浅谈导引与推拿的关系[J].江苏中医药,2009,41(5):45-47.

[11] 王成银,黄德弘,黄坚红,等.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400-101,404.

[12] 李霄茜,尤艳利.涌泉穴的临床应用概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4):60-63.

[13] 张鸥.从劳宫穴和涌泉穴谈手按摩与足按摩[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39.

猜你喜欢

百会穴涌泉穴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常按涌泉穴等于补肾
药敷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