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克白》:挑战神圣君权的悲剧

2014-07-14吴涛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4年33期
关键词:麦克白神圣女巫

⊙吴涛[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650500]

《麦克白》:挑战神圣君权的悲剧

⊙吴涛[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650500]

血腥的背叛和谋杀似乎与悲剧性所必需的怜悯相悖,但弑君篡位者麦克白的命运却能在观众内心激起巨大的恐惧与怜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成功塑造了一个矛盾性十足的悲剧英雄。本文以弗洛伊德对禁忌的心理剖析为基础解读《麦克白》。在这部挑战神圣君权的禁忌触犯者的悲剧中,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过是一念之间。

《麦克白》弗洛伊德禁忌欲望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具争议的一部。麦克白这个弑君篡位、残害忠良的悲剧英雄引发了巨大的矛盾感。从一个英勇卫国的将军堕落为祸国殃民的暴君似乎并不符合悲剧英雄上升的轨迹,而情感上也很难将麦克白视为十恶不赦的象征并为其最终被义军讨伐伏诛而欢欣鼓舞。《麦克白》是莎氏四大悲剧中篇幅最短、戏剧事件进展最快的一部。短短五幕里,欲望如同被引燃的火药,在短暂的满足之后摧毁了它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毁灭速度之快让人无暇反思。杀戮与死亡一桩紧接一桩地发生,目不暇接的观众还来不及对前一事件进行思考就不得不对下一事件做出本能反应。这就增加了理解《麦克白》的难度,任何简单化的解读显然都无法让人满意,比如流于表面地认为该剧揭露和批判个人野心、专制残暴,及其所造成的祸国殃民的后果。“莎士比亚传达的政治观与道德观的现代性与前瞻性,就在于他揭示了封建政治话语模式中将一切泛道德化的特征。”深具宗教和道德主义倾向的评论家或许能轻易地做出是非分明的判断,并以此将《麦克白》从悲剧降格为道德剧,然而善与恶的斗争在《麦克白》中远比一般道德剧复杂,善恶间也并非道德剧中那般泾渭分明。

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的原型被大量使用于《麦克白》的批评,其实不妨将目光投注到更加遥远的先民时代。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书深究了图腾禁忌背后的心理模式,为解读麦克白的悲剧提供一个绝佳视角。弗洛伊德对禁忌及其所隐藏的矛盾情感的深入分析也为剖析《麦克白》中的矛盾情感提供了便利。《麦克白》简单说来是一个罪人遭到惩罚的故事。罪人麦克白所犯罪行的性质直接决定了惩罚者的身份和惩罚的性质。马尔康认为麦克白“嗜杀、骄奢、贪婪、虚伪、欺诈、狂暴、凶恶,一切可以指名的罪恶他都有”(第四幕第三场)。其实麦克白所犯最重大的罪孽是弑君之罪。由于弑君罪的特殊性,麦克白的行为不仅是对邓肯个人的谋杀,更是一种对神圣君权禁忌的触犯。

在弗洛伊德列举的原始常见禁忌中对统治者的禁忌排第二位,为个人目的杀害统治者无疑是对该禁忌最严重的触犯。原始人民相信统治者体内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麦克白》中的民众同样对王的神圣力量深信不疑,马尔康就曾颂扬过这种力量:“我常常看见这位善良的国王显示他的奇妙无比的本领。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不知道他是怎样祈求着上天;……他只要嘴里念着祈祷,用一枚金章亲手挂在他们的颈上,他们便会霍然痊愈;据说他这种治病的天能,是世世相传永袭罔替的。除了这种特殊的本领以外,他还是一个天生的预言者,福祥环拱着他的王座,表示他具有各种美德。”(第四幕第四场)这位具有神奇力量的英国国王显然是当时统治者的榜样,与给国家带来诅咒的麦克白形成强烈的对比。

弗洛伊德认为统治者的这种力量是玛那(mana)依自然或直接的方式附在统治者身上产生的结果,而玛那是可以转移或传递的,是一种可以依附于某个人或某种神圣物件的超自然力量。“我们可以把被禁忌的人或物比喻成带电体,它们是这种可经由接触传递可怕力量的容纳地方。如果激发这种电能的物体本身太脆弱而无法抵制它们时,将产生破坏作用。”麦克白夫人就是这种“破坏作用”的受害者。统治者本人不过是个容器,而麦克白在民众眼中显然不是一个恰当的容器。“他的尊号罩在他的身上,就像一个矮小的小偷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样束手绊脚。”(第五幕第二场)他头戴“不义的王冠”手握“没有人继承的权杖”,作为一个触犯神圣权威禁忌的罪人他的统治权得不到承认和传承。

弗洛伊德认为任何禁忌都隐藏着某些欲望。麦克白冒天下之大不韪触犯禁忌是因为他服从了自身的欲望。禁忌主要是以禁制的方式呈现,“一件被强烈禁止的事情,必然也是人人想做的事情”。弗洛伊德假设谋杀的企图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因此禁忌或戒律才有存在的必要。触犯神圣君权禁忌的欲望并不仅仅属于麦克白夫妻。麦克白释放了内心欲望的恶魔,而其他人只是相对成功地将其压抑驱逐而已。“越是和我们血统相近的人,越是想喝我们的血。”(第二幕第三场)道纳本这句话的隐台词可能是“我们都想喝彼此的血”。

“忠良”班柯同样有对权力的欲望,他对登基的麦克白不无酸意地说:“你现在已经如愿以偿了……一切符合女巫们的预言;你得到这种富贵的手段恐怕不大正当;可是据说你的王位不能传及子孙,我自己却要成为许多君王的始祖。要是她们的话里也有真理,就像对于你所显示的那样,那么,既然她们所说的话已经在你麦克白身上应验,难道不也会成为对我的启示,使我对未来发生希望吗?可是闭口!不要多说了。”(第三幕第一场)知晓女巫预言的班柯察觉到麦克白可能犯下的罪恶,但仍选择沉默。预言成真是悲剧命运的开端,成为考特爵士让麦克白对君权的欲望不再受理智控制。女巫同样在班柯内心唤醒了野心的种子,他成为麦克白弑君篡位的沉默帮凶,渴望自己后代成王的预言也能实现。

麦克白在没有弑君前就很清楚破坏禁忌要承担严重的后果。“可是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往往逃不过现世的裁判;我们树立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把毒药投入酒杯里的人,结果也会自己饮鸩而死,这就是一丝不爽的报应。”(第一幕第七场)惩罚必然落在触犯禁忌的人身上。触犯禁忌者总是用恐惧自我惩罚,在恐惧中自裁的麦克白夫人就是例证。麦克白同样在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然而身为战士和男子汉的他拒绝被恐惧情绪主导,在赫卡特和三女巫的蓄意诱导下更加无畏地直奔灭亡的结局。

“如果触犯禁忌的人没有自动受到惩罚,那么全族的人都将陷入恐怖中,最后由大家团结起来执行这些被遗忘了的惩罚。要解释这种团结的原因并不困难。它主要是因为对传染的恐惧,一种害怕引起模仿的企图——这也正是禁忌具有传染性质的原因。”麦克白挑战神圣君权禁忌的下场就是“他与所有人为敌。他不再是人性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并且最终沦落为一个人人喊打的恶兽。”弗洛伊德还提出了让这种刑法系统成立的假设,那就是“罪犯和报复的团体都具有相同的欲望”,麦克德夫代表的正义一方并非绝对正义的化身,至少此种正义与麦克白代表的邪恶同源。“美即丑恶丑即美”是莎士比亚借三女巫之口给出的明确提示。三女巫是欲望的局外人,和巴赫金的骗子、小丑、傻瓜作用相仿,能“看出每一处境的反面和虚伪”。莎士比亚从来不是道德主义者,人性在莎剧中并非黑白分明,善恶美丑在复杂的人性中纠缠不清。表面上看,麦克白一方为丑,麦克德夫一方为美,但“正义”一方的代表麦克德夫在剧中没有内心独白,暗示了“正义”的不可轻信。揭露遮遮掩掩的“正义”一方可能存在的虚伪才是理解该剧的突破口。第四幕第二场中麦克德夫之妻埋怨丈夫抛妻弃子,背负着弑君的罪名逃亡,告诉儿子反贼就是起假誓扯谎的人,都应该被正人君子绞死。以为父亲是反贼的孩子说:“那么那些起假誓扯谎的都是些傻瓜,他们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打倒那些正人君子,把他们绞死了呢?”(第四幕第二场)这孩童的稚语其实极有见地,“起假誓扯谎的人”和“正人君子”很难说有什么明确的区别。

弗洛伊德对“悲剧性的罪恶”是这样说的:“它们通常都是起源于反抗某些神及其所构成的威胁。在此时,群众满怀同情陪伴着英雄,竭力阻止他,警告他,并竭力使他冷静下来,最终将他抓起来,并且在他受到应得的惩罚后,人们才又开始哀悼他。”麦克白是一个无人哀悼的悲剧英雄,处境比引文形容的悲剧英雄更加艰难和孤独,但他确实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怜悯和恐惧。怜悯,因为在他的内心独白中看到了自责与无奈、恐惧,因为当他为野心犯下罪孽时人们似乎也听到了自己内心欲望的叫嚣。麦克德夫是个英雄,但他当不了悲剧英雄。如果把他和麦克白对置,完全无法在观众心中产生同样强烈的恐惧与怜悯。

“美即丑恶丑即美”,由于破坏神圣君权禁忌而被孤立、被抓起来、被惩罚的麦克白的形象引发了恨怜交加的矛盾情感。人类始终处于欲望与禁忌的矛盾张力之中,在这种纷争下为找寻平衡点而努力自我克制正是人性值得称道的一面。

[1]侯维瑞主编.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46.

[2]梁超群,张锷.作为政治悲剧的《麦克白》[M].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93.

[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74,76-77,77,166.

[5]Bradbrook,M.C.,The Sources of Macbeth,Kenneth Muir,Philip Edwards Aspects of Macbet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20.

[6][俄]巴赫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54.

作者:吴涛,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中西比较诗学、翻译研究。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昆明理科大学学科方向团队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麦克白神圣女巫
神圣
FOR YOU, O DEMOCRACY
神圣的使命 光荣的担当
女巫来过梦里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三)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二)
我们神圣的职业
萌女巫与魔法猫
萌女巫与魔法猫
萌女巫与魔法猫