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学作品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以《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会话为例

2014-07-14徐婧华王尚法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0

名作欣赏 2014年33期
关键词:歧义凤姐刘姥姥

⊙徐婧华王尚法[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0]

浅析文学作品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以《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会话为例

⊙徐婧华王尚法[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0]

模糊语普遍存在于语言中。近年来,对模糊语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本文从语用功能角度来研究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人物王熙凤的会话特点,即王熙凤使用模糊语的多种语用功能。

模糊语语用功能文学作品《红楼梦》

一、模糊语

模糊语(vagueness),顾名思义就是语义含糊,没有准确的指代含义,也缺少对词语的精确限定。最早,美国教授查德(L.A.Zadeh)为模糊语开辟了先河。随后,一个全新的边缘学科“模糊语言学”诞生了。有关模糊语的研究涵盖很多领域: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这些都是围绕词语本身进行的研究。此外,众多语言学家还从不同的应用领域来研究模糊语,如广告语言、新闻语言、外交语言、商务英语、网络流行语以及外贸口译。

值得一提的是,模糊语不同于修辞学里的“歧义”和“双关”。歧义是指一种语言表达的两种理解。在言语表达过程中歧义通常会带来交流障碍和消极影响,并且对语言使用者来说应该尽量避免,除非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比如幽默效果等。例如:一官员听到某市长去世的消息,急于向上级请示“我希望可以代替他的位置”。上级领导回答:“好吧,如果殡仪馆同意,我没有意见。”在这里的歧义就在于“位置”一词上。对方刻意避开“位置”的常识含义,而将它有意误解为“尸体的位置”。当然,歧义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是可以消除的。

模糊语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是灵活多变的语言选择形式。在言语表达过程中对语言使用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一般产生积极的效果,模糊语是不可消除的。“我一会儿就到。”这句话在我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这里的“一会儿”并没有确切说多久,是一分钟、五分钟,还是十分钟或是半小时。这种模糊的表达只是含糊地说了大概的时间,并不会产生歧义。所谓双关指一词多义,一个词项有两个甚至更多的语义内涵。③这些不同的语义内涵是平行的,是可以同时存在的。④如:An ambassador is an honest man who lies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译文:“大使是一个为了本国利益而居住在国外(或在国外说谎)的诚实的人。”其中,“lie”一词具有“居住”和“说谎”双层意义。

当我们对模糊语和歧义以及双关加以区分之后,就更能清楚地了解模糊语在言语使用过程中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以及对模糊语研究的必要性。纵观前人的研究,对模糊语的研究涉及文学作品的并不多。本文以文学作品《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王熙凤语言会话中模糊语使用的语用功能。

二、王熙凤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表达,语体和风格等各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很值得欣赏和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通常是由人物对话来塑造的。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所取得的语言成绩是最高的。对话的篇幅占整个小说几乎一半的比例。在整个小说中,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人物关系的介绍,抑或是作者思想的表达、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由人物对话实现的。其中,王熙凤这一人物在《红楼梦》中刻画得是最生动、最生活化、最饱满的。她的语言使用能力可谓是妙不可言,贾府的上上下下无人可比。就连地位最为尊贵的贾母,也被她的伶牙俐齿给征服了。她遇到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话,在荣府里担当着大管家一职,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无论任何人任何事她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她高超过人的语言技巧正是她一直能够管理贾府上下的秘诀所在;同时,也令众多读者为之赞叹。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角度来粗浅地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的语言特点,着重研究王熙凤的人物对话中使用模糊语的语用功能。使读者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欣赏王熙凤这一人物并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典名著。

本文从《红楼梦》中选取了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凤姐的对话来作为例子进行分析,发现凤姐在使用模糊语的同时还产生下列语用功能。

1.表示权势

对于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目标,李俊认为,一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要进入国际前沿水平;二是在规模、效果方面,继续扩大规模,提升耕地质量及农产品品质,争取占肥料总量的20%左右,应用面积在4亿亩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5%-8%;三是在新型产品研发方面,提高效果及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新型功能的生物肥料产品,年总产量达3000万吨;四是在平台、体系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要形成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平台。

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凤姐听说了贾琏在外面和尤二姐有关系的事情后,就将贾琏的心腹兴儿叫来严加拷问。凤姐道:“你从今日不许过去!我什么时候叫你,你什么时候到。迟一步儿,你试试!出去罢!”⑤

王熙凤在这里使用了“什么时候”“迟一步”等模糊语的表达,一方面训斥下人给予警告;另一方面表现出她的权势地位。“什么时候叫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并没有确切说是什么时候,用了含糊的词语“什么时候”表达了王熙凤对下人的随意使唤,命令下人要随时等候差遣,显示出身为主子对下人的权威。“迟一步”这里并不是说迟走一步,而是要求家童不可怠慢更不可消极对待,要立即执行命令和听从安排。我们从语言上可以看出她和小厮兴儿之间的权势地位,也显示出王熙凤以势压人、咄咄逼人的性格特征。

在第六回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是穷苦人家,人穷志短,所以就来贾府找接济。王熙凤尊贵而傲慢。因是下等人来求她,眉宇之间尽显威严和气派。王熙凤在与刘姥姥交谈的过程中,谈及了“大有大的难处”之后给了她二十两银子打发走了。王熙凤这样说道:“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不嫌少,先拿去用了罢。”

“可巧”“丫头们”“不嫌少”“先”等模糊表达,表现了凤姐对刘姥姥的态度。首先,刘姥姥不请自来,目的还很明确是来要钱的。王熙凤字词之间表露出毫无准备之意。为了应对这一尴尬场面,她特意这样说,其实言外之意是说刘姥姥不请自来,没有规矩。

在第十三回中秦可卿病故,贾珍极其悲痛奢华办丧事,又因尤氏旧疾发作,无人主事,宝玉向贾珍推荐凤姐借助理家。凤姐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因为宁国府上上下下,人口混杂,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特别是涉及很多上层人物,很难制约和管理。所以凤姐必须从严治理。凤姐很注意说话方式,如何既能威重令行又能不得罪他人,她特选用“半点儿”“谁有脸”“谁没脸”这些模糊词来,间接地给人以威慑力,委婉地表达了她的意图,也给众人留有“面子”,达到了双重效果。

第十六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处境顺利之后,贾琏从南方回来,夫妻见面,凤姐道:“我那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作针了。脸又软,搁不住人家给两句好话儿。况且又没有经过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点不舒服,就吓的也睡不着了......”谁也知道,凤姐出身于金陵门阀世家,见识广博、机敏善变、口才出众、八面玲珑。她用“这些”“浅”“笨”“软”“小”“略”“有点”等模糊词貌似谦虚,其实是间按地炫耀自己。由此可见王熙凤的心口不一。

第七十四回尤氏发现痴丫头在大观园拾到的绣春囊,在加上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进言说大观园里有的女子不好,会教坏宝玉,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凤姐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儿,倒是洗净人们的好法子。”王熙凤用一系列的模糊语“连日”“恐怕”“大家”“倒是”等,来推卸抄查的责任,“大家搜一搜”尤其推得一干二净。

三、结语

模糊语是人类语言的自然特征,它存在于言语交际的任何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也不例外。本文以《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会话为例,分析凤姐使用模糊语的多重语用功能:表权势、表避免尴尬、表委婉、表谦虚、表推卸责任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名作提供新的视角。

①Channell,J.Vague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②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Edward Arnold,1999.

③李维奇:《修辞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⑤[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徐婧华,硕士,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王尚法,硕士,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歧义凤姐刘姥姥
势均力敌,也有友谊
刘姥姥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人心买卖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英语中的歧义浅析江
“凤姐”列传
刘姥姥的公关术
刘姥姥的公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