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4-08-30王惠琴

护理与康复 2014年7期
关键词:同理护士长成员

王惠琴,黄 丽,杨 颖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2.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 310036)

同理心[1](empathy)是个体基于尊重及接纳对方的前提下,尝试将自己调整成与对方相同的个人思考模式及情绪模式,以对方看事物模式及感觉模式,精确地察觉对方的认知状态和情绪状态。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起着信息沟通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护理单元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主要作用[2],且护士长的合作、通情行为、过程管理影响着护理管理氛围[3]。因此,护士长的同理心在众多领导力著述和日常培训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4]。然而我国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水平并不理想且同理心的培训甚少,以护士长为对象的同理心培训更少。为增进护士长在护理管理和在护患互动中的能力,2010年4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和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心理系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共同设计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该方案于同年5月至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岗护士长为研究总体,具有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愿望,自愿报名参加。访谈及预试验对象为6名护士长,均为女性;年龄32~42岁,平均36.5岁;护龄12~25年,平均18.5年;在护士长岗位时间1~16年,平均(7.5±1.1)年;职称: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2人。邀请3名专家作为培训方案咨询专家,均为女性;年龄45~52岁,平均48岁;工龄26~33年,平均30.5年;学历:博士1人,硕士1人,本科1人;3人均为高级职称;专家类型为心理学、临床护理学和护理教育学各1人。将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应用到24名护士长,均为女性;年龄31~51岁,平均(36.67±5.3)岁;护龄11~32年,平均(18.85±2.4)年;在护士长岗位时间1~16年,平均(7.9±1.2)年;职称:主管护师17人,副主任护师7人。

1.2 设计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

1.2.1 第1次访谈 研究小组与3名护士长进行访谈,在征得同意后进行全程录音,访谈时间为30~40 min,了解她们的同理心状况、助人反应能力、最常遇到的问题、对同理心培训的需求、对同理心培训内容的建议。

1.2.2 初步拟定护士长同理心培训草案 以团体心理辅导理论、经验教育理论、经验转移理论为基础,分析访谈结果,结合文献[5-7]回顾,建立同理心培训方案的初步草案。共6个单元,第1单元:课程开始,团体建立,介绍同理心的相关知识;第2单元:学习收听自己的心和身;第3单元:学习收听他人的心和身;第4单元:学习如何反馈你听到的和看到了;第5单元:实践回应技巧训练;第6单元:自我价值觉察和界线设立,结束课程。

1.2.3 第1次专家咨询 请心理学、临床护理学、护理教育学3位专家阅读同理心培训草案,并要求其提供修改意见和建议。

1.2.4 第2次访谈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8],访谈6名护士长。拟定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包括参加培训的动机、对培训内容的兴趣、对培训程序的要求、对培训形式的期望、对培训过程中可能遭遇事件的接受度、培训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6个方面。给予讲解同理心培训草案,了解护士长对草案的接受程度,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1.2.5 预试验 在正式研究之前,先对便利抽取的6名护士长进行试探性的研究,了解同理心培训草案的实际运作情况。

1.2.6 第2次专家咨询 根据护士长的反馈意见及同理心培训草案的实际运作情况,对同理心培训草案进行修改,再次咨询专家意见。

1.2.7 确定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 培训草案经预试验不断完善并由专家审核后,形成以护士长目前同理心状况为依据,以护士长在现实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护士长同理心的培训方案终稿。培训方案由6个单元组成,分别为心灵之约、心灵相通、心灵探索、心灵解码、心有灵犀和美丽心灵。

1.3 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的应用 根据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内容,对24名护士长进行每周1个单元的同理心培训,每个单元150 min,共进行6周培训。培训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采用结构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方式进行,并根据各个单元的主题不同,将再次分为12人1组、4人1组、3人1组或2人1组等的小组游戏活动与练习。每个单元从不同的游戏热身活动开始,围绕单元主题,通过角色演练、游戏等活动,再进行分享和讨论,让成员体验和领悟到同理心。

1.3.1 第1单元 心灵之约主题为去除角色,增加团体凝聚力,为日后良好的团体氛围打好基础。

1.3.2 第2单元 心灵相通主题为自我意识,旨在从认知层面提升同理心。通过“人格四类型”和“知你知我”活动让成员自主运用活动中“人格类型”测评工具,并根据结果分成4组,通过分组讨论和组间分享,让成员认识到各个人格类型的优点及缺点,以及如何与各个类型的人和谐相处,从而理解人际交往中行为差异的性格因素,同时指导成员拓宽视野,多角度看问题。

1.3.3 第3单元 心灵探索主题中的“眉目传情”活动,让成员2人小组现场体验彼此的情绪变化,并引导成员分享自己的情绪,同时关注其他成员的情绪变化,从而提升成员对情绪的敏感性。

1.3.4 第4单元 心灵解码主题为倾听,旨在从认知层面及情感层面理解说与听的意义、有效倾听的重要性。“你听我说”活动让成员在活动中体验说与听的区别,听与不听的区别,有效倾听与一般的听的区别,从而在情感上理解到有效倾听的重要性。

1.3.5 第5单元 心有灵犀主题中的“知识画报”活动,先由领导者从认知层面向成员讲解同理心技巧方面的知识,让成员了解在人际互动中,如何同理他人,如何把对他人的同理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让成员了解初级同理心和高级同理心的联系与区别,学习和练习初级同理心技巧。然后由3名成员扮演“医院看病记”心理剧中的角色,为成员提供角色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机会。

1.3.6 第6单元 美丽心灵为结束阶段,侧重于团体结束方面的工作,并对同理心技巧进行稳固性训练。

1.4 评价工具及方法

1.4.1 评价工具

1.4.1.1 人际反应指标[9]由Davis编制,作为评估日常人际互动中护士长同理心的工具。包括观点取替、想象、同理心关怀、个人痛苦4个维度共28条目,每条目采用5点评分制评分,即从0分(没有很好地描述我)到4分(很好地描述了我),总分在0~112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82。

1.4.1.2 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9]由Hojat等人编制,作为评估护士间、护患互动中护士长同理心的工具。包括观点采择10条目、情感护理8条目、换位思考2条目共3个维度20条目,每条目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评分,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7分代表非常同意,总分20~140分,总分越高代表同理心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97。

1.4.2 评价方法 培训前及培训6周后对接受培训的护士长进行人际反应指标和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测评。两套问卷均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施测,答题时间15~20 min,对回收的问卷当场检查有无漏项,如有漏项,要求研究对象及时填补。

1.5 统计学方法 问卷收集完成后,经双人核对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 该方案为6个单元的培训内容,第1单元为心灵之约:去除角色,提高成员参与兴趣,制定团体规范,了解课程内容及同理心相关知识;第2单元为心灵相通:促进团体凝聚力的建立,促进成员自我了解,促进成员间相互了解;第3单元为心灵探索:促进成员对自我情绪的觉察,促进成员对他人情绪的觉察;第4单元为心灵解码:学习有效地倾听技巧,促进成员理解倾听的重要性,提高成员的观察力;第5单元为心有灵犀:学习初级同理心技巧,促进成员识别同理心的层次,促进成员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第6单元为美丽心灵:学习高级同理心技巧,团体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成员告别,延续同伴支持。培训时间为从第1单元的开始阶段,进入第2单元至第5单元是过渡阶段及工作阶段,到第6单元的结束阶段,每单元内容包括热身、主题和结束三部分,每周1个单元,每个单元150 min,共进行6周。

2.2 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应用结果

2.2.1 护士长人际反应指标培训前后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 护士长人际反应指标培训前后得分比较 分

2.2.2 护士长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培训前后得分比较 见表2。

表2 护士长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培训前后得分比较 分

3 讨 论

3.1 同理心是护士长进行高效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神经科学研究发现[10],领导者的某些举动影响着他们自己和追随者的脑化学作用;特别是领导者在表现同理心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行为。伟大的领导者往往能以自身行为对周围人群的脑际互通系统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为此,各行各业开始探讨同理心和自知之明在高效领导中的重要作用。在护理领域中,同理心可以促进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是所有护患关系的精髓[11]。护士长是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的核心人物,提高护士长的同理心不仅能够建立好临床护理中的各种关系,而且影响其他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水平[12]。护士长正确运用同理心,营造一种温馨团结的工作氛围,使护理人员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13]。闫晓丽等[14]通过对护士长岗位胜任特征的研究,提出将护士长的同理心水平作为领导甄选的重要考核与评价指标之一。综上所述,同理心是护士长进行高效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培训方案设计合理 在拟定护士长同理心培训方案前对护士长进行访谈,了解其同理心状况及助人反应能力,依据Hoffman[5]、Williams[6]对同理心成分的论述,以及Barrett-Lennard[7]的同理心过程模式,并参考国内外有关同理心培训课程,以护士长目前同理心状况为依据,以护士长在现实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编写出护士长同理心培训草案,请心理学、临床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方面专家阅读同理心培训草案,并提供修改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具备团体辅导的原则和可操作性;访谈6名护士长,了解护士长对草案的接受程度,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培训内容更符合护士长心身特点;对6名护士长进行预试验研究,了解同理心培训草案的实际运作情况,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再次咨询专家意见,使方案不断完善。如研究者发现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在团体初创阶段,观望态度浓厚,于是在第1单元心灵之约中,引导成员去除角色,营造宽松、自由的团体气氛,同时加大游戏的比重,设计活泼有趣课程内容。在其后的几个单元中,研究者修改了原有的部分游戏形式、情景讨论等内容,使培训内容更符合成员的职业特点,促进成员自我探索,自我整合,如在第5单元心有灵犀中,利用心理剧的形式让每组3名成员现场体验患者、护士、医生各个角色在就诊过程中的情感特点,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游戏和反复的说教。根据上述结果,确立正式的同理心培训方案,符合护士长心身特点,说明培训方案设计合理。

3.3 同理心培训可明显提高护士长同理心水平 相关研究显示[15]:护士职业压力大,同时缺乏同伴支持。而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的同理心培训为成员提供了彼此分享、交流的宽松自由的环境,成员在理解和支持的安全氛围中,分享快乐与痛苦,共同体验与反思,进而实现自我成长[16]。本文护士长同理心培训应用研究显示,经过6个单元的同理心培训,护士长的人际反应指标和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的总分较培训前均有提高,尤其在观点取替、观点采择、情感护理维度上提高较明显。通过与接受培训的护士长交流,护士长反馈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参与练习、轮流表达,感受到自我成长;通过培训,学习到的同理心技巧,在生活上能有所运用,促进人际关系的改进;护士长逐渐重视自己的情绪,并觉察他人的情绪;护士长感到在团体辅导的同理心培训中,自己是被接纳的,包括有位内向的成员,因为彼此互动而逐渐被了解、被接纳。提示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在医院中开展同理心培训,对提高护士长同理心水平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4 同理心培训对部分项目产生无效性的原因分析 在评估护士长人际反应指标中,在个人痛苦、同理心关怀、想象等维度改善不明显。分析原因:个人痛苦的提升,主要是来自于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亲密对象在情感上的关心、温暖、同理的现实经历,而同理心的培训时间比较短,成员还没有机会获得相关的现实体验;同理心关怀的提升,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捕捉他人引起的紧急状况时的内心感受而获得,需要的是个体的敏感能力,而仅仅一次跟敏感性相关的同理心培训,很难实现敏感性的质性飞跃;想象的提升是通过个体用想象去体验创造性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而获得,需要的是个体的人文素质修养,而仅仅一次同理心培训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Jefferson护士同理心量表测评中,换位思考维度培训前后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成员都为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的历练,换位思考已经内化为护士长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或者说护士长在换位思考的维度本身就处于很高的水平,通过同理心的培训,提升的空间不大。

参考文献:

[1] 廖成正.咨询员同理心表达的讯息处理内在历程之初探[D].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5.

[2] 黎萍.护士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08,7(3):172-174.

[3] 乔世娜,叶志弘.护士长支持对护士工作压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7,6(12):795-796,799.

[4] 程海燕,赵雪艳.护士同理心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26-27.

[5] Hoffman ML.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motivation:Empathy and guilt[M].NY:Academic Press,1982:218-131.

[6] Williams L.Empathic communication and its effect on client outcome[J].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1979,2(1):15-26.

[7] Barrett-Lennard GT.The empathy cycle: Refinement of a nuclear concept[J].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1981,28(3):91-100.

[8] 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7-28.

[9] You M,Kirk M.Measurement of empathy in nursing research: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8,64(5):440-454.

[10] Daniel G,Richard B.感同身受领导力[J].哈佛商业评论,2008,7(9):116-122.

[11] 莫孙淑冰,廖进芳,刘均娥.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技巧—同感性[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6-398.

[12] Gunther M,Evans G,Mefford L,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rdership styles and empathy among student nurses[J].Nursing Outlook,2007,55(4):196-201.

[13] 王清馨,郑丽君,赵丽华,等.同理心在护士长工作中的体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0):155-156.

[14] 闫晓丽,杨辉.运用德尔菲法研究护士长岗位胜任特征[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71-73.

[15] 骆宏,孙庆龄,顾利慧.护士情绪工作能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69-971.

[16]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同理护士长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